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讲 第八篇:小结

小结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概  念:指病人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犹如小猪奔突
│     状,以“发作欲死,复还止”,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
奔│    ┌精神刺激──“皆从惊发得之”“皆从惊恐得之”  (01)
│    │情志不遂──肝郁化热,形成冲脉上逆      (02)
│病因病机│误汗┬素体阳虚,加烧针被寒          (03)
豚│    │  └素有水饮在下焦             (04)
│    └─→损伤阳气,引起冲气(与肝、肾、心及冲脉有关)
辨证施治┌肝气奔豚──奔豚汤──养血平肝,和胃平冲(02)
气│    └肾气奔豚
│      ├已作奔豚──桂枝加桂汤──调和阴阳,降逆平冲(03)
└      └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通阳降逆,培土制水(04)
奔豚气病》篇,是继《疟病》篇之后,第二次见到的独立成篇的篇章,特色鲜明,现在我们把这一篇作一下小结,奔豚气的概念,指病人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犹如小猪奔突状,以“发作欲死,复还(huan)止”,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病因、病机,精神刺激,“皆从惊发得之”“皆从惊恐得之”,给大家分析了,惊则气乱、伤心,恐则气下、伤肾。情志不遂,肝郁化热,形成冲脉上逆,另外,忧思气结伤肝,所以是肝气奔豚。误汗,把3条、4条综合进来,有素体阳虚,加烧针、被寒,有水饮在下焦,导致损伤阳气,引动冲气,所以与肝、肾、心及冲脉有关,这是整个病因、病机的概括。在辨证施治里面,就是围绕着肝气奔豚的“奔豚汤”,我请大家记住方歌,“奔豚汤用李根白皮,归芎芍齐调肝血,生姜半夏能降逆,芩葛清热草缓急”,养血平肝,和胃平冲。肾气奔豚,已作奔豚的用桂枝加桂汤,调和阴阳,降逆平冲。欲作奔豚者用苓桂甘枣汤,通阳降逆,培土制水。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黑板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一、概述
1.合篇意义  (1)病位相近──胸膈间
(2)主症相似──疼痛
(3)病因病机相同──“阳微阴弦”
(4)治则基本一致
2.概念
胸痹:指以胸膺部满闷窒塞,甚则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心痛:指以心窝部(心下),以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3.鉴别
(1)真心痛
(2)厥心痛
二、原文分析
第1条
阳微┬寸脉─阳得阴脉─→上焦
│浮取
└微──阴脉:阳虚
阴弦┬尺脉──中、下焦(里)
│沉取
└弦─阴得阴脉─→阴寒邪(痰饮、寒、水邪)内盛
责其极虚也
以其阴弦故也
阴乘阳位
痹阻胸阳
第2条
平人 无寒热
短气不足以息
本虚标实
第3条  主症、主脉、主方
栝蒌薤白三方┬白酒汤
宣痹通阳法 │半夏
枳实薤白桂枝
喘息咳唾
胸背痛←┐
短气──┘兼症
