因为一张“典型”心电图,差点误诊!| 深度解析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名家大咖解读病例,分别有疑难心电图、背景知识、深入解析等内容,敬请关注《医学界·心电解剖室》!
昨日,我们推送了一则病例——看到文氏现象以为万事大吉?小心误诊!丨答题有奖,你是否已经找到答案了呢?
病例解析
其实在临床中,进行电生理检查的阻力还是有的。对胸闷、胸痛的患者,完善冠脉造影以评估有无冠心病,基本能被接受。但对于怀疑心脏传导系统病变的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确诊或排除诊断,这一观念似乎并不被大家接受。通过这个病例,希望大家能够改变这一方面的执念。
由于患者在平板运动试验时出现了2:1房室阻滞(图1),并且伴有胸闷、乏力等和临床高度相似的症状。如此强烈的提示,让我们不得不做电生理检查,来评估有无房室阻滞和房室阻滞的部位,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
图1 患者在运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2:1房室阻滞
结果在准备进行电生理检查之前,心电图提示为二度I型房室阻滞(图2),又让我们打起了退堂鼓。二度I型房室阻滞,典型的文氏现象,不是提示阻滞部位在房室结吗?不证明是良性病变吗?不是无需特殊处理吗?不是随访观察就行了吗?那还做什么电生理检查呀。
其实这种犹豫大可不必,患者运动后的房室阻滞,提示阻滞部位在希氏束,容易进展为三度;但的确记录到了二度I型房室阻滞的心电图,提示阻滞部位在房室结。这种前后矛盾的存在,本身也督促着我们进行电生理检查,来仔细判断房室阻滞的部位,看来这电生理检查,是非做不可了。
图2 准备进行电生理检查前的心电图,显示为二度I型房室阻滞,存在PR间期逐渐延长,而后P波不能下传的文氏现象。
对于阻滞部位的判断,运动后的2:1支持希氏束,文氏现象支持房室结。这是因为希氏束的传导呈现为全或无的特点,要么传,要么不传,不存在传导和不传到之间的中间态。
而房室结则不同,房室结有很长的相对不应期,可以表现为传导时间的逐渐延长,而且具有很长的伸缩性。对照着我们的患者来看,固然存在所谓的文氏现象,但患者的文氏现象和普通的文氏现象并不一样。患者的文氏现象表现为3:2的房室传导,PR间期延长量只有30 ms左右,之后就出现了P波不能下传,这个延长量有点太小了,和房室结传导良好的伸缩性不匹配。
果然,当我们把电极导管放在了希氏束附近,上面清晰显示出了心房、希氏束和心室的电位,房室阻滞部位的问题变得一目了然。
我们发现,在所谓的文氏现象过程中,希氏束电位H波发生了分裂,出现了两个希氏束电位H1和H2,H1、H2重叠在一起,而后延长,最后H2和心室波脱落(图3),这提示阻滞部位在希氏束,而不是房室结。
PR间期逐渐延长,是由于H1、H2分裂造成的假文氏现象。希氏束不是一定不能出现文氏现象,只是文氏时PR间期的延长量很小;而文氏现象也不是房室结所特有,更不能作为无需干预和处理的免死金牌。
图3 电生理检查时发现,所谓的文氏现象,是患者的希氏束电位发生了分裂,
由一个H波变成了H1和H2,H1、H2之间的36 ms间距,和PR间期的延长量刚好对应。
P波不能下传时,有H1而无心室波,提示阻滞部位在希氏束。
我们知道,房室阻滞发生后,其逸搏位点只能位于阻滞部位以下,因而阻滞的部位越低,危险性越大,阻滞在房室结,还能靠希氏束逸搏;阻滞在希氏束,就只能靠心室逸搏了。心室的逸搏缓慢而不可靠,说要命就要命。
患者当前表现为乏力和胸闷,谁知道在未来的哪一天,就突然三度房室阻滞了呢。因而我们为患者植入了双腔起搏器,一方面缓解其乏力和胸闷的症状,另一方面防止病情突然进展为三度房室阻滞继而导致猝死。
总结来看,运动后出现的2:1,常为希氏束以下部位的房室阻滞,存在文氏现象但PR间期延长量很小时,阻滞部位也不一定在房室结。存在疑问时,该做电生理检查还是要做,不要拿着一个“假文氏”,当做免死金牌!
99%的读者都看了↓↓↓
参考文献:
1. Ragupathi L, Johnson D, Greenspon A, Frisch D, Ho RT, Pavri BB.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intra- His block with narrow QRS complexes. Heart Rhythm. 2018;15:1372– 1377.
2. Mangiardi LM, Ronzani G, Gaita F, Presbitero P, Conte MR, Di Leo M, Commodo E, Brusca A. Clinical and electrocardiographic features and long- term results of electric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isolated His bundle disease. Am Heart J. 1986;112:1183–1191.
3. Raghav Bansal, Chetan Rathi, DNB Yash Lokhandwala. Where Is the Level of Atrioventricular Block? Circulation. 2020;142:1684–1686.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何金山 李学斌
责任编辑:赵星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