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口通商始末:广州没落与上海崛起

今天的中国人想起上海就会想起那座名为“魔都”的一线城市。有着复古情怀的文艺青年,会回想起几十年前的十里洋场与民国大师们的文艺范。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座城市真正崛起于清末,并飞速“ko”了原本的“冠军”广州,成为东亚大陆的第一外贸之城。

“一口通商”时代的矛盾

在不少人心中,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十分封闭,不允许外国商人来华通商。可这并非历史的真相,实际上清朝只是限制的通商的地点和规模,并没有真正做到禁止一切外贸行为。相比明朝的“隆庆开关”,满清的开放度更高,共有四个口岸用作外贸。它们分别是主营业务西洋的粤海关,地址位于广州;主营南洋业务的闽海关,地址位于厦门;主营东洋贸易的浙海关,地址位于宁波;主营国内沿江贸易的江海关,地址位于松江。

【对于许多西洋人而言,广东代表着整个中国】

此时,满清的外贸对象主要是英国人,而英国的商人83%都在广州做生意,所以这个时间段被称为“一口通商”。

以近古的中国王朝标准而言,满清或许能算得上开放,可对英国人来说,管制措施十分窒息。英国人不但被限制贸易地点,连自由接触中国人都做不到。在一口通商时代,广州的对外贸易是由广州十三行负责的。这十三行,可不是如字面意义上的十三家,而是清政府委托的私商统称。因为满清实在不擅长对外打交道,又害怕外来的力量冲击传统的儒家社会,所以就招募了当地那些有实力的商人和洋人做生意。

【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停泊在广东】

拿中国的茶叶来说,这是工业革命后。中国少有的拳头产品,但是其贸易的环节堪称繁琐至极。首先由茶商从茶农处购买茶叶,然后再由茶商转运至广州给十三行,最后由十三行在指定地点和洋人贸易。过程多了好多本不必要的程序,极大地迟滞了整个系统的效率不说,也让收购成本大增。又恰逢英国本土于1821年颁布了新的贵金属供给标准,导致远东的白银供给量减少,削弱了英国商人的购买力。

这一切的结果自然是让洋商怨声载道,吃朝廷饭的十三行赚的盆满钵满。而满清也如愿以偿地隔绝了自己的人民和西方资本的联系,将其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充分满足了其控制欲。

【茶叶与瓷器是中国最后的两个拳头产品】

十三行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政策优势大肆打压英国商人,导致英国严重入超。据统计,十三行利用壁垒优势前后从欧洲获得2800万公斤白银。但是,欧洲人也不是圣母,一场风暴即将袭来。

解禁后的竞争

最终,英国商人无法忍耐这种限制,悍然要求本国政府借鸦片被扣的契机出兵,用武力改变规则。(鸦片本身能否贸易对英国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英国资本家要以此作为借口)若在平时,大英帝国也不会徒生事端与远东另一个大帝国开战,可事有凑巧,当时在位的外交大臣是亨利.约翰.德普尔——一个以铁血出名的人。战争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英军以绝对优势摧毁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送去“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英军打清军难度不会高于拳王打小孩】

根据《江宁条约》,清朝需要彻底开放五个口岸,并保证再也没有十三行这样的中间机构干涉。同时,清朝无权再干涉英国人的人身自由,他们可以移居到中国人的城市里,购房、贸易、定居,当地政府不得阻碍。犯法的英国人也享受治外法权,清政府无权审判英国人。

这些条约束缚了清政府的行动,使得他们无法再干预境内的洋人。一时间,大量英国商人、传教士、水手纷纷前往广州定居,过去人为的种族隔离被彻底废除。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会钻规则漏洞也不配在天朝为官。既然无法用官府的力量阻止洋人,那么民间的力量就该出动了。

【清军的战败,让官僚意识到对洋人无法用武力】

朝廷通过与广州宗族的联系,让他们袭击落单的洋人,并雇佣居民打砸洋人的店铺、住宅。受到鼓动的广州居民纷纷起来袭击落单的英国人。双方在街头巷尾打了无数次巷战,有时候洋人恰好带着手枪,袭击他的中国人会被反杀;有时候,洋人没有带枪,中国人就会利用地形、人数优势将其拿下,砍下头颅去找官府、宗族的人领赏。最后,当地人还总结出经验,:1.看洋人的腰间是否配有枪套,尽量不要去招惹配枪的洋人;2.行动需要迅速,不要给洋人逃跑或者呼救的机会;3.尽量集体行动,确保20个中国人打一两个洋人,彻底消除洋人的体格优势。

一来二去英国人受不了了,出门在外处处被人袭击,回家后店铺被人砸了。原本给予厚望的广东市场迅速萎靡,英国人开始带着自己的货物北上,去其他港口寻找新的市场。很快他们就选中了新的目标——上海。

【19世纪的上海码头】

相比珠三角,长三角的劣势很明显:1.离欧洲更远,货物转运需要更多的时间与成本;2.相比已经在一口通商时代,积累部分翻译人才的广州,当时的上海并没有几个会说英语的人。英国商人很难直接与当地人沟通。

不过,长三角的优势完全能够弥补上述劣势:1.相比动辄以“鬼佬”“番”称呼英国人的广东人,长三角地区对洋人的排斥比较低,至少没几出袭击事件;2.长三角的人口更多,有着珠三角难以匹敌的市场潜力;3.长三角的茶叶贸易更发达,更容易聚集资本;

【最初的上海工部局】

综合考虑下,大量英国商人开始从广州撤退,将自己的商店开在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在初期,洋人并没有租界的想法。但是,清朝官员十分害怕洋人和当地居民接触,害怕双方一旦爆发冲突,自己也会被连累丢掉乌纱帽。于是,当地官员请求洋人在某处单独居住,尽可能地与当地中国人隔离。这就是最早的租界,而在英语里不存在中文含义的“租界”一词,英国人对上海也没有“租借来的地方”这一概念。“租界”的直译应该是“居留地”,后来负责管理事宜的“工部局”直译则是“纳税人委员会”。可惜,当时的人们并不能理解“纳税人”和“居留地”以及“社区”概念,这才有了今天我们常见的翻译。

战乱的加速

不过,此时的上海依旧有着巨大的劣势——它周围的老牌城市太多。当时的上海人口很少,县城人口只有几万,根本没有办法和苏杭相提并论,甚至连宁波都要强于它。时人称呼上海为“小苏州”,当时上海的地位可想而知。相比之下,广州在珠三角的地位就要高得多,乃是当之无愧的地区老大。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而改变。由于上海有着洋人的居留地,太平军无法攻克有着洋枪队的上海。长三角的富户纷纷带着家眷与动产逃亡上海,地方官原先计划的种族隔离因此宣告失败。

【今天一些江浙老人骂人都是“一脸长毛相”】

这些富人进入租界后,开始按照洋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经营自己的财产。他们很快发现,英国人的自由贸易体系,在资本积累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于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后,他们拒绝回到自己的故乡,转而在上海扎根。数以千万计的白银极大地刺激了上海的经济发展,百万人口的入主给上海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在短短数年间,上海就从“小苏州”成长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并将这个地位保持到今天。

借助着这股东风,上海一鼓作气超越了广州,并将差距越拉越大。到了1900年上海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了惊人的一亿六千万两之多,约为同时期广州的5倍。

当然,打开大门固然让广州失去了龙头地位,但是其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官府的税收也远胜从前。据统计,在粤海关一家独大的时候,广州的关税只有140万/年,不到清末的一个零头。如果将城市拟人化,广州或许会在凤尾与鸡头之间痛苦地抉择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