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红楼梦》的探佚学有很强的娱乐性。要小心谨慎,理性对待。

传播红楼梦文化,探究石头记谜团。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

1)

大家好,这是第100期《红楼梦真探》。说到《红楼梦》的探佚学,不得不提一本书。

《石头记探佚》写于1980年,是红学史上“第一部探佚学专著”,作者是梁归智,梁归智先生已于2019年去世,享年70岁。这本书后来经过修订,改名叫《红楼梦探佚》。

注意一点,这里说的是探佚学专著,专著,就是这本书是专门探讨探佚学的。

周汝昌先生在1981年为这本书作序,首次提出“探佚学”这一名目。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周汝昌先生提出了他认为的红学的四大分支:曹学,脂学,版本学,探佚学。

其中我认为可以把《红楼梦》小说的评论内容放入到版本学中,因为《红楼梦》不同的版本对应了不同的文字,从而进行不同的评论分析。

2)

在这四大分支中,探佚学的内容似乎是不需要什么门槛的,或者说门槛最低的。想要讨论红学其他的三个分支,都是需要比较高的门槛的。比如你要讨论曹学,至少你要看一些专业的学术的考证曹学的文章。

你要讨论脂学,脂砚斋的学问,你至少要看石头记抄本上的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语。

你要讨论版本学,这个就更复杂了,《红楼梦》的版本众多,每一种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研究。

所以看下来,讨论《红楼梦》的探佚学,似乎是最不需要门槛的,是最轻松的一种,是最通俗的一种。你只需要看《红楼梦》前80回的小说正文,就可以讨论探佚学了。

3)

回归本集的标题,《红楼梦》的探佚学有很强的娱乐性,其实要表达的意思是,探佚学很容易被带入到有很强娱乐性、刺激性的内容的地步,所以要引起各位朋友、各位同学的注意。

而如果大家想要认真研究,想要学术研究就要小心谨慎,理性对待。如果只是想泛泛的谈一些内容,那么可以自行其是。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红楼梦》80回后的内容能不能探佚?能不能探佚?

这个问题是探佚的第1步,其实很重要,但是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或者说都谈不上重视,而是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这个问题如果展开讲会非常的理论,非常的枯燥,我们这里只是提出来,各位朋友可以先想一想。

《红楼梦》到底有多少回?大体上有3种说法,100回,110回,120回。我们这里姑且认为是110回,也就是说需要探佚的内容是后30回。

对于探佚学的看法,至少有这么两种,一种是能探佚出来一点是一点,这是一种。

还有一种就是,能探佚出来后30回的50%以上,这个才是真正的探佚,才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关于探佚的内容,很难数据化,很难数位化,我们这里为了更好的表达,用百分比作为例子。比如后30回的小说原文是100%。

4)

那么,第二个问题,即使是探佚出了完整的后30回的故事梗概,能占百分之多少呢?

我认为即使是完整的后30回的故事梗概,也不会超过50%,也只能占40%。

因为《红楼梦》小说当中有大量的生动的细节,有血有肉,而不仅仅是有骨干。

不仅仅是《红楼梦》,凡是优秀的小说都有大量的生动的细节。比如说我们知道了小说《围城》的故事梗概,那么这个梗概距离原著《围城》有多远的距离呢?

比如说我们知道了《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梗概,那么是否就能写出原著《安娜卡列尼娜》呢?

某个作者即使知道了小说的故事梗概,那么他需要投入多么大的精力、克服多么大的困难,才能写出像《围城》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样优秀的小说呢?

5)

那么第3个问题,我们现在能探佚出的故事梗概,占完整的后30回的故事梗概的百分之多少呢?

我觉得一半都不到,我们退一步说,往最多了算50%。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个百分比很低,但是如果你仔细的想一想这个问题,就会认为这个数据已经不低了。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能探佚出的故事梗概,最多只占完整的后30回的故事梗概的50%,而完整的后30回的故事梗概,最多只占后30回的小说原文的40%。

进而推出,我们现在能探佚出的故事梗概,最多只占后30回的小说原文的20%。

还有80%的内容是一片空白。这就为探佚学或者说探佚内容的娱乐性、刺激性,提供了土壤,留有了空间。

所以各位朋友、各位同学,对待《红楼梦》的探佚学,就是猜测80回后的内容,如果是认真研究、学术研究是需要小心谨慎的,需要理性对待的。

而需要避免过度的娱乐性、刺激性、猎奇性。

祝平安、健康。喜欢请分享。

希望大家支持。欢迎留言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