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26.故乡、回忆、“西洋掌”

番外篇‖26.故乡、回忆、“西洋掌”

【这就是“曦阳掌”的“分式”动作,巧合的是,我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带着毛主席像章】

因为写上一篇“番外”,翻找了过去的照片,勾起了很多的回忆。我出生于1971年,我最“久远”的记忆,也只能追溯到上世纪的70年代中后期。
我敢说“中后期”,而不仅仅是“后期”,是因为我有明确的时间记忆。我妈妈是教师,我从小就住在学校,记得小时候,大队有工厂,很多农村妇女在做“砸辫子”【砸,土话是缝的意思】、做草帽。在大队,有时候会有“忆苦思甜”的活动,由一些旧社会过来的人,我记得有一个老太太讲过去的遭遇。那时候,家家都有红缨枪。因为爸爸曾是部队领导,所以我还在“主席台”上观看过一次“军事演习”,有直升机、地雷之类的。虽然啥都没看见,但所有人都很兴奋。
有一个准确的时间点,那就是1976。那一年,“天塌地陷”,陨石、地震,频频示警。家家都在院里搭起“防震棚”,住在临时的窝棚里。大人肯定会觉得不舒服,但作为一个孩子,我觉得还很有趣。(微信公众号:潜真堂)
忽然有一天,所有人都带起黑纱。整个村里,只有我们家有一个晶体管收音机,学校开会,所有人整齐地肃立,队伍前头有一张桌子,桌子上又放了两个凳子,学校把我家的收音机放到高高的凳子上。收音机里播放着哀乐,所有人都在哭泣。后来,我跟着长长的队伍一起去悼念,有的老人家哭的死去活来……

【陪伴我整个童年的晶体管收音机】

再后来,生活还在继续。我也慢慢长大,我喜欢看学校的人读书,喜欢看村里的人打拳。农村的孩子,在学校里爱学习的少,他们最怕作文。在5、6岁的时候,我对妈妈说,我会写作文。那时候,三年级才开始写作文。妈妈说,别逞能,学生都最怕写作文。我说我真的会,不信我给你作一个。于是,我就“说”了一篇作文。那时候,整天听学生们作文,大多抄来抄去,大同小异,大意是,我在去大队的路上看到一头大肥猪,大肥猪在拱庄稼,我把它赶跑了之类的,现在看来十分可笑。但是妈妈却很惊奇。妈妈教语文,我语文就特别好,很多人就以为妈妈在家私下教给我。其实,我如果不是跳了一级,直接从一年级上了三年级,算术也一样好,跳了一级,就跟不上了,直到五年级才赶上来。(微信公众号:潜真堂)
在农村的孩子看来,读书太难,远不如打拳有趣,甚至不如干农活简单。很多(不全是,但真不少,特别是男孩子)孩子宁愿下地干农活也不愿上课,这和电影里不同。说实话,我一眼就能背下来的东西,很多小伙伴一学期也背不下来。
但是他们身体好,结实,有耐力,能吃苦,会打架。这是我的弱项。我生活的村子,叫“大何庄”,门前有条小河,有个鱼塘,这些都是我最好的记忆,但是后来鱼塘填平了,河水变臭了,这是后话,这里不提。
“大何庄”,也被称为“捶窝”。因为我们不叫练拳,叫“打捶”,村里练拳的人多,所以叫“捶窝”。

【《武魂》杂志介绍的河南周口“汤瓶七式拳”】

有一个问题一个困扰着我,就是如何把家乡土话变成文字。过去农村识字的人少,估计很少人去想这个问题,但我从小就有这个困扰。比如小时候经常到邻居家喝“红艺茶”,这是我想象中的字,喝了才发现就是红薯茶(大锅水煮红薯)。老家管红薯叫“红衣”【音】,其实我想应该是“红芋”。小伙伴们经常说“稼后”,我当时的理解应该是这样一个古老的字,后来想想其实就是“家后”。比如邻居大妈说:“狗蛋,你去家后拾粪去。”因为“家后”就是庄稼地,所以我一直跟庄稼联系起来,自己给自己造成了不少困扰。但是有些话,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翻译,比如“燕儿个”(昨天)、“麻鸡妞子”(蝉)、“麻扑楞子”(一种鸟)、“小小盅”(麻雀),这些字实在不知道写哪个好。(微信公众号:潜真堂)
最困扰我的就是我练的拳术,因为它有个奇怪的名字——“西洋掌”。打从听到这一名字起,心里就犯嘀咕,向来只听说有西洋拳,哪儿来了个“西洋掌”?这么个穷乡僻壤的小村,恐怕连西洋人长的啥样都没见过。再者说,从电影里也大致看得出来,西洋人打架爱抡拳头,用掌的可不多。这个疑问我问了很多人,也没人给出个答案,所以糊里糊涂地就这么念了30多年。曾经在《武林》等杂志上看到过“西凉掌”的资料,对比一下,也与本人所习相去甚远,丝毫没有相同之处。

