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眼神里的境界
眼神里的境界
——读修焕龙的小说《纪检干部的眼睛》
兰草||重庆
眼神,顾名思义是眼睛的神态。眼睛的神态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但却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生境界。
最近,读修焕龙老师的小说《纪检干部的眼睛》,韵味十足,让人忍俊不禁,然后回过头仔细揣摩,勾起我的回忆。因我曾是纪检战线普通一兵,当然对纪检干部的眼睛感触要深些。
首先,这篇小说在选材上就有趣味性。“天明刚30多出头,身材瘦小,秃顶,一张瓜子脸上写满了皱纹,看着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但一双浓眉大眼却格外明亮,常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到司法局工作时间不长,为人办事干练,原则性极强。”
“王蒙正好50岁,人高马大,圆圆的脸蛋,高高的鼻梁,瘪嘴薄唇,看上去很让人舒服。但遗憾的是他的那双眼睛,小的几乎只剩下一条缝,始终给人一种似睡非睡的感觉。他在乡镇工作了20多年,干过宣传、组织、武装、计生等多项工作,当过镇里的副镇长、纪委书记。”
这两人从年龄来看一大一小,眼睛是一大一小,身材也是一大一小,学历一个是大学研究生,一个无学历,一个社会经验不足,一个基层经验丰富,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人物个性和形象,为下文油头滑脑的“小眼睛”埋下伏笔。可更有趣的是这位纪委书记,见了两位新成员是哈哈大笑:“郭德纲配李菁,你们不是来说相声的吧!”纪委书记这诙谐的话语,一下就拉近了领导和下属的距离,打破了紧张的气氛,天明和王蒙面面相觑,不约而同,会心地乐了。从此后,天明就有“大眼”的外号,王蒙就有“小眼”的外号。
其次是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两人大相径庭的工作:“大眼”对驻点期间的工作进行“日记式”汇报,罗列的问题一大堆,“惹得开发区的郑副书记很反感,其它常委也说“大眼”没“煮熟”。时间长了,郑副书记忍无可忍,直接找纪委书记要求换人。” 而“小眼”毕竟是乡镇干部出身,对基层工作和开发区领导的背景相当熟悉,对人情世故更是了然于心。“汇报简单,只谈大面上的事,没列举出什么具体的问题,区领导和公职人员对‘小眼’都十分满意。”
纪委书记看出问题的症结,从某个角度讲,不乏是一位爱才的领导。当“大眼”在几次会议上忍不住性子插嘴讲话,说事都是从纪检工作方面提要求,惹得郑副书记很反感,其它常委也说“大眼”没“煮熟”时,纪委书记几次抬眼瞟瞟“大眼”,而这个“大眼”却是名副其实的“眼大漏神”,硬是没看懂领导的眼神,弄得纪委书记一会脸红一会脸白。
会议结束后,纪委书记把“大眼”和“小眼”喊到了办公室,既没批评谁也没表扬谁,只是语重心长地对两人说:“纪检干部既不能两眼瞪圆了,也不能把两眼都闭上。瞪圆了,看谁都有问题,没好人了;两眼都闭上,啥也不管,就会出乱子。”
“大眼”和“小眼”会意地看了看,都希望能换上对方一只眼睛就好了。
这篇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通过纪检干部两种不同的工作态度,揭示了纪检队伍的一种现象,大眼坚持原则,最终还是身心疲惫,被视为没“煮熟”;小眼当和事佬,作风漂浮还得到好评;纪委书记教大家的绝招是,既不能两眼瞪圆,也不能两眼都闭上,其答案自在其中。
我认为纪检干部不是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常瞪眼慢开口,有锐利的目光,保持沉稳的性格,最终才有坚强的定力。纪检部门虽说是一个栽刺(得罪人)的单位,但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部门。首先,人员的挑选是经上级组织部门层层挑选、考核、常委会研究、答辩、张榜公布后才能调入纪检部门的,可说是过关斩将;党组织把信得过的人放在重要岗位,就要让党组织放心。其次,在职级的配备上比一般部门人员高,为的是便于工作,不是装炫的。三是,纪检干部是党的卫士,是党纪党规的捍卫者,对自己要严要求,不能混为普通一兵。
可是,现实告诉人们,像“小眼”类似的人物大有人在,有的工作作风漂浮,对歪风邪气不敢碰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敢理直气壮地查;有的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在领导面前报喜不报忧,油腔滑调,会来事;有的遇事后看背景,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被重用、提拔。而“大眼”类似的人物,因坚持原则,会得罪一些人,会给领导“添乱”,最终往往没有好的结果。
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就有这样一位县领导,遇上了像“大眼”似的小领导,开展了一场权力与正义的较量。会议室上排坐着县大老爷们,台下是各部门的小头目,会议的主题是县城绿化需要资金一百多万元,研究资金的落实情况。林业局的领导是从纪委部门调去的,自然知道孰是孰非。一县大老爷见林业局的领导不吭声,有些沉不住气了,直接发话说:“这钱由林业局拿出来,交建委园林办去负责实施。”当时这位局领导像“大眼”一样不懂事,直接回答“没有钱。”
