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注意!你身体的这个部位太粗很危险!
本周提要
糖尿病患者脖子粗,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近四成!
吃土豆要得糖尿病?中国人吃了没事全靠会烧菜!
多喂奶对妈妈也好,降低未来近三成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患者脖子粗,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近四成!
肥胖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包括2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和代谢综合征等。那么什么才叫肥胖呢?肥胖可以用体质数(BMI)、腰围和颈围来定义,最近发表在Sci Rep上的研究比较了这三种肥胖的人体测量指标,预测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效果。
图1.1 研究发表于Sci Rep
这项来自北京同仁医院的研究基于前瞻性多中心的北京社区糖尿病队列的数据,共纳入了来自14个社区卫生中心的3299名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占39.9%,平均年龄为62.4岁。在研究开始时,941名参与者在基线时患有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员测量了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和颈围,其中BMI≥28 kg/m2被认为是肥胖;男性的腰围大于90 cm,女性的腰围大于85 cm,被认为是中心性肥胖;男性的颈围大于37 cm,女性的颈围大于41 cm,被认为是脖子粗。结果显示,670名参与者肥胖,1978名参与者中心性肥胖。参与者的平均颈围为36.5 cm,其中671名参与者的颈围较粗,位居脖子最粗的1/4。
图1.3 脖子粗,心血管事件风险较高
在随访10年后,有340名患者发生了心血管事件,占比为10.31%。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糖尿病持续时间、HbA1c、低密度脂蛋白和高血压的影响后,中心型肥胖和脖子粗都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高有关(HR 1.49,95%CI 1.07-1.82;HR 1.42,95%CI 1.08-1.88)。
进一步调整基线心血管疾病、性别、吸烟、血清肌酐和阿司匹林治疗之后,中心型肥胖和脖子粗依然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高有关(HR 1.41,95%CI 1.08-1.84;HR 1.38,95%CI 1.04-1.83)。不过,人们更熟悉的BMI并不能预测患者未来的心血管事件风险(HR 1.31,95%CI 0.98-1.75)。
研究人员指出,颈围是上半身皮下脂肪的新指标,能够可靠地筛查肥胖。同时,颈围与糖尿病患者中心性肥胖和超重呈相关,也与血脂高、血压高和胰岛素抵抗有关,还与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有关。
腰围则是腹部肥胖的重要指标,已经被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推荐到临床实践中,同样与多种代谢心血管疾病有关。最为常用的BMI反而不太能预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除了关注体重之外,脖子和腰围也应该成为糖尿病患者日常的关注点之一。
吃土豆要得糖尿病?中国人吃了没事全靠会烧菜!
土豆吃得多居然也会增加糖尿病风险?最近发表在Clin Nutr上的研究的确发现西方人吃土豆吃得太多要得糖尿病。那我们的地三鲜、狼牙土豆、酸辣土豆丝不能吃了?研究又说,东方人多吃土豆没事!难道中国人有什么吃货天赋能让大家远离糖尿病?我们以后可以放心大胆随便吃了?
最近由西安交通大学和香港大学联袂带来的荟萃分析就为大家剖析了土豆和2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图2.1 研究发表于Clin Nutr
图2.2 西方人吃土豆危险,东方人吃土豆没事
结果发现,总体的土豆摄入(RR 1.19,95%CI 1.06-1.34),烤/煮熟/土豆泥摄入(RR 1.08,95%CI 1.00,1.16)和薯条/油炸马铃薯摄入(RR 1.33,95%CI 1.03,1.70)均与西方人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每天的土豆摄入量、非油炸土豆摄入量和油炸土豆摄入量每增加80 g,相应的2型糖尿病风险分别增加10%(95%CI 1.07-1.14)、2%(95%CI 1.00-1.04)和34%(95%CI 1.24-1.46)。
图2.3 吃土豆与妊娠糖尿病似乎无关
不过,总土豆摄入量(RR 1.22,95%CI 1.06-1.42)和油炸土豆摄入量(RR 1.26,95%CI 1.07-1.48)与妊娠糖尿病似乎无关。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人每天平均摄入土豆100.8 g,而在东方,人们每天仅摄入土豆43.5 g,吃得多相对就会危险一些。西方通常把土豆当“饭”吃,2/3是油炸烹饪,而中国人则更喜欢把土豆当个“菜”吃。
多喂奶对妈妈也好,降低未来近三成糖尿病风险!
图3.1 研究发表于Diabetes Obes Metab
这项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的荟萃分析共纳入了21项研究,包括17项队列研究和5项横断面研究,其中16项被纳入了荟萃分析。
研究报道了妊娠糖尿病妇女出生后头几个月中哺乳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呈反比。随访时间较长的研究表明,哺乳能让女性远离2型糖尿病风险,与没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相比,哺乳对妊娠糖尿病女性的保护作用更明显。
总体而言,曾经哺乳的女性与从未哺乳的女性相比,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27%(RR 0.73,95%CI 0.65-0.83)。哺乳期每增加一个月,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RR 0.99,95%CI 0.98-0.99)。研究人员指出,哺乳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哺乳对妊娠糖尿病女性的保护作用更明显,哺乳时间越长,相应的风险降幅也越大。
哺乳与孕产妇分娩后肥胖风险的降低有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哺乳会对孕产妇体内的激素坏境产生影响,有利于血糖、胰岛素代谢以及β细胞的功能,降低了未来患糖尿病的风险。不过,哺乳和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具体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3.3 哺乳时间越长,糖尿病风险越低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出生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随后尽可能继续母乳喂养,但2018年在全球范围内只有41%的产妇纯母乳喂养,在中高收入国家的母乳喂养率下降到了24%。此外,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可能会因为泌乳延迟更容易放弃母乳喂养,但这一人群恰恰最能从母乳喂养中获益,避免未来患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