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虎石台的由来

位于盛京(沈阳)东北15公里处有个地方叫虎石合,一百年前,在此地吴三家子的东侧,树有一块青玉石碑,高约3米,宽1米,上写楷棣大字:“宁王伏虎碑”。碑文是用满汉两种文字所写(正面汉字,背面满字),上面记载了约200年前雍正皇帝的侄儿宁王伏虎的一段故事。

一天,宁王率众来到当时的吴三家子狩猎(当时此地为皇室家族狩猎之所,称之为“禁苑”)整整一天,不见收获,眼见夕阳西下,宁王见手下人多生倦意,便挥手赶他们回城去了,只留3个贴身亲随。忽有一阵凉风吹过,侍从大惊,在不远处树丛里,有一只猛虎出现。

宁王是清代有名的力士,不但勇武过人,且又精通各般武艺,于是他率先同老虎打斗起来,最后,终因3人奋搏而致虎于死地。

雍正皇帝得知这一消息,即命在宁王伏虎之地塑一块宁王伏虎石,石上刻有宁王伏虎画案;并在伏虎石的西侧立一块青玉石碑,石碑上记载了宁王的功德和勇武。因当时将伏虎石和碑立在高高的石基台上,故后人即称此地为虎石台了。

作者:吕宝林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

  • 【石台孝经】名不正言难顺为保帝位,故借“孝”治天下

    石台孝经碑作为碑林第一迎客碑,立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中轴线上,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圣人知孝之可 ...

  • 【沈阳掌故】​石佛寺与拉塔湖

    在沈阳北郊40公里的辽河南岸,有个很大的村落,叫石佛寺.它的东北,有道周长约1公里的长方形土墙,土墙高低不等,最高处约4米,最低处只有2米左右,是一座颓废圮了的古城. 这座古城,原是明代辽东边墙的边堡 ...

  • 【沈阳掌故】​教场村名的由来

    当你从浑河岸出发,沿沈阳通往丹东的公路南行5公里,便来到东陵区五三乡境内的一个700多人的村庄---教场.教场作为自然村的名称才不过90年的历史,但从开始辟为操练兵马的场地时算起,已经有240多个春秋 ...

  • 【沈阳掌故】​“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的魁星楼

    在沈阳市大东区万泉河北岸,曾经有一所长方形的特殊古刹,叫"魁星楼".此楼规模不大,却颇有名气,是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一一<星阁晴霞>. 明清之际,许多地方都修建" ...

  • 【沈阳掌故】历史湮没了的长宁寺

    清初,在盛京声名显赫的长宁寺,今已荡然无存,只能从史籍中稽考了. 据<沈阳县志>记載:长宁寺"--在外攘关外西北五里今沈阳皇姑区西湖街二号),旧称'御花园',顺治十三年(1656 ...

  • 【沈阳掌故】法轮寺中的“欢喜佛”

    "欢喜佛"是佛教秘宗的护法天神之一,是佛坛上众金刚的领袖;后世将其看作主持男女恋爱之神.在北京雍和宫里,供有数十种姿式多样的欢喜佛,其中较大的一尊是几头一体,汉语名叫"大 ...

  • 【沈阳掌故】玛哈噶喇佛楼金佛被盗之谜

    位于沈阳北市场附近的实胜寺,院内有座玛哈噶喇佛楼,楼里面曾供有金佛一尊.在国民党时期,实胜寺的达喇感到金佛的安全没有保障,有被偷盗的危险,便决定平时不开佛楼门,如果有人拜佛,达喇嘛拿钥匙现开.不仅如此 ...

  • 【沈阳掌故】漫话东岳庙

    在道教传说中,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生老病死的神仙.自古以来,上至帝后王公.下至贫民百姓,都要对它顶礼膜拜. 沈阳东岳庙会 沈阳也有"东岳庙",因东庙大帝又名"天齐神& ...

  • 【沈阳掌故】五大落子班社

    二十年代,东北各大城市都可看到落子戏班的演出.其中警世戏社.洪顺戏社(北孙家班).岐山评戏社(南孙家班).复盛戏社.元顺戏社,被人称为奉天落子五大班社. 警世戏社创建较早,原名永盛合班,1917年改名 ...

  • 【沈阳掌故】神秘的“堂子庙”

    堂子庙原在大南门里路南.据文献记载,建于清初.庙外红色围墙高筑,庙内苍松翠柏林立两旁.各殿屋顶覆盖着金.橙.黄.绿各色半圆形琉璃瓦,交相辉映.大殿之前,立着神杆,高有丈余.神杆,满语称为"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