这位县领导从眼镜框透出不满的眼神,环视会议室一圈后说:“林业局不是还有‘天然林’保护资金吗?”哦!原来县领导是在打“天然林”保护资金的主意。
林业局领导回答说:“天然林保护资金谁也不敢挪用。”还等话没说完,就被台上的领导批评为“定性不准。”局领导开始还寄希望县大老爷主持正义,结果挨县大老爷一顿批,说:“纪委出来的领导就是框框套套的多。”顿时,整个会议室气氛非常紧张,眼神各异,仿佛空气都快要爆炸似的,有看冷的,有为局长着急的,更多的是看怎样收场。局领导单枪匹马,说话总离不开党纪党规。
眼看不好收场了,县委书记与县长交流了一下眼神,发话说:“资金用着调项。”局领导说:“调项好,县上行文,局里照办。”
一场权与原则的较量在矛盾发展高潮中戛然而止。“天然林保护”资金是保住了,可一场机构改革,局领导下课了。
掩卷而思,假如是一位高明的领导,一定会重用“大眼”。因“大眼”眼睛大而明亮,能看清问题,工作认真负责,对驻点期间的工作“日记式”汇报,存在的问题如实反映,不避重就轻,不看领导脸色行事,该查的问题一查到底,绝不手软,这才是党需要的“大眼”似的纪检干部。
假如我是一位纪委书记,要敢于瞪大眼睛,看谁都有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绷紧惩腐倡廉这根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样的领导才受广大老百姓拥护,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
假如我是一位纪检干部,我还会像“大眼”那样,做一位有正气、敢担当、肯负责的纪检干部,领导不喜欢我妈喜欢。因为我从“大眼”身上又找到了我当年的影子。
往事已过,感触颇深。“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人指路。”
附:小说《纪检干部的眼睛》
作者:修焕龙
纪检监察部缺编两名干部,经层层遴选,司法局的天明和东沟镇的纪委书记王蒙成功地通过了层层选拔考核。
天明刚30多出头,身材瘦小,秃顶,一张瓜子脸上写满了皱纹,看着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但一双浓眉大眼却格外明亮,常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到司法局工作时间不长,为人办事干练,原则性极强。
王蒙正好50岁,人高马大,圆圆的脸蛋,高高的鼻梁,瘪嘴薄唇,看上去很让人舒服,但遗憾的是他的那双眼睛,小的几乎只剩下一条缝,始终给人一种似睡非睡的感觉。他在乡镇工作了20多年,干过宣传、组织、武装、计生等多项工作,当过镇里的副镇长、纪委书记。
报到这天,纪委张书记亲自接见了两位同志。一见面张书记就哈哈大笑:“郭德纲配李菁,你们不是德云社派来说相声的吧。”两人面面相觑,也不约而同地乐了。从此天明外号“大眼李菁”,王蒙就成了“小眼郭德纲”,简称“大眼”“小眼”。
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大眼”和“小眼”分别被派往了高新区和开发区担负驻点纪检监察组工作。
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党政“一把手”由市里的党政“一把手”分别兼任,由郑副书记兼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郑副书记原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调整到高新区虽解决了正处级领导职务,却失去了市委常委身份,但作为市里的老人,大家对他还相当尊重。“大眼”驻点后,按照纪检监察要求列席了高新区不少会议,在几次会议上,“大眼”都忍不住性子插嘴讲话,说事都是从纪检工作方面提要求,惹得郑副书记很反感,其它常委也说“大眼”没“煮熟”。时间长了,郑副书记忍无可忍,直接找纪委张书记要求换人。纪委张书记只好满脸陪笑:“郑书记您别急,年轻人做事不稳当,我们再教育教育”。
而“小眼”毕竟是乡镇干部出身,对基层工作和开发区领导的背景相当熟悉,对人情世故更是了然于心。到开发区后,与开发区的领导极为和谐,极少干预开发区的工作,区领导和公职人员对“小眼”都十分满意。
正值半年巡视总结阶段,纪委张书记组织各镇、高新区、开发区的纪委书记一起听取各驻点工作组情况汇报。“小眼”汇报简单,只谈了一些大面上的事,没列举出什么具体问题。而“大眼”则对驻点期间工作进行了“日记式”汇报,罗列的问题一大堆。汇报中张书记几次抬眼瞟瞟“大眼”,而这个“大眼”却是名副其实的“眼大漏神”,硬是没看懂领导的眼神,弄得高新区的纪委书记一会脸红一会脸白。
会议结束后,纪委张书记把“大眼”和“小眼”喊到了办公室,既没批评谁也没表扬谁,只是语重心长地对两人说:“纪检干部既不能两眼瞪圆了,也不能把两眼都闭上。瞪圆了,看谁都有问题,没好人了。两眼都闭上,啥也不管,就会出乱子。”
“大眼”和“小眼”四目相对,都希望能换上对方一只眼睛。
这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人指路。
插图/网络
作 家 简 介
高兴兰,笔名兰草,女,重庆市石柱县人,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市作协会员,有散文、通讯、评论等散见《中国地方志》《中国监察》《中国民族报》《重庆日报》《重庆文艺》《重庆晚报》《重庆晨报》《检察文学》《运河》等报刊发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