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宇平:马啸雪原/土匪与马的生死故事,土匪与马脱胎换骨的传奇

马啸雪原

封宇平

东北土匪中流传过这样的歌谣:“当响马,快乐多,骑着大马把酒喝,搂着女人吃饽饽(乳房)”。在没有汽车摩托的林海雪原,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很多土匪的名头实际都和他的马息息相关,为了袭击或逃亡的行动方便,他们平日非常舍得养好自己骑的马,有时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给马吃口粮,难时马也会给出自己的报答,人马关系越铁,匪的名气就越大,这都是有实打实好处的。

吉林长春市郊,去四平的一条公路边,有一个不大的跑马场,笔者去学骑马的时候,听到几个关于东北土匪和马的故事,忍不住要和大家说说——

一、逃难入关

现代人都知道新的飞机有试飞员,在当年东北,养马出名的地方都有出名的试骑员,东北军里有不少的好骑手。本故事的主角赵新华小时候就喜欢骑马,在彰武开军衣庄时,跟一个高手学过骑术。这个高手名叫汪柏浒,是东北军十四旅留守处的一个连长,骑术很高明。他曾经和别人打赌,他骑在马上,把一根绳子坐在屁股底下,绳子头上打个结,他说,谁要是能把绳子从他屁股底下拽出去,就算他输。结果,上来三个人拽,把马都拉得差点栽倒,绳子硬是没拽出来。汪柏浒告诉赵新华,马欺负人,你越怵它,它越猖狂。你放大胆子骑上去,把腿夹紧,不管它怎么尥蹶子,你也别松手。他跑你就让它使劲跑,越快越加鞭,不管多生性的烈马也能驯服。在汪柏浒的传授下,赵新华的马术日渐提高。从那以后,制服了不少烈马,从来也没摔下来过。他和长春南大营里的马倌,经常潇洒地骑着战马去田野里飞快地试马。因此也交了不少爱马的朋友。

赵新华骑过一匹好马。这匹马是一个外号叫“老八点”的土匪头子的坐骑,一天能跑四百多里。另外,这匹马还有两个特点,一是跳得高、跃得远,和马头一样高的墙,它一跳而过,二丈多宽的沟也是一跃而过;再一个是通人性,训练有素,在街上跑时,只要用手一拍它的脖子,它马上敛息静气,放轻脚步,紧贴房墙根走。因为这两个特点,“老八点”对它爱如掌上明珠。

后来,“老八点”被东北军骑兵第三旅抓住了。被关进监狱前,他说:“谁替我保养这匹马,我出来时,除了我脑袋以外,别的要啥我给啥。”“老八点”的朋友知道赵新华爱马,便把马送到他手里寄养。赵新华像养自己的马一样养护这匹马,“老八点”被放出来后,送给赵新华两支德国造手枪作为报答。

“九一八”事变,长春的南大营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最后让日本人占领了。赵新华跟着季旅长带的一百多人去关里逃难。

当时,日本兵十分嚣张,锦州以东地区都不大安全,遭遇战时常发生。因此,旅长带着这百多兄弟在途中高度戒备,人不解甲,马不卸鞍,随时准备战斗。

一天晚上,行至大凌河 岸的一个村庄住了下来。这个村紧靠公路,半夜时分,哨兵听到远处有汽车马达声,马上报告季旅长。他一听,知道情况不好,立即招呼大家起身。可是还没等我们上马,村里就挨了两炮,几间房子起了火。旅长把手一挥,喊了一声:“上马,冲出去!”大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乱哄哄地往村外冲。谁知一到村口,立即被雨点般的机枪子弹压了回来,村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日本人包围了。日本人战前情报做得门清,哪有道哪有村镇,甚至水源地下矿产都调查过,军事地图很管用,土生土长的东北军反而东奔西突地乱跑一气。

一看这火力,大伙就知道是日本鬼子的军队围上来了。季旅长和大伙一碰头,决定带十几个人先打开一条通道,然后大伙跟着往外冲。于是立即行动,季旅长带领十几名骑马技术好、手枪准的骑兵立即向路口冲去了,其他人在路口附近隐蔽。由于人少目标小,没有引起敌人注意,一次就冲出去了。他们压住了村口的机枪,大伙随着就冲出了村。

日本兵一看中国士兵的队伍冲出去了,立刻发动汽车,加足马力紧追不放。敌人不断地向他们射击,密集的子弹落在周围,地打得直冒烟。当时被打下马的,大伙也无力援救,没被打下马的就边还击边跑。