好了,下面我们来讲,第九篇《胸痹心痛短气病》篇。合篇意义,我也想从四个方面来给大家解释,第一,从病位上来说,胸痹病、心痛病,短气,仅仅是胸痹病的伴发症状,是它的兼症。因此本篇就讲的是,胸痹病和心痛病,这两种病在病位上相近,病位都在胸膈间。在第一篇总论的时候,咱们曾经讲过,“心膈间病”在闻声音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呢?语声低微,回去再看看,它前后都是有联系的,二者在病位上相邻近,属于胸膈间的病,第二是主症相似,不管是胸痹病,还是心痛病,都是以疼痛为主症,主症相似。第三,在本篇所论述的,胸痹病和心痛病,病因、病机相同,如果用原文来说,就是“阳微阴弦”。“阳微阴弦”有什么含义?结合原文给大家分析,再一个,就是在基本治则上,因为病情均属于本虚标实的特点,就应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者标本兼顾,在治则上是一样的,这是有关合篇意义。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概念,“胸痹”的名称,始见于《灵枢·本脏篇》,它讲到“善病胸痹”这个字眼,就是“胸痹”二字是这么出现的,《灵枢·五邪篇》提到了,“邪在心,则病心痛”,所以“胸痹”、“心痛”,都始见于《内经》,而且是《灵枢》的,一个是《本脏篇》,一个是《五邪篇》。关于胸痹的概念,我们说它是以胸膺部满闷窒塞,甚则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请大家看“胸膺部”的“膺”字,千万别把底下写成“鸟”字,“鸟”字底的“鹰”,可就是带膀的了,这个是月肉底的,讲的是病位在胸膺部,我刚才已经讲胸膈间了,胸膺部,前胸、后背,这样的为心肺所居之处,它表现为什么样的症状呢?满闷窒塞,甚则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在症状描述上很重要,咱们先讲中医的,然后再说和现代医学怎么沟通,相当于哪些病,中医对胸痹的概念,我已经说过了,在命名上,它属于病位与病机的结合,“痹者,闭也”,痹阻不通,不通则痛,这是在概念上。心痛,心痛的部位,在原文里面提到了“心下”,就是我们通常所知道的,心窝部,剑突下,比方老百姓说“心口痛”,有的就是指胃痛,但是,有的病情上,就是心、胃同病,胸痹和心痛同时发作,是一种胸胃同病的情况。张仲景在原文里面,他已经认识到这个严重程度了,所以,咱们有好多西医的急诊里面,它把一些胃病,如果不从心脏病学的方面,给他做必要检查,做一些排除的话,但仲景已经看到了,胸痹病有时候是和心痛并发的,呈现为胸胃同病,或者叫心胃同病,那么,心痛病指心窝部,也是以疼痛为主症,心下胃脘,或者是剑突下这个部位,以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短气,我已经说过了,一定是胸痹发病过程中的伴发症,或者说是兼症。
这里需要从我们中医的角度,作一下鉴别,第一,就是“真心痛”,这是病在心,就像《灵枢·五邪篇》还讲了,“邪在心,则病心痛”,这是指“真心痛”,而且《内经》里面,形容真心痛发作的时候,是什么样啊?发青,那紫绀、乏氧的程度,一直青到足趾、手指尖,而且发作的紧急状态,“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个形容实际是相当于,心梗(心肌梗塞症)。轻者,病在“真心”,心脏本位上就和冠心病的心绞痛相类。再一个,就是“厥心痛”,“厥心痛”实际上,是由他脏病变所引发的心胃同病,包括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好多冠心病的病人,他自己也不知道,经常的胃痛,我觉得在临床所见的胃痛病人,你首先围绕着消化系统问诊,或者查证,第二,考虑胆系的疾患,有时候表现为一种肝、胆的证候,或者是胰腺的消化系统病变,肝胆、两胁的问题,特别是胆道、胆囊的病变,它可能长时间表现为胃痛,而且有胆囊炎的病人,有放射性疼痛,也可以在后背出现疼痛,但是位置是有左、右之别的,胆囊的牵引性疼痛、放射性疼痛,是在右侧背部,冠心病的疼痛彻背,偏于左,但是不一定,咱们一会儿讲的时候再说,这种彻痛,“心痛彻背”,或者说“胸痛彻背”是有区别的。所以,临床应该和,胆道、胆囊的疾病区别,胃痛还有一类,就是冠心病的病人,表现为心胃同病,也有的说,你治的胸痹,结果你没曾问过他有没有胆囊疾患,又由于用了一些凉的、偏寒的药,反而诱发胆囊疾病的发作,也许有的因为治疗胆道的炎症,用了苦寒的药物,胸痹病怕寒,因寒而诱发冠心病发作,所以,作为中医来说,一定得具备,像张仲景在本篇里所强调的,用药的选择,治法上一定要和辨证施治结合起来,这是“厥心痛”,尤其对于胃脘痛和相关疾病的鉴别,要引起注意。
