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是这样写信的: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大凡古人尺牍,或叙离别之情,或询家人之安,或与同好畅述人生,或与友人切磋文艺,言之所吐,一往而情深,施于尺素,虽不计工拙,而随手挥洒之际,真意流露,若此尺牍出于名人书家之手,则更是弥足珍贵,于是世人竟相珍藏,每得名家尺牍,视若拱璧,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今天,但遗憾的是随着书写工具的改革、信息的流通和电脑的发明,用毛笔书写尺牍的文化现象日趋消退,而历代名人尺牍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特殊的书写格式不但受到书家的青睐,同时亦受到收藏家和鉴赏者喜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并列唐宋八大家。书法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极具个性意趣的风格。东坡生性豁达豪放,情感细腻,能唱大江东去,也吟共婵娟,反映在艺术上,诗文风格多变,气势恢宏又文辞瑰丽;书法丰润秀逸趣味横生,左顾右盼神采飞扬,满纸都是浓浓书卷意,非极大才气不可为之。
苏轼《致季常尺牍》,又名《一夜帖》,行书,30.3 X 4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致季常尺牍》,又名《一夜帖》,是苏轼谪居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写给朋友陈季常的信札。陈季常是苏轼老长官陈希亮的儿子,喜谈佛法,晚年隐居在黄州、光州之间,因为与当时谪居在黄州的苏轼时有往来,便成了好友。在这封信札中,苏轼托陈季常向王君转达:王君所索取的黄居寀画龙已暂借给曹光州,一旦曹光州还画以后,他便马上还给王君。
这幅作品质朴敦厚,用笔凝重,笔画丰腴多肉,且结字偏斜,前半段的情感平和,逐渐趋於起伏,所以全作字形大小、笔画粗细、字体型态等也随之改变,相当具有变化的趣味。苏轼一生宦海浮沉,谪居于黄州的期间,正是他艺术创作的顶峰时期,这幅作品即是他在这段时间所作的行书精品之一,作品遒劲茂丽,肥不露肉,神采动人。
原文:
一夜寻黄居寀龙不获。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搨。更须一两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细说与。纔取得。即纳去也。却寄团茶一饼与之。旌其好事也。軾白。季常。廿三日。
苏轼《治平帖》卷,宋,苏轼书,纸本,行书,纵29.2cm,横45.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应师仍在思蒙住院,如何?略望示及。石头桥、堋头两处坟茔,必烦照管。程六小心否,惟频与提举是要。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相见未间,惟保爱之,不宣。轼手启上。治平史院主、徐大师二大士侍者。八月十八日。
《治平帖》是苏轼书写的信札,内容主要是委托乡僧照管坟茔之事。根据帖后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人之跋可知,此帖当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时年约30余岁。该帖笔法精细,字体遒媚,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正如赵孟頫所称“字划风流韵胜”,并誉之为“世间墨宝”。本卷引首有明人所画苏轼像及释东皋妙声所书《东坡先生像赞》。鉴藏印有“商丘宋荦审定真迹”、“吴江张荃德载图书”二方。
《平生壮观》卷二、《装余偶记》卷二、《盛京书画录》第二册著录。
苏轼《渡海帖》,行书,元丰三年(1100),纸本,28.6X40.2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符三年(1100),苏轼被诏徙廉州(今广西合浦),路过澄迈(今海南澄迈)时未遇赵梦得,便留下此札。为其晚年书迹之代表,如同东坡自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全作信笔写来,浑然天成。此札用笔劲利,结体斜向右上,时人认为颇有李邕(北海)之风,如黄庭坚语:“沉著痛快,乃似李北海。”
释文:轼将渡海。宿澄迈。承令子见访。知从者未归。又云。恐已到桂府。若果尒。庶几得於海康相遇。不尒。则未知后会之期也。区区无他祷。惟晚景宜倍万自爱耳。忽忽留此帋。令子处更不重封。不罪不罪。轼顿首。梦得秘校阁下。六月十三日。
苏轼《东武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书于元佑四年(1089)。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五行,计四十七字。28.7厘米×66.1厘米。
