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沟这个地方在几千年前,最开始叫“井子峪”,或者“井峪”。近查历史书籍,明朝戚朝卿所编《邢台县志》方寓地图一节记载,浆水盆地河东村往里位置没有寨沟的名字,而是标注“井峪”二字。小时候听村里老年人不断传说,寨沟村以前不但叫寨沟,还叫“井峪”。为什么会有两个村名呢?那时候起,我就很纳闷。后来才知道,历史变迁,战乱纷争,灾难频仍,都是村落变化的原因。而两个村名共存,总有其历史缘由的。传说“井峪”人是从邢台迁来。而邢台市在古代时,先民从陕西宝鸡迁来,大部分人在今邢台市落户,叫“井方”。后来“井方”长时间演变有了“邢国”,邢候建了“行台”,最后叫成了邢台。其中一部分户在邢台四周辗转迁徙,寻找生存空间,就找到了浆水盆地一带。这部分人原先在陕西宝鸡时的村落叫“井峪”,为了纪念原发地,到邢台浆水这个地方后,仍然把落户的地方叫“井峪”,并且安置定居下来。他们先就地取材,用河滩平整的石条盖房子砌墙,用山上树木作梁、檩、椽、苫,用垴上的黄土作泥糊墙,用山上起下来的红石板盖房顶。房子盖起来后,首先是打井。凿井是他们这个部落的祖传绝技。据说,他们是神农氏后裔,神农氏发明了凿井技术,代代相传,到他们手,这个技术越来越熟练。他们凿井而饮,划土而耕,围栏而畜,有组织头领,有分工协作。经过很长一段开发,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村落。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也不知几经战乱,村子时断时续,虽然又有了“寨沟”地名,但“井峪”的地名一直在延续,没有变。特别是几千年后的宋朝年间,村子十分发达,成为浆水盆地数一数二的富裕村。为了证明这一点,有必要给大家列举以下几个近几年的新发现。记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我村平河滩、拉土垫地,取土的地方就在道北“石墙地”下面的“四亩地”、“五亩地”。把两块地拉走一米深的土,用排子车运到河滩垫地。“农业学大寨”时期,我村修旱地梯田120多亩,在河滩垫滩地50多亩(水浇地),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在拉土垫地时,从四亩地挖出许多古代遗存,有的就像古建筑的根基。其中我亲眼见到的是一百多斤铁钱。钱是圆形的,中间方孔。可惜都已经生锈连在一起,成了一块生铁疙瘩,上面的字迹根本看不清。二队社员用担子挑了满满两大篮送到了二队仓库。后来都觉得毫无用处,就卖给了供销社收购站换了几块钱。当时谁也不懂文物,不知道它的价值,现在想起来,好可惜啊!不过,根据这些铁钱分析,起码应是宋朝时期的遗存。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开始分田到户。三队社员“老伯叔(郑好利)”分得了“下二亩地”那一份田。他在深翻土地时,发现地下有石头被人工砌筑过,就好奇地挖起来。他在上口架了一个三脚架,借来一台潜水泵,用我村逯仁义等几人,下到井里,一筐一筐往外倒土,一连挖了六米深,挖出一口完整的水井。井底三块巨石,一块青石,一块红石,一块火石(石英石),无法移除。有人说底下压着宝贝,但是没有机械,无法再挖,只好作罢。水井呈圆形,片石四周砌筑,十分坚固。从地形上看,在那片十几亩地的地方,背后是山垴,遗址位于山坡阳坡根下,依山傍水,是个不错的风水宝地。到底这里隐藏了多大秘密,谁也说不清。现在每家每户分得了很窄一条土地,都栽上了苹果树,很难进行探测。如果有可能发掘探测,这个地方肯定能找到其它历史遗迹。这个地方,有井,有建筑遗迹,有挖出的铁钱,其规模应该不小。有人推测这里可能做过寺院,也有人推测这是古代“仪狄造酒”的酒作坊,我觉得首先应该和古村“井子峪”挂上钩更为合适。因为古老的“井峪”传说,人们并不知道村址在哪儿。“井峪”很长时间是官方称谓,老辈人的文书上还有“夷仪社”、“井峪村”的书写记录。先有“井子峪”,后有“寨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井子峪”作为一个村落名字,成为寨沟村悠久历史的一个很好见证。希望后代村民一步步发现她,科学考证她,并且尊重她的存在。我忽然想起唐朝诗人崔颢的那句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社会在不断前进,时代在不断变化。过去了的不会再来,但我们要知道其缘由,懂得其得失,明白其道理,才能更好应对未来,战胜困难,前行才有力量。
【作者简介】 王子兴,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寨沟村人。七七届邢师毕业,后在河北教育学院脱产学习二年,大专学历。参加工作后,在浆水中学工作六年,后在冀家村乡工作三十多年,副科级公务员,现已经退休。爱好读书,喜欢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