咱们现在《中医内科学》里,把胸痹病放在疼痛证里,那实际上是有偏见的,胸痹,咱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够和西医学对号,说胸痹就是冠心病,有一些肋间的神经痛,包括一些胸膜炎,不管是干性的,还是渗出性的,是以胸痛为主,或者是牵引性疼痛。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就是疼痛剧烈,药物不显效的时候,应该考虑有的可能是,肿瘤的早期症状,压迫性疼痛,或者是放射性疼痛,这个不要拘泥于原文,一定要注意鉴别诊断。

比如本来是一个肺癌的病人,他是在哈医大工作的一位干部,实际上到什么时候才诊断出肺癌呢?就是他一个劲地打嗝,出现这个症状,咱们首先应该考虑什么?就是消化系统疾病,他是肝、胆、脾、胰全查了,胃、胃肠也查了,没有问题,后来有一位医生,他就非常明智,说:“你是不是去做一做胸透?”,结果是中心性肺癌,由于压迫膈神经,就引起膈肌痉挛,他发现中心性肺癌,已经不能进行手术了,因为他有条件,立即做化疗,化疗21次的时候,早期突然出现神志不清,他的爱人是护士长,她也明白,很可能是转移到脑了,就请她们的医生来看,立即给他降颅内压,促醒,醒过来以后,再做脑CT一看,是脑的转移,而且是广泛性的转移,大家都认为应该停止化疗,马上做放疗,放疗是大剂量的放疗,放疗16次的时候,再做复查,整个的转移灶全没有了。但是,现在的监测手段也很高明,采集血样以后,检测CEA,即癌胚抗原,来证明他血中的癌细胞含量,他是从11ng/ml(降至8.9ng/ml,低于5ng/ml为正常),你看,转移灶没有被检查出来的情况下,血里癌细胞仍然含量很高,病人配合服用中药,生命维持了14个月,哈医大的人也觉得,到这种转移广泛的情况,一声也没咳嗽,根本没有干咳,也没有痰中带血。
所以,我们昨天刚刚讲过的,第7篇肺系疾病,一定要学会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或者是排除法,你不能说,我认准这个,就是这个,有好多就是肋间神经痛,疼痛特别剧烈,而且是老年患者,应该引起注意的,他很可能是肺癌,或者是胸膜的癌症,有压迫的症状,而并不是照着书本的理论上的程式,我们作为教学,一定讲什么样的疾病,什么样的临床特征,它应该和什么疾病进行鉴别,我讲的这个病人,我昨天正好讲完第7篇,今天来讲第9篇,这个病人给予的启发,就是说我们学中医的,按照我们的思路,按照我们的辨证思维的方式和方法,要学会按照理法方药的规律,怎么去诊断,如果是一而再,再而三,仍不见效的情况,就是疗效不准确的时候,一定要借助相应的,检测手段、方法,来促进你的思考,来积累你的临床经验。
讲条文,第九篇,实际上,一共是几个条文,它讲了,胸痹是7个条文,从第8条开始讲心痛,第9条就两条原文讲心痛,然后,就是[附方]里面,治九种心痛的“九痛丸”,这个方剂组成也很特殊,现在关于狼牙、巴豆,都已不常用,特别是狼牙是何药?现在争议很大,但是,从它对于,炮附子人参干姜吴茱萸,这些药的选用上,给你的启发是切中病因、病机的,对于阴寒内盛,对于寒邪为患,或者由寒邪诱发,选用温里药,辛热之品,是很有启示的。
第1条所论的,就是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请大家看原文: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一类)
所以这个条文的经典句子,就是“阴微阴弦”,围绕着“阴微阴弦”,他说了好多的相关内容。