东武,即宋时密州,又曰诸城。《古今地名大辞典》:“漠置。隋始改曰诸城。”
《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二九:元佑四年六月丁未(初八日)纪事:“王巩知密州”。时东坡正在二次赴杭途中。是年三月,东坡除龙图合学士充“两浙西路兵马钤辖知杭州军州事”四月出京,五月至南都,六月渡江入浙西境,七月到杭州任。此帖称“东武小邦,不烦牛刀”云云,想是致东武(密州)守王巩之信。还云:“虽隔数政,犹望掩恶耳。”这应该是提起熙宁末东坡曾知密州事的谦词。“真州”即仪真,元丰八年,东坡曾在此谋划买田卜居。帖所谓“真州房缗”,似指此等事。固此帖定在元佑四年东坡守杭时较宜。此帖可能是同一信的增页,故无上款。
释文:东武小邦 不烦牛刀 责无可以上助万一者 非不尽也 虽隔数政 犹望掩恶耳 真州房缗 已令子由面白 悚息悚息 轼又上
苏轼《春中帖》 约1092年(元祐七年)
苏轼《归安丘园帖 》,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覆盆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覆盆子甚烦采寄 感怍之至 令子一相访 值出未见 当令人呼见之也 季常先生一书 并信物一小角 请送达 轼白
苏轼《尊丈帖》 约书于1093年(元祐八年)
释文:尊丈不及作书 近以中妇丧亡 公私纷冗 殊无聊也 且为达此恳 轼又白
苏轼 《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纸本 纵27厘米 横9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现存墨迹已阙文章篇首部分。
《答谢民师书》 苏轼原文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轼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馀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是苏轼在北宋元符三年(1100)时所书,亦即他去世前一年由儋州(海南岛)遇赦北上时途径广东清远峡山寺时,写给他友人谢民师的一件书扎,内容是答复谢民师关于写作上提出的问题,表述了他对文章写作的一些见解。此文与南宋郎哗注《经进东坡元集事略》中所载原文对照,前段共脱佚一百四十八字,现帖上起首处“轼启是文之意疑若”八字并非原文所有,而帖末“轼顿首并拜民师帐句推官阁下十一月五日”文集中亦末见,帖后题跋部分有明代著名书家娄 坚仿苏轼书体补写的一段阙文,另有陈继儒等人题跋。此帖为纸本,纵二七厘米,横九六点五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细玩此帖,书 与文交相辉映,通篇一气贯注,有不可止遏之势。俞和曾评其书谓:“东坡先生在当时诸公间第一品人也,余每于人家见尺牍片纸,未尝不爱赏,得其遗迹犹可想其风度,况笔精墨妙耶。”亦正如娄坚在卷后跋云:“坡公书肉丰而骨劲,态浓而意淡,藏巧於拙,特为淳古”。无疑此件尺牍当为苏轼生平中的精品,
苏轼《邂逅帖》,又称《江上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令 子 帖》 约书于1094年(绍 圣 元 年)
释文:令 子 所 示专在意来日相 见即达之 但未必有益也 辄送十缗 省 为一 莫之用 患 难流落中 深 愧不能 展 毫末 也 不罪 不罪 轼 手 启
苏轼 《次辩才韵诗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宝月帖》 书于1065年(治平二年) 行书,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曾编人《苏氏一门十一帖》。此帖四行,四十二字。每字各具姿态,皆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灵变无常,神采飞扬。行间气脉贯串,全幅气韵生动。笔法精严,但不拘束;姿态妍美,但不做作;一切自在有法、无法之间。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释文:大人令致恳 为催了礼书 事冗 未及上问 昨日得宝月书 书背承批问也 令子监簿必安胜 未及修染 轼顿首
苏轼《获见帖 》,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
苏轼《新岁展庆帖》 书于1081年(元丰四年)纸本,行书,前帖纵30.2cm,横48.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新岁展庆帖》与《人来得书帖》二帖合装为一卷。卷后有董其昌跋。鉴藏印有“御府书印”、“御府宝绘”、项元汴诸印、安岐诸印等。
此二帖均是苏轼写给陈慥(季常)的书札,《新岁展庆帖》是相约陈慥与公择(李常)同于上元时在黄州相会之事;《人来得书帖》是为陈慥的哥哥伯诚之死而慰问陈慥所作。
