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难忘青藏线历险记—李永合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们今天与明天的成长经历。。。

纪实散文:终身难忘青藏线历险记
作者:李永合

作者:汽车76团 李永合

虽然从部队自主择业好多年了,但是回首在青藏线二十多年的往事,几多甘苦,几多艰辛,令人激动万分,感慨万千。抹不去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坎坷的经历给我的震憾、给我的激励、给我的启迪,就像一幅幅铁烙的木画,永久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镶刻在我的心目中。尤其是终身难忘青藏线历险记,差点几次让我死里逃生,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有一条举世闻名的青藏公路,横跨世界屋脊,它像一条闪光的丝带把西藏和内陆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人们称之为“天路”。又因为其平均海拔四千多米,高寒、缺氧且气候恶劣,被称为“生命禁区”。

是的,我们的高原汽车兵就是在这条“死亡线的天路”上,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着,每年有250多天工作生活在“天路”上。要翻唐古拉山、穿茫茫戈壁、跨巍巍昆仑、过藏北草原。年平均气温在零下6摄氏度,大气含氧量只有内陆的一半。在滴水成冰的唐古拉山露宿,在风雪交加的野外就餐,在千里搓板路上颠簸。当内陆已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时,高原汽车兵们还在冰天雪地里跋涉,经受的还是风雪交加的摔打和考验。

军人的牺牲岂在战场,当你走进青藏高原,你就会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目睹了青藏线上不少官兵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抗争的动人场面,使人心灵受到震撼。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我自己确在青藏线上经历了一次次生与死的严重考验。

1995年7月,我怀着忐忑不安、探险般的兴奋,第一次随汽车76团一营执行进藏物资运输任务。虽然第一次去高原执勤,有高原反应,但我毅然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不顾恶劣的自然环境,不顾身体不适带来的痛苦,沿着富有传奇色彩的青藏公路领略和饱赏了那美丽神奇的一切,感受和体验高原部队的艰苦生活。

在一个阴沉的下午,西北风呼呼的刮着,几十辆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从格尔木出发,经过纳赤台,在“千山空皓月,万里尽黄河”的戈壁沙滩中地驰骋,像一条绿色长龙,在风雪弥漫中若隐若现,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爬上海拔5000多米的五道梁,路在山腰中盘旋,平添了几分惊险,难怪人说:过了五道梁,喊爹又喊娘,过了昆仑山,两眼泪不干。车队刚进入五道梁,准备吃午饭刚才还晴朗的天,突然乌云密布,气温骤然下降,狂风夹杂着沙子像刀子似的割切着我们的脸,令初次进藏的我胆战心惊,毛骨悚然。刚一下车,我便呕吐不止,头似乎要炸开,只好在车上喝点咸开水。过了一会,只觉得周围一亮,霞光万道,照得高原沙漠大地亮堂堂的,原来是过了“生命禁区”!

车队继续爬坡,转过了几个山包见到路两边有工人在养护路段,看到我们车队开来,都扬起黝黑的脸向我们呼喊招手,我们也摇下车窗挥手致意,以表谢意。

傍晚,车队行驶至沱沱河兵站。沱沱河地方很小,名气却很大,这里不仅是给过往车辆加油给行人休息的必经之路,还有一座“长江第一桥”。晚上,按照部队行程规定,我们就住在“长江源头第一兵站”。这里呼吸困难,头昏气喘,更不用说吃饭了,头胀得厉害,心口像压了块石头,走起路来飘飘忽忽。

车队到兵站的时候,天刚刚黑,汽车兵们顾不上吃饭,先忙于检查维修车辆,排除故障,便于第二天顺利出车。为了做好后勤保障,于是我手提暖瓶去兵站开水房打开水,去打开水的路上,不知道是走路太快,或者是高寒缺氧什么原因,突然我感觉十分难受,头昏目眩,当即昏倒在地,战士们看到后赶快把我抬到医务室,经过20多分钟抢救,还没有苏醒过来,医生决定赶快让领导派小车(那时候没有救护车)赶紧给我送到最近的格尔木解放军第22医院抢救治疗。不知道怎么回事,正准备抬我走的时候,我突然一下子又醒过来了,又经过吸氧气,输液,吃药,我才慢慢的好起来了。经过折腾,晚上由于高寒缺氧,难以入眠,还是没有休息好。第二天,我仍然坚持跟车队出发翻越唐古拉山,到西藏去。