首先来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是用脉象来推论病机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太过,还是不及,都是非正常的脉,作为正常的脉,一定得有胃气,有神,有根。那么,太过就是盛于正常,不及就是不足于正常,这在[词解]也是这么解释的,超过正常的为太过,不足于正常就为不及,那么,太过就主邪气盛,不足即主正气虚,关于脉法的问题,我曾经在前面给大家讲过了,“阴阳辨脉法”,一个是从脉位上来说,关前,寸脉为阳,关后,尺脉为阴,还有一个取脉的办法,也可以说诊脉法,即浮取为阳,沉取为阴,再一个,脉象类别上分为阴、阳。现在我说“阴微阴弦”,病因、病机通过“阳微阴弦”来分析,就是那三种方式,即阳位上,寸脉,浮取见的是,微脉,这微脉是不足于正常,还是超过于正常,是不及,微脉,作为不足于正常的脉,为其正气虚,正气不足,寸脉提示的病位是上焦,浮取,因为是在阳位上,叫作“阳得阴脉“,为上焦阳虚,在阳位上,就是浮取为阳,寸口为阳,取的是什么脉呢?微脉即阴脉,叫作“阳得阴脉”,为阳气的不足,所以,病在脉位上,提示的是上焦的阳气不足,上焦阳虚。那么,“阴弦”,弦脉,我上次已经交待了,弦脉属于阴脉,尺脉沉取,是指包括中、下焦,在里之意。尺脉沉取见弦脉,为阴得阴脉,阴得阴脉在脉位上说,为阴之太过,阴之太过说明邪气超过正常,所以是邪气盛。什么邪气呢?阴寒之邪,是表示在里,中、下焦都在里。阴邪偏盛,包括哪些呢?寒饮之邪,寒邪、水邪,所以,也可以概括为阴寒内盛。也别说中焦、下焦,反正在里的阴寒之邪偏盛,盛于正常,太过了,就是“阴弦”的含义,就是说上焦阳虚,阴寒内盛,这就是病因,“阴微阴弦”,首先从病因上概括为8个字,叫作上焦阳虚,阴寒内盛。
下面,我们再来看“即胸痹而痛”,这也是说明,是一个急性、发作的情况,“即”,立即,就会出现胸痹、心痛,我刚才已经说了,阴寒之邪,不管是饮邪、寒邪、水邪,都是阴邪,特别是寒邪主收引,主凝滞,主疼痛。当它痹阴胸阳,胸阳本来就不足。现在我们看下面这一句,“所以然者”,正因为是这种情况,所以就“责其极虚也”。责,你负什么责任?就是“责任”的意思,在这里就是归属于,追究谁的责任,怪罪谁的问题,这是“责”之义。现在说“责其极虚”,不是虚之极,主要责任在谁了呢?上焦阳虚,看见没有?我们说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有上焦阳虚,还有阴寒内盛,两者比较起来,主要责任是谁?追究到上焦阳虚为主,这是主导的方面,也符合张仲景的发病学思想,一定是正气为主导,阳虚则正气亦虚,所以,他说“责其极虚”,我说不是虚之极,而是上焦阳虚,胸阳不振,胸阳的不足,是主要责任。
下面再说一句话,“今阳虚知在上焦”,等于上、下文重复说明,上焦阳虚是主要的问题,然后说,“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你只有上焦阳虚、不足,胸阳不振,还不足以发生胸痹、心痛,为什么呢?还得有阴寒内盛,“以其阴弦故也”,也就是强调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以谁为主导呢?上焦阳虚是最主要的,这话等于,张仲景自己作了解释,翻过来掉过去,强调“阳微阴弦”。“以其阴弦故也”,又从另一个角度,强调阴寒内盛的问题,只有阴寒之邪,乘其上焦阳虚所致,因为胸为“气海”,作为胸膺部,它是一个清旷之区,不容任何的邪气存留。咱们说虚处留邪,因此,给阴寒之邪创造了一个,乘虚而上的机会,故叫作“阴乘阳位”,阴寒之邪乘其上焦阳虚,结果乘袭阳位,到胸膺部了,乘虚侵犯到胸膺部,因此,痹阻胸阳。痹阻者,不通也,不通则痛,因此发生了胸痹、心痛。
病因、病机是什么?四四一十六个字,上焦阳虚,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所以,就发生了胸膺部以满闷窒塞,甚至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怎么满闷,怎么窒塞,先是一种胸满,胸闷,或者是一种痞塞的感觉,重的话疼痛剧烈,或者是心痛彻背。发作的时候,严重的也可以有一种濒死的感觉,紧箍感、压榨感,这都是胸痹病的显著特征,这就是阴乘阳位,痹阻胸阳,造成痹阻的状态,不通则痛。