跑了一程,天已放亮,忽见前面不远出现了一片小树林,大伙心中暗喜,心想只要一拐进树林,日本鬼子的汽车就没用了。可是刚到树林附近,却想不到树林里面有人朝他们打来了冷枪。从那稀落的枪声中断定,树林里埋伏的不是日本兵,而是少量土匪。大伙这个气呀,心想,日本鬼子打我们就够呛了,你们咋还趁火打劫呢?太可恶了!季旅长立即命令侯排长带领一大部分人沿大路往前跑引走日本兵后,再折回来;一小部分人由他带领分两路向树林包抄过去。树林中的十几个土匪一看不好,撒腿就跑,官兵们占领了小树林。

侯排长带领的那部分人往前跑了不远,就下了公路,甩掉日本兵,也回到了小树林。这次遭遇战,损失了好几个弟兄。

休息时,不知谁说了一句“哎呀!新华,你腰上挂彩了!”赵新华一摸后腰,粘乎乎的,一看全是血,立刻就慌了。也不知咋那么怪,刚才还像好人似的,这会儿一见血,马上就不能动了。这时,他才想起来,刚才日本兵追时,只觉得有什么东西拽了一下,但当时过度紧张,根本没有想到他的肚子被子弹打了一个眼儿。那颗子弹是从前边肚脐左上方五指远的地方打进去的,从后腰眼上穿出来,但却没有伤着内脏。在锦州包扎时,医生们都说:这真是个奇迹。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只是后腰上留了个大疤拉,而没落下什么残疾。这次负伤,改变了他过去喜欢赤裸上身骑马试马的习惯。

赵新华辗转来到西安找到了东北军里的老乡,被安排到马匹管理所当个挂名上士。

二、试骑“盖西北”

1936年秋,宁夏军阀马鸿逵送给张学良八匹好马。其中一匹是菊花青色,四尺多高,七岁口。这匹马身上没有一根杂毛,眼睛炯炯有神,总是充满警惕的目光。腿不粗不细,非常匀称,四蹄非常周正,怎么看都顺眼。据张学良讲,马鸿逵送马来时,不无得意地说,这匹马可不是一般马,两头见日头,中午喂一次,能跑八百里。在西北五省独一无二,因此人称“盖西北”。

马鸿逵送马,固然有讨好张学良之意,但也不排除叫板的意思。你东北军不是号称天下第一精锐之师吗?我送匹快马给你,你调教不了,可是有笑话看了。

张学良岂不知马鸿逵之意,遂给各军下了通知,选能人试骑“盖西北”。可是通知下去好一阵子,却没有回音。张学良好生奇怪,电话打到各军部,才知道没有人敢来报名的原因。

原来,东北军的将士听说“盖西北”能日行八百里,都有些发怵。一般的说,一天能跑三四百里就算是好马了,跑八百里还不得像风似的。再说,这马有什么脾气,认什么人,不认什么人,谁也不知道。弄不好丢人不说,还可能被拖死,所以没有人敢报名。

就在这种情况下,赵新华被举荐到张学良面前。

赵新华虽然有过“老八点”四百里好马的经历,可毕竟没骑过日行八百里的快马。被推荐报名后,赵新华心里七上八下的。于是,他就写了一封遗书,把该谁的欠谁的都记上了,还写上,我要死了,请转告家人,不要怪别人,是我自己自愿的,我是为了给东北军争光才答应骑这匹马的。

试骑前,张学良专门召见了赵新华。一见面,张学良就问:“赵新华,怎么样,有没有把握?”

赵新华一个立正,回答说:“报告副司令,没有太大的把握,我也从来没骑过这样快的马。 ”张学良说:“不要怕,试试,骑不好没关系,咱们东北军二十多万人,要是没有一个人能骑这匹马,传出去多让西北人笑话,是不是? ”张学良说完,看了看日历,又说:“今天是星期五,下星期一试骑,你好好准备一下! ”赵新华又是一个立正:“是,副司令,保证完成任务。”

试骑那天,赵新华吃完早饭,坐车来到了西安北门外的教场坝。教场坝已装饰一新,临时搭起了白布棚做看台,棚内摆着一排桌椅,桌椅上摆着茶点。当时的陕西省主席邵力子、杨虎城主任和张学良都坐在看台上,东北军各军师以上军官也从各驻地赶来。