《东坡集》卷五十《岐亭五首序》中记载了苏轼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五月贬谪黄州时与陈慥相见之事。并有“明年复往见之,……凡余在黄四年,三往见季常,而季常七来见余……”在《东坡集》中共有苏轼写给陈慥的十六封书札,“俱在黄州时作”。《新岁展庆帖》中所写时间(上元)与《岐亭五首序》中所记“明年复往见之”的时间与事由一致,而宋傅藻《东坡记年表》中记载,东坡于“元丰四年辛酉在黄州,正月二十日往岐亭”。由以上记载可推知,该《新岁展庆帖》应作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春季,苏轼时年44岁。该帖在徐邦达先生的《古书画过眼要录》中有详细的考证。
苏轼在黄州时与陈慥书信往来频繁,在与他人之信中亦常提及陈慥,可知二人友谊深厚。
《新岁展庆》、《人来得书》二帖下笔自然流畅,劲媚秀逸,笔笔交代分明,精心用意。虽为书札,却写得非常精致,字的入笔、收笔、牵连交代分明,是苏轼由早年书步入中年书的佳作。
《墨缘汇观》、《大观录》著录。
释文:
轼启: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数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择书,过上元乃行,计月末间到此,公亦以此时来,如何?窃计上元起造,尚未毕工。轼亦自不出,无缘奉陪夜游也。沙枋画笼,旦夕附陈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铸铜匠,欲借所收建州木(此字旁注)茶臼子并椎,试令依样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或令看过,因往彼买一副也。乞蹔付去人,专爱护便纳上。余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谨,轼再拜。季常先生文阁下。正月二日。 另纸行书:子由亦曾言(此字旁注),方子明者,他亦不甚怪也。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未及奉慰疏,且告伸意,伸意。柳丈昨得书,人还即奉谢次。知壁画已坏了,不须怏怅。但顿着润笔新屋下,不愁无好画也。
苏轼《人来得书帖》北宋苏轼书。纸本,纵29.5厘米,横45.1厘米。正文行书十六行,共192字,款署“轼再拜”,但未署发信年月。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人来得书帖》是在季常之兄伯诚死后苏轼写给季常的慰问信,故有'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之句。帖上钤有“吴土谔”、“御府宝绘、“仪周赏”等。帖后有董其昌跋:“东坡真迹,余所见无虑数十卷,皆宋人双勾廓填。坡书本浓,既经填墨,盖不免墨猪之论,唯此二帖(新岁、人来)则杜老所谓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也。”
此帖曾经明项元汴,清安岐等递藏,后入清内府。安岐将此帖与《岁新展庆帖》合成一帖,并称坡公杰作。《人来得书帖》凝重,笔法流畅,为书牍杰作。
释文:
轼启:人来得书。不意伯诚遽至于此,爱愕不已。宏才令德,百未一报,而止于是耶。季常笃于兄弟,而于伯诚尤相知照。想闻之无复生意,若不上念门户付嘱之重,下思三子皆不成立,任情所至,不自知返,则朋友之忧盖未可量。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以就远业。轼蒙交照之厚,故吐不讳之言,必深察也。本欲便往面慰,又恐悲哀中反更挠乱,进退不惶,惟万万宽怀,毋忽鄙言也。不一一。轼再拜。
另纸行书:知廿九日举挂,不能一哭其灵,愧负千万,千万。洒一担,告为一酹之。苦痛,苦痛。
苏轼《北游帖》
苏轼《廷平郭君帖》 书于1071年(熙宁四年)
苏轼《廷平郭君帖》 书于1071年(熙宁四年) 行书,
释文:轼启 辱教 具审孝履支持 承来日遂行 适请数客 未得走别 来晨如不甚早发 当诣见次 梅君书写未及 非久差人去也 李六丈近遣人赉书去 且为致恳 酒两壶 以饮从者而已 不宣 轼再拜 至孝廷平郭君 三日
苏轼《京酒帖》 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 行书
释文:京酒一壶送上 孟坚近晚 必更佳 轼上道源兄 十四日
苏轼《职事帖》 书于1083年(元丰六年)
苏轼《阳羡帖》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苏轼《久留帖》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苏轼《屏事帖》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释文:
宣猷丈丈计已屏事斋居 未敢上状 至常乃附区区 轼惶恐
苏轼《归园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