第1条,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阳微阴弦”的含义,我是不是讲清楚了?这是个二类条文,大家一定要熟悉,不管是“阳微阴弦”用词解来解释,还是回答问题,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是什么,我教给大家四四一十六个字,叫作“上焦阳虚,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痹阻胸阳”就意味着不通则痛,所以是满闷窒塞,甚则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医宗金鉴》注解,请大家看,为什么有胸满?为什么有胸痛?在第1条[选注]的第2个,就是《医宗金鉴》注,它写的比较符合我讲的这个意思,“脉太过则病,不及亦病,故脉当取太过不及而候病也,阳微,寸口脉微也,阳得阴脉,为阳不及,上焦阳虚也,阴弦,尺中脉弦也,阴得阴脉,为阴太过,下焦阴实也,凡阴实之邪,皆得以上乘阳虚之胸,所以病胸痹、心痛,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我觉得《医宗金鉴》这个选注,就等于给我们作了一个归纳整理,说得很好,所以,四四一十六个字,请大家记住。
接着第1条,第2条继续来说胸痹的病因、病机。是什么样的一个病情,第2条: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二类)
为什么说接着上一条,来阐述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呢?为什么首先说是“平人”呢?前面我们讲虚劳,“男子平人”,“脉病形不病”,现在讲的这个“平人”,不管男、女、老、少,临床上,如果他已经出现了胸痹的病变情况,但是他自己还没有发觉,也没有因为感冒,恶寒、发热,也没有其它显著性的发病因素,突然出现短气,不足以息者,以“平人无寒热”,认为没有什么外感的因素,或者是其它的、典型的诱发因素,实际上,咱们现在看,冠心病的诱发因素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当时,他认为首先排除,不是因为感冒得了咳、唾、喘的病,突然出现“短气不足以息”,用“短气”这样的轻微症状,说明什么?指呼吸促迫,那么,“不足以息”,是和正常呼吸不一样了,就显得紧促,或者是困难,或者是长出一口气好受,是“胸中气塞”的表现。因此,“短气”是胸痹病的,一个伴发症,或者说比较早期轻浅的症,刚才说胸痹的轻证是胸满,可能出现“胸中气塞”,或者是窒塞满闷,那就是比较典型的症状了,“短气不足以息”,呼吸困难的表现,而没有什么寒热伴发,也没有其它明显诱因。他说的“实也”,请大家考虑,我第1条分析了,上焦阳虚,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因此,这个病机特点,从胸痹病本身来说,是一个本虚标实证,而这里强调的是以标实为主,以标实为重点,以标实为特征,是短气不足以息,是最轻、最早出现的一种症状,胸痹的一种突发情况,不是说非得痛得甚至于,呈心梗的状态,不是。而是突然地,不是因为感冒,不是因为咳嗽,呼吸上发生困难了,所谓“实也”,不是纯实证,是标实,是胸痹病本身的一种突发情况。现在看,好多的中青年,他本来好好的,很健康的样子,自己都觉得没有病,突然觉得,怎么上不来气了,腿怎么发酸、发软了,一作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了,标实也。
那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了几个有关呼吸困难,甚至于不得卧的证候,葶苈大枣泻肺汤证昨天讲过了,那是肺痈,表证已解以后,肺热壅盛的结果,邪实气闭,形证俱实的情况下,才能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还讲了一个,皂荚丸证,痰浊壅盛,它一定得是咳嗽上气,是一种因痰浊造成的咳嗽上气,时时吐浊,坐不得眠,比方说,我们将要讲到的,栝蒌薤白半夏汤,请大家看是第几条?第4条,“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所以,如果发展到较重证的时候,就会从“短气不足以息”,从“胸背痛”,“短气,喘息咳唾”的主症,发展到“不得卧”,那就得是本虚标实,而且以标实为主的较重证,就用栝蒌薤白半夏汤。