军师长们都认识赵新华,纷纷过来打招呼。有的说:“新华,好样的。”有的说:“使出真本事来,给咱东北军争气。”工兵司令杜维刚还给赵新华点了一支烟。不一会儿,张学良走过来说:“赵新华,你去试试,看看有啥不合适的没有。”这时,“盖西北”已经被马匹管理所的人牵来了,鞍子、马鞭都准备好了。赵新华走过去看了看,觉得镫皮有点短,就对张学良说了。张学良马上打发人,坐他的汽车回公馆把他自己用的鞍子取来。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各军师长都骑上马,随赵新华试骑,想亲眼见见这“盖西北”能跑多快。赵新华说:“请长官们先上马吧,我后撵。”张学良说:“也好。”便命令军师长策马先行。

一行马刚一离开教场,“盖西北”就着急了,瞪着两只大眼睛,前蹄直刨地。马匹管理所的两个人,一人拉马,一人拽镫。赵新华一手抓住缰绳和马鬃,另一只手抓住鞍子,左脚一蹬,还没坐上去,这马就如风一样窜出去了。结果,赵新华一屁股坐到了鞍子后边。他一心慌,赶忙搬住鞍轿子,一挺身骑到了鞍座上。这时,“盖西北”已经像飞一样跑了起来。赵新华往地下一看,大地就像河水一样往后淌,两边的大树像往后倒一样,耳边风声呼呼作响,头有些晕。他赶忙往前看,这才好一些。只见这马跑起来,两只前蹄都超过了耳朵梢,刚跑出不到一里地,赵新华的帽子就让风给刮掉了。

先出发的那些军师长们,不长时间,就一个个的都被甩到了后边。跑了一会,赵新华觉得这马快是快,但没啥怪毛病,骑着感觉很稳,他的心才逐渐地安定下来。

跑了四五十里后,应该说试骑已经成功了,但另一个问题出现了。一般的马,疾跑这么长的路,脚步都会慢下来,需要喘息一阵才能继续跑。可“盖西北”好像一点儿也不累,丝毫不减速,越跑越有劲。不论赵新华怎么勒缰绳,怎么吆喝,就是不停,一个劲地疯跑。

赵新华心有些慌,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不少人出事就出在下马上。下不好,摘不开马镫,就有被拖死的危险。赵新华开始使劲勒嚼子,可任他怎么使劲,“盖西北”也不减速。他又试着松嚼子,还是不起作用,照样疯跑。赵新华心里掠过一阵恐惧,要是一直这样跑,你纵有再大的本事也难顺顺当当地落地。而且落地后还不能撒手,要是让这宝贝马跑了,那可是掉脑袋的事。赵新华急得满身是汗,束手无策。只好让“盖西北”任着性子跑。他寻思,它总有跑累的时候吧,等它累了也许就有机会了。

又跑了几十里,那马还是毫不减速。赵新华突然发现前面出现了一个镇子,街上人不少,正是逢集的日子。赵新华一看不好,就在马上大喊:“快闪开,马毛了!”街上的人纷纷躲避,“盖西北”如一阵狂风巻过镇子,幸亏赵新华喊得及时,才没撞着人。

赵新华一看再跑下去容易出事,就决定冒险下马。他把马缰绳在胳膊上缠了一圈,心想,万一没站住,摔倒了,只要拉住马缰绳,就拖不死,总之不能让马跑了。就在赵新华准备拼死下马时,奇怪的事发生了,他刚把右脚从外镫里摘出来,那马就像得到了指令一样,突然在疾跑中放慢了脚步。赵新华右脚刚跨过马背,它就稳稳地站住了。就这样,赵新华一点没费劲就下马了。

试骑成功了!赵新华高兴万分。下马一打听。刚过的那个镇子叫草滩镇,离西安八十里地。过了两袋烟的工夫,那些军师长们才陆续赶到。大伙下了马,围着“盖西北”赞不绝口,都说这匹马世上罕见。有的冲赵新华竖起大拇指,说:“新华,好样的,真给咱东北爷们争气。 ”

通过这次试骑,赵新华发现这马有一个怪脾气,就是在它前边不能有马。只要前边有马,它就非超过去不可。后来又发现,即使在遛马时,别的马也不能在它前边。前边一有马它就争着往前跑,直到把前边的马超过去为止。

