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世纪寒潮”来袭,随着冷空气呼啸而过,北方冰天雪地,南方阴风冷雨,大江南北,全副“捂”装。
是你
是你
还是你
早在1月6日,北京更是出现了-19.6°C的低温,创下1966年以来的气温新低。
“哆嗦”之余,人们不禁调侃:冰冻三尺,也只需一日之寒了!
现代人在强势寒潮面前尚且冻哭、冻僵、冻到“开裂”,在寒冷期更长、平均气温更低的古代,除了靠一身正气,人们还有哪些御寒的智慧呢?
且看古人如何开启全方位御寒模式……
早在秦汉时,就有了可以人为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时称“温调房”。东汉张衡《西京赋》中有“朝堂承东,温调延北”的记载,其中“温调”指的就是这种房间。“温调房”内设施如何、热源是何物,目前难以考证,但有一种保温材料的使用是确切可知的,那便是——花椒。食用花椒有助于御寒,在古代,人们还将花椒捣碎和泥,涂在墙壁上,即可保温,又芳香四溢。《汉宫仪》上记载:“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这一保温方法为后世效仿。从《世说新语》中西晋全国首富石崇“以椒为泥涂室”,到晚唐诗人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中的“椒缀新香和壁泥”,再到宋代王珪《宫词》中“香壁红泥透蜀椒”……可见椒房在古代富贵人家中盛极一时。除椒房外,秦汉时的宫廷中还有另一种取暖装置:空心火墙。空心火墙又称夹墙,内部中空,热烟气在墙内均匀流动,蓄热时间长,使整间屋子温度上升。这种取暖方式被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了现今仍然常见的火炕。紫禁城中也设有暖阁,建筑师们根据火炕的原理,在室内陆面之下事先用砖石砌好循环的烟道,用烧火所产生的热气来烘暖地面。热气由下向上徐徐上升,产生热循环,使室内温度上升。室内取暖有妙法,但也不能总是宅在家里;踏雪寻梅,为了不冻伤自己,还是带上手炉为妙。手炉,古代冬季暖手器具,几案上的常备物件。宫廷使用多为铜制,内置炭火,热量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进行缓慢传导,外壳温暖不烫手。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
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
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漫漫冬夜,最让人夜不能寐的,或许不是时事之忧,不是透骨之思,而是冰冷的脚丫!汤婆又称足炉、脚婆、锡夫人,比手炉大一些,是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入热水,放入被窝,主要用来捂脚。汤婆在宋代已十分流行,发展到今天,就是我们常用的暖水袋。古代没有秋裤,更没有羽绒服,富贵人家穿裘衣、夹袄御寒。在明清时期棉花开始大量种植之前,穷苦百姓则主要以纸衣御寒。纸衣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制纸衣、穿纸衣;唐宋时期,农田以种粮为主,麻的种植相对减少,纸衣更为流行。楮皮纸是缝制纸衣、纸裘的主要原料,其纤维强度高,质地坚韧,厚实不透风,能有效保暖,抵御寒冬。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青铜火锅;从三国到初唐,火锅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不同材质、不同吃法;到了北宋,火锅才真正平民化,成为酒肆饭馆的冬日御寒美味,氤氲的热气也陪伴着中国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据清宫旧制载,每年从旧历十月十五至正月十五的三个月时间里,“每顿饭添锅子”,为的就是能吃上热菜,暖胃御寒。世纪寒潮随风而去,裹紧羽绒服,抱紧暖水袋,奉上这份冬日限定书单,让书香陪你度过漫长冬日。小小书房,隔绝了漫天大雪、寒风呼号,是冬日里一方宁静的所在。“紫禁城悦读”系列丛书之《天子的书房》以图文轻阅读形式,选取明清时期的“宫廷四宝”精品:笔、墨、纸、砚,帮助读者了解它们的来历与特色,一探帝王书房的究竟。清代宫廷氅衣是晚清后妃的便服,也是后妃服饰中花纹装饰最为华丽、工艺最为繁复精致、穿用最为频繁的服饰之一。《故宫经典:清宫后妃氅衣图典》聚焦日趋丰富的装饰图案,解析面料上抑扬顿挫、层次分明的花鸟鱼虫、江山树木,感受一代匠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巧夺天工的技艺。《故宫经典:清宫服饰图典》是2008年“天朝衣冠——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服饰精品展”的随展图书,详细介绍了这些用于祭祀、朝会、节庆、巡行、日常闲居等不同场合的庞大服饰群。在书中,可以看到御寒用途之外,服饰鲜明的礼仪性和装饰性。作者的权威解读与收录的高清图版,满足了读者对藏品的欣赏与了解需求,同时为清代服饰及历史文化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实物资料和信息。从康熙中叶到清末,供职于内务府营造司样式房的雷氏家族凡历八代,统领皇家建筑工程设计事物,为中国六分之一的世界遗产打上“样式雷”的烙印。本期杂志不仅涵盖雷氏家族的介绍、建筑师的巧思,更从图样到建筑的过程,为读者了解紫禁城“最初的模样”提供了一个窗口。冬日宜进补,具体怎么吃?不如翻开这本《皇帝怎么吃》,看看古代帝王的健康饮食秘笈。本书从苏州菜进京讲起,逐一介绍宫墙内最为日常的家国之宴、寻狩野味的田园之享、严格遵守的膳食之道。其内容史料翔实,图片精美,辅以趣味短小的文字解读,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兼备学术与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