我们还要讲的,是葶苈大枣泻肺汤可以治疗支饮,仍需具备那四个条件,或指征的,才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有的注家对这一条,他认为是痰湿中阻,影响到气机的升降,他会出现呼吸的短促,我认为那是纯实证,纯实而没有一点虚证,因为如果是宿食在中脘,泛泛欲吐,咱因势利导用吐法,如果说不行,咱就消导。第五版《金匮讲义》之前,这一条原文的解释,认为和胸痹、心痛没关系,也有的认为是胃肠宿食,痰湿中阻,现在我们认为,张仲景很高明,首先从篇名上讲了,短气是胸痹病的一个伴发症、兼症,其它的主症不典型的时候,突然出现短气不足以息,是标实,而且是一种早期诊断,应该注意从胸痹角度进行防治的问题,很有先见。这个仍然是治未病的思想体现,我觉得尤其是现在,一个是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病死率比较严重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而且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增多,这个病已经呈上升趋势,中医、西医,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治疗,在咱们国家可以说是个优势。所以,咱们中医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从理论上到实践上,好好地研究它,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和方药的疗效。
第3条: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一类)
《方剂学》里讲栝蒌薤白白酒汤了,我们这一篇里实际上可以简称为,“栝蒌薤白三方”,由栝蒌、薤白组成的方剂,栝蒌薤白白酒汤是主方,病情变化了,进一步变成栝蒌薤白半夏汤证了,还有一个,一证两方,枳实薤白桂枝汤,为了便于本科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我认为“栝蒌薤白三方”,体现的是“宣痹通阳”法。栝蒌薤白三方都有谁啊?至少要琅琅上口,“栝蒌薤白三方”,有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代表“宣痹通阳”法。
第3条,它要讲的就是,论胸痹症的证候和主治方剂,也可以说,这是讲了胸痹病的,主症、主脉、主方,《讲义》说论典型证候,就是包含它的主症、主脉,条文说,“胸痹之病”,这就是说,得了胸痹病的病人,“胸痹之病”冠于条首,首先应该想到我在第1条所讲过的,它应该具备“阳微阴弦”的,病因、病机,应当是上焦阳虚,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所导致的胸痹病。那么,在临床表现上是什么样呢?“喘息咳唾,胸背痛”,首先把它的主症、主脉拿出来,叫作典型证候,在典型证候里,我认为应该区别对待,在胸痹病里面,真正的主症应该是“胸背痛”,已经说了,短气是胸痹病的兼有症,伴发症,它是兼症,既然短气是兼症了,喘息咳唾一定是在短气之上,它又发展了或者明显的症状,这两者之间,我认为都涉及到,肺失清肃,肺失宣发、宣降,影响到气机了,所以,它轻则短气,重则喘、咳嗽、吐痰,因此这三个症,要说是主症的话,我认为应该以胸背痛为其主症,而且特别是,关键处篇名都给你突出出来了,一定是胸背痛兼有短气,才是辨证的关键,这是应该具体分析的,而且符合临床实际,不是把它相提并论,“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背条文明咱们是这么背,到临床上,你问问那病人,四、五十岁,包括退休,或刚退休的病人,他刚一发病时,或者说他已经心电图显示了,心股缺血,S-T段改变,你问他,他顶多会说,“我胸很闷,我气不够使的”,问他后背痛不痛,那不明显,但后背会觉得酸沉、酸沉的,就像是什么东西压着似的,这个症状是最多见的,而且是最明显的,西医让他吃这个药、吃那个药,第一,他可能吃了,疗效不太显著,第二,他可能觉得,我病没那么重,你怎么让我吃这个药呢?