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许世友迎接新政委,见面愣住了:这不是我当年的勤务兵吗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近代革命史上,最为艰难的也就是红军时期的万里长征。在这两万多里的行征路上,不知留下多少红军将士的英躯。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险阻等待着他们,他们定会拼尽全力去闯荡前行,心中伟大的信念会战胜所有的一切。
正是在这艰难无比、困难重重的革命环境中,磨练出一位位有着钢铁意志的优秀红军将领。就如当年红四方面军在夹金山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主席听闻时任红9军的军政委只有21岁,不仅感叹道:“一方面军的干部们也都很年轻,但还没有像你这样如此年轻的军政委啊”。
这位被主席连声称赞的年轻军政委就是陈海松。
湖北大悟县,中国著名的将军县,而这里就是陈海松的家乡。1914年,陈海松生于李陈洼村,在当时这个贫穷的小村庄还属于河南省的罗山县。
这里位于大别山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代以务农为生,四周群山环绕,特殊的地理环境阻碍了村民与外界的交流,但也正因为此,这里成为全国最早接受革命洗礼的地区之一。
1927年11月爆发的黄麻起义,对周边百姓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起义的枪声惊醒了世代贫穷的农民,越燃越旺的革命烈火让他们认识到,要改变自己的贫穷现状只有靠自己,贫困农民朋友们团结起来,就可以战胜一切欺压他们的恶势力。
陈海松十几岁时,就参加了儿童团,后来还当上了儿童团的大队长。革命组织里除了儿童团,还有农民协会、赤卫队等,看着那些大人们忙忙碌碌,陈海松也想像他们一样扛起钢枪干大事。
陈海松两岁丧母,从小由婶娘抚养长大。婶娘知道他的心思,怕他真参了军,恐怕就回不来了。就与叔叔和陈海松的父亲一起商量,想给16岁的陈海松寻门亲事,娃娃一结婚就可以拴住他的心。
但婚事还没有个头绪,陈海松就趁着外出务农的机会,跑了出去,跟着一支路过的红军队伍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刚参军的陈海松成了营长余天云的勤务兵,后来团长许世友看这个小战士不错,就把他调到身边当勤务兵。相处一段时间后,许世友觉得陈海松虽然年龄小,但为人干练成熟,还很机灵,就把他调到交通队当通讯员锻炼一下,以后有机会提拔提拔。
陈海松既勤快又聪明,干什么都是一把好手。参军一年入了党,后来当上了团里的宣传队长,待到1933年初,陈海松从特务连的指导员调到机枪连任指导员。
陈海松当过宣传队长,搞政工很有经验,而且他的记忆能力超强。进入机枪连没几天,几乎每一位战士他都能叫上名来。开会或上政治课时,陈海松侃侃而谈,将革命道理与实例相结合,战士们听得懂也喜欢听,虽然很多战士年龄比指导员大,但大家都挺敬服陈海松的。
红军中军事干部不缺,但政治干部不多,能力出众的陈海松很快提升为36团政委。这时肃反开始了,团政治部主任被抓后,陈海松也受到牵连被捕。
团长余天云可是太了解这位搭档了,怎么也不相信陈海松是“改组派”,就去找师长何畏,最后由何畏向徐向前反映,最后在徐向前的干涉下才把陈海松放了出来,虽说恢复自由了,但是党籍和军职都没有了,陈海松又成了余天云的勤务兵了。
如此优秀的军政干部,是不会被埋没的。一个月后反“三路围攻”开始了,一次战斗中,陈海松临时任命为副营长,他以两个连的兵力抗击敌军五个团的进攻,激战三昼夜都没有丢失阵地。此战后,他又连番打了好几个漂亮仗,战役结束后,战功赫赫的陈海松官复原职,连党籍也恢复了。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旺苍县召开了会议,会议中不好表现出色的军事人才被提拔,其中就有19岁的陈海松,他被任命为红25师师政委,值得一提的是师长就是他的老上级许世友。
当时许世友听说新政委就要来驻地了,亲自出去迎接,他刚听到政委的名字就觉得很熟悉,见面之后,没想到还真是他当年的那个勤务兵。他给这位新搭档一个拥抱,拍了拍陈海松的肩膀说:“海松啊,当年我觉得你是个人才,只是你这升官的速度也太快了吧,以后不会成了我的上级吧”。
许世友当时只是玩笑话,却没想到成了真。
1934年底,屡建军功的陈海松被任命为红九军政委,此时许世友是副军长,他比许世友高了半级,还真成了他的上级。
红军队伍中,能文能武的高级指战员可是不少,不过像陈海松如此年轻的却是不多。陈政委年轻有为,且为人成熟稳重,而且身居高位的他对待普通战士也很和蔼、平易近人。
行军途中部队休整时,他经常四处看看,去连队与战士们谈生活、谈工作,与大家打成一片,与大家谈话时有说有笑,所以大家都将心里所想所说给陈军政委,这样一来陈海松也可以了解部队的各种情况,更好的做好政治工作。
可惜如此优秀的一位领导者,却没有看到革命胜利那一天。
红四方面军胜利抵达陕北后,红九军参加了西路军。这支没有后援补给的队伍孤军深入,在马家军的疯狂进攻下损失惨重,到了1937年初,西路军也仅剩下3000余人,其中还有不少伤病员。
3月12日,红九军在梨园口展开激战,掩护西路军总部以及兄弟部队撤退,在成功完成掩护任务后,弹尽粮绝的红九军陷入敌军重重包围中。
从凌晨时分一直坚持到上午十时,仍保持战斗力的战士所剩无几,就在这时冒险查看敌情的陈海松被敌人一排机枪子弹击中,倒在血泊中,英雄牺牲时只有23岁。政委牺牲了,剩下的所有战士与敌人拼到最后,全军只有一个负伤的战士脱离险境,将红9军的情况以及陈军政委牺牲的消息报告给组织。
结语
革命历程困难重重,没有人知道走上这条路前方将会遇到什么,但他们只记得自己的初衷,以及革命理念,为了心中那宏伟大志,他们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最为宝贵的生命。
作为红四方面军高级指战员中的佼佼者,陈海松的过早牺牲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英雄虽然早逝,但他宏伟的一生、辉煌的战绩世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