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能在歌单中留下两首歌(林欣彤)
2019年12月24日,平安夜。
到今年12月为止,我作为一个普通歌迷,接触并喜欢上港乐已经18年了。
18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足够让一个婴儿成长为能够独立生活的大小伙子。
18年也是一段不短的旅途,足够让一个喜欢港乐的萌新从TWINS喜欢到林欣彤,从陈奕迅走到许廷铿。
恰因如此,2019年的现在,我最喜欢的男歌手是许廷铿,最喜欢的女歌手是林欣彤。
如果要从林欣彤的歌当中找出两首,作为一份大歌单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该考虑什么呢?
答案有且只有两个字:个性。
林欣彤是个星途坎坷的歌手,也是个极具个性的歌手——这意思是,她也唱慢板情歌,可在她那些更好听的歌里,几乎每一首都带着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
认真思索这个因素的话,我们便不难做出选择。
01:《食物链》
熟悉林欣彤的人,都对她的首本名曲《树藤》印象深刻。
有意思的是,《树藤》实际上讲述了一个女人因为深爱对方,进而把对方看做中心,天天围着他转,“妄想”能抓紧对方。
《食物链》呢?
如果说《树藤》的故事实际上是“女之耽兮,不可脱也”,那么《食物链》就是标准的“明白了好的感情不靠掌控而来”。
换句话说——《食物链》诠释的,实际上是男女关系中相对犀利的问题。
在当下的香港乐坛,谁最擅长用犀利的词锋讲道理呢?黄伟文。
实际上,《食物链》恰恰是黄伟文给林欣彤写的第一首歌,对此Mag本人也表示“我从来没想过Wyman的词会真的和我的想法有这么高的契合度”。
没错,对林欣彤本人来说,这当然是一种惊喜。
《食物链》的故事内核,其实是一个女人试图掌控自己的感情,却最终顿悟的故事——“没了我的偏爱,你什么都算不上”。
歌曲开头,黄伟文就用了两句极为锐利的词来刻画男方在感情中的强势:
你 如常前来榨取
谁能阻挠 说声不许
和《上心》这种典型慢板情歌的超长前奏相比,《食物链》的编曲用了相对短促的小节音律来入歌,这大约是对女主角在故事过程中完成领悟的一点小暗示。
在我们的感情中,你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始终处于弱势角度的我似乎从未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以至于依旧沉沦魔爪之中,痴迷到被掌控却不自知。
如果听懂了这个关键节点,大概就能理解歌名《食物链》本身所传达的内容。
食物链的形成,本来就有相对明显的强弱之分。自然界中如此,感情和彼此相处的过程同样如此。
或许正因为慢慢看透了这个道理,女主才借作词人之口发出了下面这样的呐喊:
你觉得你比世界重要
你觉得我比蚂蚁渺小
和你的故事完了
最尾会是谁在笑
在这段感情中,女主角始终是被看轻,此时却开始相信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哪怕我和你的这段关系结束,没到真正尘埃落定的那天,也不知道谁会笑到最后。
这样的个人感受,已经不仅仅基于对感情本身的领悟,更像是看清了这场博弈的根本原则。
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感情经历,也因为对感情的不同体会,我们才能从一定意义上相信一个结论:
在一段成熟的关系中,只有双方势均力敌的感情,才是最可能长久的。
哪怕你对自己的感情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也千万不要把这一切轻易交给对方去掌控。
一旦沦陷,你就会输的很惨。
02:《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对如今依然有追求的每个人来说,成长到底是种什么滋味?
是回忆和牵挂,还是孤独和想念?又或者,是对过去每一种想法的领会和感悟?
把这一切安然的放在时间面前,我们可能会很坦然的说——都是。
回忆和牵挂是每个人深埋于记忆之下的火种,孤独是当下快节奏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状态之一——
和上面这两个词相比,领会和感悟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做的了,
林欣彤这首《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恰恰给了我们最难得的东西。
这东西叫做:对自己成长的认识。
子曾经曰过:人到最后最不容易看清自己,虽说子不一定在成长中也遇到诸多波折,可这句话说出来还是有道理的。
至少林若宁一定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会这么写:
木结他依偎生锈的线 素描像气质不会变迁
旧舞衣风姿不要收敛 信童话有一篇会实践
个个要悼念从前 几多的不兑现
但我奉信最少到今天
每个人年轻时都曾经有过梦想,后来的后来,每个人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都曾经遇到各种阻碍。
耐人寻味的是,有时候令我们感到困扰和迷茫的,其实不仅是阻碍本身,更是无法自主把握成长方向的无奈和彷徨。
也因为无奈和彷徨,所以独立和自由的做自己喜欢的事会变得更重要。
词作者用了两个极其坦荡的句子来诠释这一点:
玫瑰种在石墙,无泥土天生天养。
微笑也是善良,傻孩子不卑不亢。
如果长大的确是一个不可逆,也必然会失去的过程,我们唯一能做到的,也只有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