马鸿逵送马来时,还带来一个马夫。赵新华问马夫,“盖西北”为啥跑这么快?马夫说,这匹马经过特殊训练。小时候训练它,在它的四个蹄子上都绑了沙袋,最多时绑过四斤重的沙袋。所以,它挂的掌也和别的马不一样,它的马掌有正常马掌的三个厚。马夫说,不重点它就跑不稳。

试骑成功后,张学良让赵新华要把“盖西北”驯得别人也能骑。赵新华知道,张学良也爱骑马,也盼着能骑着“盖西北”驰骋天下。所以,那段日子,赵新华天天早上骑着“盖西北”去武家坡,就是古时候王宝训所住寒窑附近的武家坡。大约一个月后,“盖西北”彻底被赵新华驯服了。某一天,张学良去王曲镇军官训练团,就是骑“盖西北”去的,回来后,赞不绝口,连称:“好马,好马。”

1936年12月,蒋介石来西安,听说张学良得一匹好马,很感兴趣。非要亲眼见一见“盖西北”的速度不可。于是,张学良搞了个马和火车赛跑。赛程二百里,路线是从西安到华山附近的华阴站。蒋介石与张学良从西安乘火车,张学良的副官刘海山骑“盖西北”。火车开动以后,刘海山骑马开跑。赛跑结果,“盖西北”比火车先到华阴站。

赵新华驯服“盖西北”,为落难之中的东北军争了气,一同乡写了两句打油诗,送给赵新华,诗曰:日行八百我在上,敢问谁是“盖西北”?

三、“老八点”的故事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盖西北”成为于学忠的了,赵新华解放后回到东北,听说了一点“老八点”和他的马的事情。

原来“老八点”那次被抓,并不是被东北军骑兵第三旅围剿时抓获的,张学良当时已经想提高东北军的实力,知道骑兵打现代战争还是吃亏,于是采购了德国的坦克,还搞起空军,他的强军举动和搞的阅兵引起关东军的警惕,日本人决定在东北军羽翼丰满之前动手。

“老八点”当时发现自己的几个拜把兄弟在和日本人秘密接触,似乎日本人要有什么动作。他知道只靠自己,是很难把队伍从拜把兄弟那拉出去的,尤其日本人做了不少许诺,把那些家伙的胃口吊了起来。祖籍山东的“闯二代”“老八点”故意到第三旅营区附近,假装要偷走马倌放养的军马,实际上他的四百里好马要真跑起来,没有军马能追上,为了被“抓住”,他带的几个手下恰好是不怎么会骑马的,军马性子烈,很快就把那几个手下摔得七荤八素的,于是他只好对逃跑途中一个屯子里的熟人托付了自己的好马,徒步带民夫抬伤了的手下进山,很快就被第三旅的追兵给围了。

“老八点”在牢里首先就往外打听自己马的下落,听说自己的马被赵新华好好地养着,好马配好鞍,也需要个好马倌,知道马不会出问题,就计划起要办的大事。在牢里被单独关押时,一个劲地要求见旅长。

旅长觉得很奇怪,自己和土匪素来没交情,这“老八点”为什么要自投罗网还要见我?于是也摸黑穿便装进了关押他的单间。搞得不像是审问而是朋友找门子探监来了。

“老八点”马上把关东军特务进山找土匪的事报告了,说得不由人不信。旅长是个军人,自然知道日本人的手段,他说:“日本人以前打老毛子的时候,就借用了东北的土匪,要黄金给黄金,拿枪换情报,甚至派人参加胡子的队伍去控制,现在要搞什么动作?不是你老八点想当老大,要借东北军的骑兵消灭几个拜把兄弟吧?”

“老八点”扒衣露出身上东洋刀的刀疤,对旅长说“:日本人在皇姑屯炸了老帅那天,我们就和他们不共戴天,现在少帅易帜,又整飞机又办坦克,日本人不会坐等太久,如果日本真再打我们,我绝对枪口对外,要发财,也不在国难当头时发,谁没良心去捅自己兄弟?大敌当前,我就怕一些不争气的家伙发国难财。如果让他们帮日本人祸害中国军民,不如先下手收拾掉!”