他都不合作,这时候找咱们中医,你就明白了,叫作什么呢?“胸背痛,短气”,是胸痹病的辨证关键,如果说到喘息咳唾,那可真是冠心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就是老年人的冠心病,他都几次住院了,自己都知道,:“我吃这个药不好使,吃那个药还行吧”,是这种程度,他可能晚上躺不下,或者说早晨起来,或者是晚上咳嗽,特别是什么样的病人就有这症呢?我觉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病人,因为他病的时间迁延得久了,一般他都懒得吃药了,有时候你问他,他真有喘息咳唾症。
我再说一下病机,咱们中医是怎么认识的,我刚才已经说了,短气和喘息咳唾是由于阴寒之邪,它在胸中形成痹阻状态了,能不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吗?所以气机不利了,他就要出现这样的症状,这是一。第二,我觉得张仲景之所以要强调,和肺的气机,特别是和痰的关系,就是在它这些经方里面,你们看看,化痰药,辛散温通的药,目的是把这痹阻状态打开,然后再通阳,上焦阳虚,胸阳不振,不行,所以,它在治法上,是一种急则治标的办法。针对寒邪、饮邪,针对阴寒内盛,痹阻胸阳,所出的一个法则宣痹通阳法。栝蒌薤白白酒汤为其代表的主方。
那么,中医如何认识胸背痛?“胸背痛”,胸痛就够意思了,为什么还要牵扯到后背,胸背痛怎么理解?特别是刚才我请大家看,栝蒌薤白半夏汤证,叫作“心痛彻背”,关于“彻”字,我现在一起讲,我一会儿就不重复了。“彻”,牵引之意,指放射性的疼痛,西医的理论上认为,心绞痛发作的时候,它要向左上肢内侧放射性疼痛,这个部位,他们是从,神经丛(臂丛神经)上来解释的,往这个部位,往后背放射出牵扯痛,但是,现在冠心病的这种放射性疼痛,有的放射成邪痛的,总去看牙科,拔了这颗牙还痛,拔了那颗牙还痛,结果后来才发现是,冠心病放射性疼痛造成的,你老拔牙,它能解决冠心病的治疗吗?也有的,就出现在小小的胸骨柄后,这样的病人,特别容易猝死,是心梗的一种标志。所以,这个反射性疼痛的部位,也很重要,涉及到它缺血、缺氧的程度,反映心血管到底是者到什么程度了,是完全堵住了?还是部分的,或是不通畅,学生因为有的时候,西医的知识没记住,我说我教给你怎么记,咱家水壶总烧水,你看那上面挂的是什么?水碱嘛,一层一层,慢慢地壶嘴是不是就细了,水管子也是那样,这血管更是,你心脏的冠状动脉是主要供血的地方,你说它逐渐地硬化,推动弹性,里面粥样硬化,不知道各位看没看过,动物实验,你看大白兔的冠状动脉,若是粥样硬化是什么样的呢?为了造成这个模型,咱们就使劲地给它喂鸡蛋黄、猪油,再是把它那个饲料加量喂,大白兔在一定时间里,马上就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情况,你再把它手术剖开看主动脉,主动脉的内膜,就形成斑块,就是怎么样了呢?就是变厚了,管腔内径就变窄了。所以,有的猝死的病人,那就是比较大的部位堵了,不通了。所以,咱们一想,拿中医的名词也能解释得很好,痹阻不通,不通则痛,若说它胸背痛的原因,我觉得,一个是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它到不到这个侧面来?这是一。再一个,我刚才说了,胸为气海,为阳气所居之处,背部是五脏六腑俞穴,那天咱们复习膀胱经了,五脏、六腑的俞穴全行于背部,那是在人体的阳面,所以,它是阳气的出入之所,当痹阻的状态下,就会造成像张仲景所讲的,“上、下之气不相顺接,前后不能贯通”,因此,它就要出现以“胸背痛”为主症,相兼症为“短气”,再重了,则肺气的宣降失职,喘、咳、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