1997年3月,根据组织安排任命我从机关政治处到四连任指导员。任职期间,能紧密团结党支部“一班人”,拧成一股蝇,团结协作,努力工作,清正廉洁,关心体贴部属,不怕吃苦,趟趟随车队到青藏线执勤,千方百计调动骨干的积极性,连队人员思想稳定,士气高,干劲大,安全顺利完成以运输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当年连队再次被上级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可就在当年,我差点命丧诺木洪公路……

那是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们二营车队根据部队安排,准备从格尔木准备返回西宁休整。

格尔木海拔2780米,一路上车队行驶的比较慢,我们4连车队行驶在最前面,5、6连在我们车队后面。我乘座54号斯特尔车是给一个还没有完全脱离保险的司机当保险。为防止司机犯困,一路上我给司机说说笑笑,以免他瞌睡。(诺木洪海拔2850米,沿途荒漠,距都兰香日德西以西150公里,是一块镶嵌在柴达木盆地里的绿洲,遍地野生的沙棘林,结满红色的沙棘果。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滩,中、北部沙包遍地,草柳丛生,野兽出没,人烟稀少,蚊虫聚集,风沙肆虐,夏季少雨干旱,烈日炎炎,冬季寒冷异常)。

车队快到诺木洪时候,司机说指导员我感冒没有彻底好,现在有点困,担心迷糊出事,不敢开了,停下来,你开一会。为了安全期间,我就同意了(按照当时部队规定,在青藏线执行任务期间,没有经过领导同意干部是不允许开车的)诺木洪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滩,道路平坦非常开阔,加之天气炎热,开车很容易疲劳。我开着装满8吨盐的汽车,慢慢小心翼翼跟在车队后面。我们连车队当时是由连长李来智带队,副连长房海川收尾。由于一台车辆抛锚,副连长房海川在帮助修复,等于我在车队后面收活尾。我当时车辆驾驶技术的确还没有达到单放的水平,为了不犯困,我一边开车一边听河南戏,司机在副驾驶员坐位上已经打起了呼噜。诺木洪公路的确很直,没有大弯道。我眼睛一眨眼,车右边轮胎已经到路边虚土辅道上,我踩了一下油门,打了方向,想把车辆开上来,没有想到是重车由于惯性的作用,车辆左边轮胎在公路上,右边轮胎在虚土辅道上,一直快速往前面走,更可怕的是前面突然冒出来一个桥涵洞,我情急之下准备踩刹车,没有想到踩到油门了,车辆飞速直接撞到桥墩上面,把桥墩撞后车才停了下来,震耳欲聋的响声,车辆猛烈摇晃司机这才醒过来。当时车辆由于货物重,没有翻倒,只是倾斜卡在桥梁上,车头撞在桥墩上。车辆停下后,我慢慢推开车门,爬出来看到车辆事故现场时候,腿软的站不起来,当即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待我苏醒过来时候,五连车队正好过来,看到后就立即追我们带队车返回来救援。李连长组织人员把8吨盐先卸下来,车辆拉起来后,又重新把盐装到其他车上。庆幸的是我开的那辆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只是前面保险杠撞烂了,当晚连队在都兰县休息。

那漫漫青藏线、那山那水、那草原、那兵站、那车队、那秀丽的景色,那一切都令我终身难忘。

作者简介; 1968年生,1986年11月入伍,河南南阳人。部队团职干部自主择业,现任青海省物业管理协会专职副秘书长。坚持业余创作,先后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各类文章500余篇,约50万字。著有散文集《心贴青藏线》、《报告文学集》。10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选》。被全国数家报刊电台聘请为特约撰稿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作家、摄影家协会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