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念才是最大的病毒,老子思想是治愈欲望杂症的特效药
一则治病与治国的故事
《鹖冠子》有一段魏文侯问话扁鹊的故事,问:先生弟兄三人中谁的医术最高?扁鹊答: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问:为何医术高的反而不出名?
扁鹊道:长兄能发现病兆,在发病之前就把它消除了,所以他的医术之高,只有我们家人知道;二兄长能在疫病初现时,施行一些医术除掉它,所以他在我们家乡也小有名气;他们医治的病人,别人是看不出有病的,因此名声很小。
而我就不同了。凡是来找我看病的,人人皆知他是病人,我要动手术,切动脉,投毒药,用猛针,治愈的都是明显的病人,因此名声闻达于诸侯间。
魏文侯大悟:我明白了,万事在防不在治。管仲若使用先生之法,齐桓公就不能成为霸主了。而我,虽然不能像你大哥那样“未有形而除之”,但争取像你二哥那样在“毫发”之际除之。
鹖冠子最后说:“昔伊尹医殷,太公医周武王”——从前尹伊帮助成汤治理殷商,姜太公帮助周武王治理西周,百里奚帮助秦穆公治理秦,申麃帮助治理楚国,原季治理晋国,范蠡治理越国,管仲治理齐国,最后都成为天下霸主。
古人把治人与治国当做一回事对待,范仲淹说“不为良相,变为良医”,何故哉?范仲淹说:唯有良医和良相可以救人。
治病与治国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在疏不在堵
古代的医官、史官同出于“巫”。《礼记·礼运》:“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
就是说:王者前有巫官,后有史官,卜筮之人和乐师谏官跟随在左右,王者处于中央,心思无需多用,只需恪守中正之道而已。
道家与道医。“十道九医”一语道破“道”与“医”的关系,道医即是中医,中医也是道医。“上医治未病”就是中国医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最好解释。不论是道家还是道医,或者中医,其核心理念都是顺其自然,疏排导引。
为什么说老子思想是治愈欲念杂症的良方?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人类最第一部“大成智慧学”。日本学者福冈正信说:如果我们早听老子的话,也不致于有今天的如此严重的后果。这个后果包括环境的和人本身的。
那么,老子到底有什么样的秘籍,为什么在本土不温不火的《道德经》,反而在国外那么受推崇,以致于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特要烧掉所有的书籍,“除了《道德经》”?
老子的秘方
老子是史官,古代的史官首先是天文的,然后是医学的,不然,就没法履行祭祀、星占、记事等职,所谓前巫后史,史官与巫师都有“医者”的属性,只是分工不同,一个是看身体的病,一个看社会的和精神意识的病。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极也,守情表也
老子一言万端,天道虽远,但归根到底还是用来指导人类和人本身的。
《吕氏春秋·上德》:情,性也。表:标也。虚,空也。
道家讲整体观,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寻根探源,然后方可辨证施治,对症下药。老子深知人性之好与恶、康与病同出,只是人们纠结于这一面,而忽略了那一面,于是患得患失于自以为“是”的一面,整体的“一”便失去平衡,导致病患发生。
万物需用心关照,以谦受的态度,认真、专注、客观地体察,才会体悟到大道的真情真意。
《黄帝内经》曰:“古之治病,惟其移情变炁,可祝由而已……”说明祝由是上古时期的主要医疗手段,其治病要诀就在于意识引导,扫除“病念”。当一个人接受了病痛的现实,平心静气地面对它,决定痛痛快快享受人生美好时光的时候,病魔反而消失了,道医跟中医的主要区别,就是施加了一套“巫术”的祝念之功。
道是生命进化的机制和原动力,它是“虚”“静”的。但世俗是纷争搅扰的,人处其中,心生杂念,欲望与日俱增,无限的欲望拖垮了有限的身体能量,病变于是发生。
因此,“致虚极守情表”,就是要深度放松自我,把致虚的功夫做到极致,让身心清零复位,返朴归真于赤子。情,中医指筋骨皮肉脉反哺五脏的现象。表,五脏在面部的显露。
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
人是欲望的动物,有欲望就会被欲望牵引、控制。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生命的基本需求是生存和繁殖,细胞与病毒也是如此。二者平衡,生命才会井然有序。
生命的井然有序意味着:强健的机体也有病菌的功劳,它寄生于人体是生命的需要。因此它的存在与扩张,不是让人体灭亡,因为人体的灭亡,也意味着它的灭亡。
人体有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功能,“复”即是恢复、修复和复生,就是使生命返回常态的复生能力,睡着以后会自然醒来就是“复”的体现。健康与病细胞共存,才能共同维持着生命。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它们各尽其职,都处于安分的状态。这是万物蓬勃生长,往复循环的道理。
万物纷纭,各自回到它们的根本就叫做静,静则复命,即保持常态,故曰“常”,了解了“常”的道理叫做“明”,就是明察了事物的运行规律。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生命的各部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听命于“心”的安排,这是“常”,不了解这个“常”的道理,顺应这个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发生故障,产生病变。了解“常”便是从容对待,顺其自然,此谓之合道,合道就能健康长寿。故云:不知常,妄作凶。“妄”,就是胡思乱为。
“容”是何意?韩非子《喻老》认为:万物都有常态,应因势利导。顺应其常态,“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静止时能保持本性,活动时能顺应自然。
知道这一常态,并自然地融入状态,才能保持生命系统的运行平衡。这种平衡的关系是全面和圆融统一的,是生命的天然属性,这种天然性就是道,只有符合道,才能长生久视,终生无恙。
因此,老子的秘方可以简述如下:
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身体自然不例外,它们统一于一个整体,听命于“心”,所以能各安其分,各尽其职,共同维系着生命的正常运行。但当“心”有所偏袒倾向的时候,“好”的和“不好”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面临着超负荷的压力,相生相克的正常秩序被打乱,因而发生病变。而这个“倾向”就是妄念于“病念”。身体发生病变,是人心的倾向在前引领的结果,因此要取出欲念,消除病念,这才是长生久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