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浅印象之五
天星桥,陡坡塘,黄果树,这三个重要的景点组成了黄果树景区。
天星桥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山、水、石、树、藤组成,被称为天然的盆景。论名声,自然是没有黄果树名气大,但倘若你看过了它的山石之奇,水木之秀,恐怕也是要为之击节而歌的。
天星桥的水,仿佛就是为石而生。那水,如同一面透亮的镜子,让你能够从各个角度看山,看石,看树,看藤,当然也看自己。
景区开发者也很具创意,用三百多块石头组成一条曲折蜿蜒的羊肠小道出没在水中。每一块石头上,都镶嵌着一个写有日期的铜板,并告诉你都有哪些名人是在这天出生的。
人造景观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千篇一律,天星桥的这个创意却不落窠臼,既抓住了景点的特色,又能彰显以及满足设计者和游览者的意愿。任何一个人,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在石块上找到自己的出生日月。
雨秋同学兴致勃勃的找我和她的生日,且一路上还对十块上刻着的名人谈她的了解和看法,很有几分导游的样子。偶尔看到水中有几条小小的游鱼,还不忘蹲下身子和它们打个招呼。野趣横生!
因为是喀斯特地形,天星桥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石笋云集。石笋之上,植被茂盛,树种繁多。有些地方带刺的仙人掌林立,倒是和它们立足的石笋有几分相似,都是直指苍穹。那些老藤,或缠绕在奇特的山体之上,或斜跨过逼仄的山间小路,或者慵懒,或者灵动,但无一例外都好像是在提醒我们:它们,才是天星桥的主人。
风刀水剑刻就万顷盆景,根笔藤墨绘出千古绝画。天星桥景区是大气磅礴的,因为它很讲究全局观。但同时它也是细腻的,那些山石林木,让这幅千年古画上的细节部分纤毫毕现。
穿过了水上石林,看过了天星桥上桥,又游览了《西游记》中高老庄的取景处天星湖,然后辗转来到了陡坡塘。
陡坡塘这三个字,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提到《西游记》片尾唐僧师徒挑担骑马经过的瀑布,想必多少人就恍然大悟了。唐僧西行,这里倒确实是必经之路。
坡塘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1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据说每当洪水到来之前,瀑布都要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因此又叫“吼瀑”。
因为有了此前在荔波小七孔六十八级跌水瀑布的游览经历,再加上对黄果树这个亚洲最大瀑布的期待,我们对于陡坡塘少了一些关注。但事实上,它也自有它的美。
“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这是《徐霞客游记》中对陡坡塘瀑布的描述,是不是蔚为壮观?
但是黄果树的名气实在太响了,所以我们在陡坡塘只能算是惊鸿一瞥,就迅速来到了黄果树瀑布。
行程之前,我就好奇于黄果树的命名,此行自然要探个究竟。原来,黄果树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也就是黄果树)而得名。这和我自己最初的猜测不谋而合,只是我没有想到的是,从它最初的形成到黄果树大瀑布的呈现,居然有了五万年的历史。实在太另人叹为观止。
作为世界最大瀑布群之一的黄果树,原本就是以水势浩大著称,我们游览的时候,又刚刚下过几场雨,两三里外都能听到雷鸣般的轰响,让人惊心动魄。
我自己是词穷了,还是引用徐霞客的文字来展现黄果树瀑布的阔大雄奇吧:
“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他又说,在他所见的瀑布中,黄果树“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于是从那时起,黄果树瀑布就逐渐被人们认为是全国第一瀑布了。再后来,又成了亚洲最大,乃至世界最大瀑布群之一。
用文字记录黄果树之美的文人骚客固然多,但让黄果树瀑布闻名遐迩的,显然非徐霞客莫属。看着悬崖峭壁、古木森森之间,白水急流腾空而下,我在惊叹之余,更加感慨徐霞客的伟大。在那样一个交通严重不便的年代,他究竟是怎样凭一双脚揽尽千山万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