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的有余和不足之证

四海之逆顺奈何?歧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第三十三》)

这个是讲四海的有余、不足的见证。所谓四海呢,就是气海、血海、水谷之海和髓海。气海有余,它的表现就是“气满胸中,悗息面赤”;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髓海有余就“轻劲多力,自过其度”。在这个四个“有余”里面,有一个“有余”应该说是好的,或者说是我们所希望的,那就是髓海有余。“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

“自过其度”就是说能够超过他自己能达到的限度,这是比正常还要好,所以叫“自过其度”。在整本《内经》里,看到说“有余”,然后还有好的结果的,我就想到这一句话。这说明什么?这髓海的充盈对我们养生和身体健康很有重要。那什么情况下才能做到髓海有余呢?肾生髓通脑,所以要肾精充足,才能达到这个“自过其度”的境界。也就是说在人体里,有一个东西是越充足越好的。这个东西是肾精,除此之外,别无二家。

1.  气海

“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呢?邪气盛则实。“气有余”这里的“气”,当然不是指气海所藏的人身正气,它指的是邪气。所以气海有余,是说邪气壅塞于气海。所以就会有种气满胸中,闷塞不通的表现。气海位于胸中而属阳,气闷于胸中,除了闷和喘息以外,还会怎么样?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就会有火热的症状,所以面热,这就是“悗息面赤”的原因。

那如果是气海不足呢?就会出现气少不足以言。这里的不足,大家觉得这里指的是什么不足啊?是胸中之气的不足。我们平时说话,出声音,是宗气上出喉咽而来,所谓声由气发。那么这个气不足了,我们的发声就会有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声音低微,甚至于不能出声。后面讲这个诊法的时候,还会讲到“脉要精微论”这一条文:“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当气海不足进一步发展到夺气的时候,就表现为“言而微,终日乃复言”。

“终日乃复言”这里其实有一个校勘,应该改成“终乃复言者”。就是说话声音很低,老半天才说一句话,这就是夺气。是在“气少不足以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通过“夺气”这个极端情况作例子,我们就可以理解,如果气不足,病人说话的声音就低,就不想说话,或说不出话来。我有一个病人就是气血大虚。他是因为严重的遗精来看病的,辨证就是一个气血大虚,虚不摄精。大概治疗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勉强算好了吧。他什么“气大虚”的典型表现呢?他自已讲,他说话是“飘的”。能理解什么叫说话是“飘”的吗?就是他说出来的声音,连自己都听着,都像是从外太空传来的,飘飘荡荡的这种感觉,甚至于会出现说话轻到别人听不见。这就是气海不足,气不足的临床表现。

怎么治疗呢?当然是补气了。补什么气?胸中大气。因为膻中为气海嘛。可以用张锡纯的升陷汤。但是有一点,升陷汤是为升提宗气而设,升提有余而补益不足。如果气海不足,就还要再加人参这样大补元气的药。甚至不要用晒参,直接就用红参,以加强力量。

2.  血海

“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怫”,《类经》释为重滞不舒的样子。《太素》说“怫郁不安,不知所苦也”。“不知所苦”是说,这个人糊里糊涂的,只是觉得自己身体差,不晓得自己有其他的不舒服。还是说很难受,重滞不舒,周身不适,但是说不出来到底是哪里的不舒服。在临床上看,恐怕还是后者为多。那么“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的意思就是常想其身大,周身不适,重滞不舒,但是你要具体表达哪里不舒服,他描述不出来

为什么血海有余会出现这些表现呢?因为形以血充,我们的形体就是靠气血充盈而来的,所以血有余的时候,就容易产生自己身体很大的这样一种错觉。正如杨上善所注:“血多脉盛,故神想见身大也。”血脉盛满,壅涩脉道,则易滞结不行,所以周身重滞不舒,而莫知其所苦。

