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 一一部 外间穴 中间穴
浮间穴.外间穴
关注公众号:董氏奇穴推拿正骨知识网
[董师原文]
部位: 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二分,距第三节横纹六分六。
主治: 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 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二分,距第三节横纹六分六是穴。
手术: 五分针,针二分至二点五分。
注意: 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诠解发挥]
穴名阐释: 本穴亦系从二间而来,大间之后谓之小间。小间之后为浮间,外间为五间穴之最外,故称之外间。
定位及取穴: 浮间、外间两穴均在阴掌(掌心)食指第二节之B线,取穴采用三分点法,下穴为外间,上穴为浮间。
现代解剖:肌肉:有屈指深浅肌腱。血管:在食指桡侧指掌关节前方,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神经: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维杰新用: 前列腺炎。
关注公众号:董氏奇穴推拿正骨知识网
解说及发挥:
1.治疗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系透过肝与大肠通及“手躯顺对”而发挥的。本穴比大间、小间更接近井穴,开窍作用较前两穴为强,故能治尿道炎。
2.治牙痛与胃痛,系透过本经主治及手足阳明通而作用的。治牙痛亦有手躯逆对之意。
中间穴(图1-10)
[董师原文]
部位: 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主治: 心悸、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昏、疝气。
取穴: 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是穴。
手术: 五分针,针深- - 分至二分治心胸头眼病,针二分半治疝气及膝痛。运用:治疝气成方一外间 、大间、小间、中间四穴同时用针为主治疝气之特效针。
注意: 禁忌两手同时取穴。
[诠解发挥]
穴名阐释: 本穴亦系从二间而来,本穴在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故称之 中间。
定位及取穴:中间穴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C线之中点。
现代解剖:肌肉:有屈指深浅肌腱。血管:在食指桡侧指掌关节前方,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神经: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维杰新用:治疗前列腺炎。
按: 以_上诸穴目前用治前列腺炎甚多,较治疝气机会为多。
解说及发挥:
1.上述之大间、小间、外间、浮间、中间等穴均忌双手取穴,一 般而言,单手取穴,以男左女右为准则。治疗疝气以偏坠之对侧为主。
2.上述诸穴为治疝之特效穴。若能配合三棱针在内踝及内踝周围点刺放血,效果更佳。
关注公众号:董氏奇穴推拿正骨知识网
3.依据太极对应针法第四种之“手躯顺对法”之手指与阴部相对,董师以五个“间”穴治疗疝气,具有一定的道理。 此五穴均在食指上,与大肠经有关,透过“肝与大肠通”之理论,治疗疝气当然有效。再从经络循行部位来看:足厥阴肝经“循阴股,人毛中,环阴器,抵少腹”;足厥阴络脉“其别者循经上睾,结于茎”,足厥阴经脉“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因此,肝经与阴器关系非常密切,肝经出现病变也可以影响阴器功能,甚而出现小便失调。(按:肝经之大敦穴为治疗疝气第一特效针)
4.透过“大肠与肝通”及“手躯逆对"能治头晕眼昏。
5.肝经之行间治膝痛特效。“大肠与肝通”,此穴治膝痛亦系与行间相通互应之理。
6. 此穴能治疗“心悸、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昏疝气”, 悉为肝经荥穴行闸穴所能治之。行间穴为荣穴,本穴亦当荥穴位置,透过“大肠与肝通”,可谓有取代作用。
7、本穴再次强调针浅治近,针深治远。针深一二分治头面心胸病,针深二分半治疝气及膝痛。
8. 虽然董老师说治疝气成方:“外间、大间、小间、中间四穴同时用针为主治疝气之特效针”。但余之经验,几个间穴不必全用,可以每次选两三穴并用,临床再以大敦穴或太冲穴配伍牵引,效果尤佳尤速,如此不必在内踝周围点刺刺血亦甚效。
比较:
1.五个“间”穴位在食指阴面,董师以阴面穴治疗肝经病;而指五金、指驷马位于食指的阳面,以阳面治肺经病。此与经络及卦象有关。
2.五个“间”穴位在井荥之间,仍不失开窍去寒之义,然并非井穴,其对应在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