旅长见他果然是条好汉,老帅当年就是一个医马兽医的出生,给马匪治马开始结交江湖朋友的,也素闻他的四百里好马的名气,骑兵都有爱马的情节,说起马,两人更加兴味相投,甚至在牢房里喝起酒来。旅长提出和他换吗,“老八点”坚决不同意:“旅长,我不像你,有家有妻有孩子,这马早就是我的家人了,给啥都不能换。”

东北军和日本驻军多年来明争暗斗,也杀过卖国的土匪和特务,因此按照“老八点”的计谋,旅长当即决定突袭被日本人拉拢过的山头。

突袭前,旅长先释放“老八点”,搞得像是有人送了金条走了关系。

他并没有马上去找赵新华要回自己的马,而是很快进山,企图拉拢他的日本特务和几个拜把兄弟杀羊宰牛请客为他洗晦气。实际他一路按照和旅长约定好的信号留了路线标记。

日本特务见他这次被捕,以为是挑拨他和东北军骑兵三旅的好机会,许以金条,要给他个名头,让他召集更多的人马,以便有事时能配合日军维持地方。

“老八点”不阴不阳地应和着,只顾灌酒压惊,醉了就睡。拜把兄弟见他一没带马,二没带枪,钻被窝还脱得赤条条的,就都放心让他睡去。

深夜,骑兵三旅的一只小部队按照他的线路标记悄悄摸进匪窝,不鸣枪,一概用刀,从外边的哨位一直摸进酒宴的大厅。“老八点”在几个铁杆子弟的保护下安全撤下了山。

土匪们被肃清,日本特务也被抓获,但骑兵三旅没有张扬,只悄悄奖励了“老八点”一批德国枪,这样,“老八点”找赵新华要马的时候,就有了他给赵新华的两支德国造手枪。

转眼到了“九一八”,日本人还是偷袭了沈阳的北大营和长春的南大营,被日本人拉拢的其他散匪对打散的东北军多次拦截袭击,好在只能小股骚扰,“老八点”配合骑兵三旅后撤的,送旅长到了山海关,自己却和四百里好马折回了。

后来东北有个传说是日本关东军的头相中了“老八点”的四百里宝马,利用伪装成抗联的讨伐队袭击了想加入抗联的“老八点”的据点,被活捉的宝马到了日本军营里,拒绝发情日本母马配种的诱惑,拒绝任何日本人骑它,最后不吃不喝绝食而亡,日本人假惺惺地为马修建了坟墓,木牌子写上“支那宝马冢”。

“老八点”带人袭击日本军营,平了马坟,硬是把马骨头带走,古有帝王千金买马骨,今有抗日好汉迁马坟,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把宝马埋葬在中国人坚持抗战的长白山秘密营地。他本人没有再选马,因为四百里的死,让他伤透了心。

在赵新华眼里,这匹无名的四百里比有名的“盖西北”更代表中国马的筋骨和精神,呼啸林海雪原的宝马,和所有坚持东北14年抗战的好汉一样,值得进入百姓的故事,被传说!因为老百姓的口碑才是宝马最好的纪念。

【作者简介】封宇平,1971年5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汉族。1990年参加革命工作,共产党员,纪录片导演,影视策划人。

2011年6月从湖南调动到吉林,2014年10月回湖南,现就职于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湖南邵阳石油分公司新宁县公司,有丰富的企业媒体编辑(编辑企业内部报刊10年)和财经新闻报道、新闻选题策划及评论经验。能负责汽车和能源方面的财经新闻采访。 长期供稿《中国石化报》,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发表过文章。

199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文学》电影编剧函授毕业

1993年因接受湖南电视台采访,用电视专题片接触当时的电视业

1995年读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北京化工大学工程监理专业毕业

1997-2005《故事会》发表20多故事作品,收录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99篇故事》等书

1999年策划湖南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午间新闻》>之《邦貽茶坊》,参与湖南电视台改制改革的探索,做节目策划

2000年策划湖南电视台新闻时评节目《今日谈》陆续播出3年,司马南等新闻评论员就出自这个节目

为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对话》《讲述》等栏目做选题策划

2004年参与《让世界了解你》>工作实习,中央电视台《讲述》节目评议员;策划湖南卫视《真情》等节目、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特别节目

2007年采访拍摄抗战纪录片,部分素材和前期采访编辑入崔永元口述历史《我的抗战》

为湖南电视台采访抗战老兵20集抗战纪录片策划 ,制作《故事湖南》节目,采访过曾国藩后代家属

在湖南地方电视台做喜剧栏目剧,做纪录片

编辑出版《中国知青纪念文集》第一卷,马上出第二卷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