如果血海不足呢?那就恰好相反,就“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狭然”,张介宾的解释是“狭,隘狭也,索然不广之貌。”“索然”就是乏味、落寞的意思,有个成语就叫“索然无味”,大约是这种感觉。冲脉为血海,血海不足,则血不养神,神气萧索,而感万事索然,天地狭小,而不觉有病。

这种情况虽然在古案中没有看直接有相同文字描述的,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却常常看到。“常想其身小”倒不是很典型,但“狭然不知其所病”就太多了。这种病人能吃能做,工作生活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大的异常。但是他自已感觉到生活索然无味,只是顺着惯性做日常该做的事情。一旦闲下来,就觉得无所适从,甚至了无生意。去心理卫生科看,常常会被诊断为抑郁症。

我们科有很多主诉“性欲低下”的患者就是这种情况。仔细一问,原来他不是性欲差了,而对所有事情都没有兴趣了,“狭然而不知所病”。这个时候,往往可以看到病人有其它血虚的表现,尤其以望、切二诊最能发现问题。你仔细观察这些病人,有没有面色萎黄无华,爪甲淡滞,凹凸不平,或有较深的纵纹。舌色淡不淡,嫩不嫩,尤其舌底颜色淡不淡?脉象往往是弦弱无力的,左关更为明显。你看,这些是不是都是血虚的表现?给他用点补血的方子,再据证加减一下,往往效果不错。这个时候可就不能因为病人主诉“性欲减退”就拼命补肾助阳了,越补越差。

3.   水谷之海

“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有余”不是说水谷之海强健,而是有邪气壅盛则水谷之海。什么邪气呢?留滞的水谷、宿食。水谷留滞于胃腑,所以腹为之胀满。胃主受纳水谷。水谷入胃以后,一定要传化。要能够下输于小肠、大肠,最后经大肠传导变化,而成糟粕。现在水谷不能够传导而下,积于胃不化,变成宿食,那么病人就会感觉腹部满胀。这就是“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既然有宿食停滞,当然就不可能只有腹满这一个症状,还会兼见其它食积的表现,比如嗳腐吞酸,矢气泄痢,味臭如败卵等等。这些在中医诊断学里有详细的描述,大家应该是非常熟悉了。

那么水谷之海不足呢?这个我觉得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它的症状是“饥不受谷食”。水谷之海不足则饥,这个可以理解吧?水谷之海不足,那就是胃里没东西嘛,当然会有饥饿感了。不受水谷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根本不想吃。虽然很饿,但是不要吃东西。还有一种可能性是虽然很饿,也很想吃,但是吃不下,一吃就难受,就胀痛,或者其它各种不适。这是胃虚不能纳。

那么,哪种情况是吃了难受,哪种情况是不特别想吃东西呢?如果是脾虚不能运,那么病人可能有饥饿感,而且想吃。但是吃了以后呢,不能运化,反而积滞其中,这时候就变成所谓的水谷之海有余了,病人就腹满、难食甚至腹痛。如果胃虚,尤其是胃阴虚,病人也会饿,而且往往饿了以后很难受,胃痛胃胀的症状会加重。但是他想不想吃呢?不想吃。这叫饥不欲食,饿但他不想吃东西。还有一种症状,是饥而欲食,食之即饱。这也是不受谷食。病人并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但他吃一点他就饱了,不要再吃了。但迅速的,他又饿了,然后他吃一点又饱了。这个叫什么啊?叫知饥不纳。这个也是胃阴亏虚的表现,绍派伤寒的俞根初用沙参养胃汤来治疗。水谷之海不足引起的“饥不受谷食”,大约就分为这几种情况。

