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235号(原霞飞路巡捕房)

上海法租界巡捕房是上海法租界的警察武装,成立于1857年1943年7月租界交还中国(汪精卫政府)时结束,共存在86年时间。


该建筑位于淮海中路嵩山路口,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715平方米。原为法租界霞飞路巡捕房,为法古典型建筑.


20世纪30年代末霞飞路、葛罗路(今嵩山路)口的法租界霞飞路捕房。

1937年“八一三”后,上海租界成为“孤岛”。市民在霞飞巡捕房领取粮票

1856年6月,法国驻上海代理领事爱棠,法租界在驻上海代理领事爱棠雇佣3名欧洲人在法租界巡逻,次年十一月正式成立巡捕房。1864年,法租界公董局大楼在老北门外公馆马路4号建成,中央捕房迁入其中,俗称大自鸣钟捕房。1918年4月15日,法租界中央捕房迁往卢家湾薛华立路新建的警务处大楼,大自鸣钟原址改称老北门捕房。1943年7月30日汪精卫政权接收公共租界,接管捕房。各捕房改为上海特别市第三警察局各分局。

上海法租界巡捕房最初均为法国人,或宣布服从法国领事馆的外国人。1869年以后有华人加入,1906年越捕加入。


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嵩山分局等机关使用。建国后,曾是市公安局嵩山分局所在地。1960年东风中学迁入此处。

为199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市级优秀历史建筑


当时是东风中学


嵩山路大门象是东风中学没了,换来卢弯三中心小学。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海上旧梦影痕(四十九)

    图481-1:清末,洋泾浜(今延安东路)恒德街(典当街,今中汇大楼处)西侧,法总巡捕房及公董局大楼(片中后方建筑) 图481-2:洋泾浜三茅阁桥南堍西侧,法巡捕房及公董局大楼(1875年版<上海 ...

  • (34)淮海中路1270弄大德里

    淮海中路1270弄大德里 (2016-02-12 16:53:27)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分类: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淮海中路1270弄大德里位于华亭路东侧,大德里弄内北上通往延庆路123 ...

  • 沪说 | 黄浦路名拾趣(二)卢湾及老法租界篇--法租界里也有一条闵行路

    沪说 第102期 上期说老黄浦,这期还要带到一点老黄浦,顺便说说老卢湾. 卢湾之名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2011年,卢湾区24万人口和7.5平方公里土地并入黄浦区,大家唏嘘不已,甚至觉得上海城市文化又少 ...

  • 看展回顾 ‖ 第29期:淮海中路/金陵东路徒步看展

    合影 本次看展活动共有28名朋友报名参与,首先贴合影. ▲某摄影展合影,中间红衣者为摄影师本人 行程安排 徐汇艺术馆 徐汇艺术馆为三层砖混结构,前身为"鸿英图书馆",由实业家叶鸿英 ...

  • 百年淮海路路名沿革

     百年淮海路 路名沿革 ↑19世纪20年代的霞飞路 街景(今淮海中路)        19世纪初期还没有租界, 大概要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有租界.上图照片上的建筑, 基本没有西洋的痕迹,一派清末的街 ...

  • 淮海中路1323号 原福煦巡捕房家属楼

    淮海中路1323号法国式公寓住宅.建于1930年,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略带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强调竖向线条.红瓦屋面平缓,出檐较深,檐下设曲线形水泥支托,屋顶大烟囱饰几何形线脚.红砖平券窗楣,窗裙板 ...

  • 淮海中路375号(原公董局新大楼)

    法租界公董局新办公楼坐落于淮海中路375号,现为中环广场(裙楼部分).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法租界公董局成立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为法租界的最高行政机构.早先的公董局办公楼位于公馆马路( ...

  • 淮海中路449-479号原培文公寓

    淮海中路449-479号原培文公寓由法裔赉安洋行设计,1930年建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外貌已摆脱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盛行的复古主义倾向,呈当时新兴的装饰艺术派风格. 培文公寓沿街作周边式布置, ...

  • 淮海中路1517号原盛宣怀住宅(视屏)

    淮海中路1517号原盛宣怀住宅. 1900年竣工,这座花园洋房为新古典主义风格,豪华气派,建筑面积1775平方米,三层砖木结构,分主楼与侧翼,立面左右对称,主入口朝南,前有门廊,两面置双柱,入内为大厅 ...

  • 陕西南路235号原明复图书馆

    明复图书馆坐落于陕西南路235号,为全国一级图书馆,藏书40余万册,年均服务人次50余万.主体建筑为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明复图书馆,副楼是由美籍华人关康才捐赠的乐乐图书楼.2004年底经实施改扩建工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淮海中路966号5号楼(原虹桥疗养院)

    淮海中路966号5号楼,徐汇区中心医院行政楼,建于1920年代,带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建筑风格的遗韵,但是房子的顶部造型又是源自法国传统的双折屋面孟沙式屋顶. 这幢四层楼房形式语言比较复杂,虽然很难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

    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始建于1925年,由中国建筑师过养默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前部有三层,中间五层,后部七层,正中为五开间科林斯式立柱构成的柱廊,柱高两层,挑檐上部有三层,三 ...

  • (35)绍兴路5号原朱季琳住宅

    绍兴路5号上海版权局,1949年以前,房子的主人是南市华商电气公司老板朱季琳,是洋派人物,信天主教,而且要求全家人都入教.十几个子女中,有的从小就被送到法国教会学校里读书,回沪后在上海天主教会任职.他 ...

  • (35)虎丘路20号原亚洲文会

    博物院大楼原为亚洲文会(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公和洋行设计,砖木结构,1933年竣工.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竖向构图,底层石砌墙面,以上各层用青砖砌清水墙.入口券门.八卦窗.2层栏杆.压顶等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