【汤瓶七式拳,《武魂》杂志】

小姑父在村里是门里正规的传人之一,邻村练的是大红拳、小红拳。姑父说他也不知道这三个字咋写。听他讲,这门武功是从“黄河北”请的老师,解放前拉一大车的钱去请老师,平时对师父毕恭毕敬,“一天三端”(一天三顿有酒)、没有人敢去瞎说乱问。
直到后来,大约2007年前后,笔者偶尔翻起一本武术杂志,看到了介绍周口地区武术的资料中有“曦阳掌”,于是恍然大悟,原来此“曦阳掌”非“西洋掌”也。本人老家在河南周口鹿邑县,往西是古陈州淮阳,相传为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氏演八卦之地,本地武术有曦阳掌之名,也就很正常了。另外,大小红拳、伏羲八卦拳都有流传。
再后来,也顺势找过一些曦阳掌的资料,但不多。资料显示此拳是清末武术大师唐殿卿所创,至于细节,无从印证。
曦阳掌大多是对练套路,农村人孩子多,几个兄弟一起练是常事。但本人兄弟太小,没伴,加之身体不好,原本不过是为了健身,所以姑父只传了一套架子,是的,名字就叫“架子”或者叫“拉架子”,和一套“小八卦拳”,另有几套拳术,姑父说实际都不是本门的东西。这套架子共六躺,属于基本功,本来也是对练,不过一个人也能练习而已。要求练习时速度要慢,有所谓“慢拉架子快打拳”的说法。我上次发的那张照片,是“架子”中的一个动作,就叫“分式”。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笔者无从考证,小时候在乡下,常听人说,这套拳有两套,有大同,也有小异。各有一个名字,我记不得了,另一套似乎叫什么“鲁班”【又是一个“音”】,好像在回民中流传。又是一个只知道音不知道字的名字。

【汤瓶,网络图片】

上大学后,大一暑假军训时的班长索雷是半个老乡,他是安徽亳州人,回民。他教我们打军体拳,有一次聊起来,他表演了他们“教门”中的拳术,不知道是不是我说的“鲁班”,我个人感觉差别很大,他打的拳很猛,和我学的风格完全两样。我们也做过比较,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比较相似的是曦阳掌的“分式”,和他拳术中的“汤瓶式”有点类似。汤瓶式据说是模仿波斯酒壶的样子,左手为壶把,右手为壶嘴。由于我练太极拳的缘故,照片上的动作比较圆,拿不出索班长那个劲,那是个看起来别扭却很猛的动作。

【记忆中的“汤瓶式”,仅供参考,2006年摄】

其实在上大学之前的暑假,我萌生了想把“曦阳掌”的“捶根”学下来的想法。“捶根”就相当于一个门派的“母式”,所有的招式都从这里出来。因此,“捶根”也是密不外传的内容。
但那时我已经要上大学了,大家都高看一眼。而且,那个时候已经很少有人练拳了,有了电视,大家晚上都看电视去了。所以我提出想学,姑父也没有拒绝。但是姑父那个时候也很忙,我抽空跟他学了好几天,但是这套拳实在太长,我还是没有学完。到了大学后,没地方练,很快就忘记了,因为学的时间短,记忆不牢固,再想捡起来,就不可能了。
再后来,我回老家,去看小姑父。我说现在练的人多吗?姑父说:“哪有人练啊,先是有了电视,年轻人都去看电视了,再后来电视也不看了,都去打麻将了。现在都出去打工了,村里都没有人了,没有人练啦。”
2019年8月20日星期二

附:近期文章链接

践习录‖108.东坝郊野学拳记(无极)

践习录‖109. 京城三天识太极(殷秋和)

践习录‖112.“懂劲”初探——宋女士的总结

论语漫言‖001.学而时习之

论语漫言‖002.“巧言令色”与识人之难

论语漫言‖003.何事三省?

番外篇‖25.病缘与道缘



番外篇‖24.亦真亦幻难取舍

番外篇‖23.那些“消失”的老物件

番外篇‖22.依稀梦里似曾见——怀念王子英先生

番外篇‖20.慈心老人说传承

闲情‖刀光夕阳下孤独的背影——座头市之歌

闲情‖22.片山君,你去哪儿?

传习录‖20.带病投师——马长勋老师学艺故事

传习录‖21.登堂入室——困难时期师徒情

传习录‖62.打一寸的功夫(原稿无删减)

传习录‖70.马长勋老师讲《授秘歌》

传习录‖73.太极总手——揽雀尾

潜修集‖023.端午“太极小禅七”——己亥“半夏”辟谷记⑨

潜修集‖024.鸟儿问答——己亥“半夏”辟谷记⑩

潜修集‖025.吹皱一池春水——己亥“半夏”辟谷记⑪

潜修集‖026.最后一周——己亥“半夏”辟谷记⑫

潜修集‖027.关键的“复食”——己亥“半夏”辟谷记⑬

读史札记‖02.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的秘密与传奇

读史札记‖03. 厕所里的刺客——“无礼”的代价(上)

读史札记‖03. 齐湣王之死——“无礼”的代价(下)

年轻时代‖48.我在水边穿缀念珠

年轻时代‖73.草帽

年轻时代‖87.草原上的花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