4.  髓海

“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每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都感觉:“哇,这就是神仙啊!”你看这个“轻劲多力,自过其度”,是不是跟我们前面《上古天真论》里面讲的“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有点象?不但百岁而动作不衰,甚至还能孩子。“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这不就是讲的“髓海有余”吗?所以我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这么神仙的吗?”所以说我们现在来讲养生的话,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境界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就是达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这个养生的境界就已经是非常高了。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肯定有人想到说“补肾填精”啊。不对的,肾精是易损而难成。想要肾精充盛而髓海有余,最重要是减少肾精的消耗。哪些行为最能消耗肾精呢?在“上古天真论”里举了一些典型的错误行为做例子。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是“上古天真论”中岐伯回答黄帝的问题时,所举的例子。黄帝的问题是为什么当时的人活不到一百岁就行动迟缓,甚至死亡了?岐伯的回答也很有意思,他先说了“上古之人”是怎么做的,然后又举例子说明当时的人是怎么做的。那么结论自然而然就出来了:上古之人善于养精,而今时之人则善于耗精。所以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消耗精气的不良行为。

以酒为浆,是说把酒当饮料喝。虽然当时一定是低度酒,但也耐不住这种渴法呀。酒性慓悍滑疾,善能生湿助热,喝多了就会生湿热,耗正气。中国有很多地方喜欢喝酒,男女老少都把米酒当饮料喝。那么这些地方的人,湿热体质的就特别多,于是百病从生,连气血都难以保全,更遑论精气了。

以妄为常,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全然不考虑是否对身体会有伤害。咱们今天,这种情况就太常见了。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要房间是什么温度,就是什么温度;想熬到多晚睡,就熬到多晚睡。结果是四季混乱,日夜颠倒,饥饱失常。人体的精气不但得不到补充,反而加速消耗。广州地区在2013年的研究显示30-40岁的妇女卵巢早衰的发生率高达3.6%,比前些年明显升高,算是一个例证。当然,如果要找,这样的例子可能还有很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当然非常多,但是“以妄为常”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醉以入房,就更不用说了。渴酒本来就伤身,还要喝醉,醉了以后还要入房。心神摇动,肾精大耗,称得上是伐伤精气的“最强行为”了。

上面所说的这些行为,都是不知道控制自身的欲望,随性妄为,耗散真气,日久天长,肾精耗竭,当然就不能保生长全了。想要达到“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那么肾精亏虚以后,引起的髓海不足会有什么表现呢?《类经》说:“皆以髓为精类,精衰则气去而诸证以见矣”。具体来说,就是“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脑转耳鸣,是因为脑为髓海,髓海不充,则清窍不养,所以脑转、耳鸣、目昏不见、两眼发花。这是在上的症状,与之前讲的“上气不足”颇有相似之处。因为病机是一样的。在上髓海不足,在下就肾精亏虚,精气不养,不能充骨养髓,于是小腿酸软,周身无力,这就是出现“胫酸”、“懈怠安卧”的原因。

既然已经是肾精亏虚,髓海不充了,治疗方法当然只能补肾填精了。但我们必须要清楚,补肾填精是个艰苦的、长期的、困难的过程。为什么?因为肾精来之不易。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为肾精。必须得是五脏六腑都很强健,都以够正常地化气生精,五脏自用之余,才能把这个肾精再去交给肾。你看,是不是来之不易。这个肾精真的是精华中的精华。现在肾精亏虚了,想要补起来,首先要补五脏六腑,对不对?五脏六腑强健了,肾精才能够逐渐充实,这当然是一个困难的、漫长的过程。所以补肾填精是临床上最头痛的事情。

那么,补肾填精的药物有没有?其实也不少,一想可以想出好多来。什么子类药,胶类药啊,都有不少填精药。但是所有的这些药用上去,皆非一日之功,都要用很多时间,这是第一个。其次,所有的药都有个共同点——滋腻。滋腻要长久用,脾胃就受不了。所以不能用的太重、太猛、太急。这也也决定了肾精不是一下就能补起来的。

既然补肾填精有这样的特点,我们就定要有耐心,要有节制。医生不要急在一时之效,病家不要随补随耗,否则就难以成功。同时,对于补肾填精,我们还要强调效专力宏,要专注在这一件事上去。因为补肾填精着实不易,所以一定要专注。在治疗过程中,所做的一切都要为补肾填精服务,该填精就填精,需要帮助运化以消滋腻,就健脾运化。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