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唐诗解读——杜甫之《前出塞九首》(其一)
杜甫这九首《前出塞》是组代言体的诗作,诗中诗人模拟征夫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抒情,我们读这组诗时,就好像与听者面对面倾诉自己亲身感受一样,我们听出了诗人对穷兵黜武的厌恶之意,从结构上看,这九首诗是按时间顺序,从征夫出征一直写到最后还朝论功,诗人在叙事逐次展开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渐次得以展现,在诗人的笔下,一个朴实淳厚、勇敢谦逊的征夫形象及其内心世界的描写,以点带面反映了大唐盛世文治武功浮华的一面。
唐朝的对外战争,在太宗时期,无论是北平突厥,还是消灭薛延陀,还算得上正义,到了离宗时期,收复辽东,毕竟这是恢复旧土,也能说得过去。到了武后时期,征突厥、讨契凡,虽说是用兵屡败,丧失甚多,然事属御侮,顶多算得上是不善用兵。但到了玄宗时期,则大多属于不义之战,且由于用兵失之过当,不善驭将,耗费巨大,以事不必要之攻战,这是诗人极为痛心疾首的事情,因此这首诗,都是对朝廷用兵举止失措的遣责。
第一首叙述应征士兵初别父母被迫远戍的情景。征夫离开父母时,心情是极为悲伤的,悠悠然赶赴交河。公家是有行程期限的,谁要是敢逃跑,连家里的婴儿都会被牵连,落入灾祸的罗网。“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这是诗人直接向皇帝发出了质问,皇帝你已经富有四海,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什么还要开拓边疆如此之多呢?无数像“我”这样的人只能抛弃父母,断绝恩情,忍气吞声地扛着战戈向前行走。诗人用高度写意的笔法简练地交代了主角出场的背景以及他所面临的险恶情势,一位红着眼睛满怀别家离情的青年征夫形象跃然纸上。诗人反战思想表露无遗。
根据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刘学伦教授推测,这位征夫可能是一个半大的孩子,也可能是一个新婚丈夫,他一出场就注定有一番坷坎的命运。设置某一人物以第一人称来写,这是乐府诗中常见的写法,通过设身处的艺术构思,杂取征夫不同时地不同情的不同言行表现和心理状态,若断若续地顺序串联起来,形成一组看似结构松散实则前后脉络相通的组诗,展现人物的性格和遭遇,从而使整组诗主题思想得到完美的体现。杜甫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场对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发出质疑,他了解这种无休止的征战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他借主人翁之口说出自己的不理解,但是对国事战争的迷茫并没有使他失去男子汉的选择,他服从了命运的安排。
当一个人孤立无援,别无选择的时候恰恰是一种对人格的考验,成为铸就崭新人生意义的起点。从军的生活不知不觉就开始了,一个懵懂的年轻人,怀着对亲人、家庭、故乡深深的依恋,怀着对国家、君王以及迭起的战事的不理解,怀着对前途的重重疑问上路了,远走他乡的“我”无法回报年迈父母的恩情,从此走上从军亡命的道路,手中的兵刃拿起时是多么的沉重!
此诗为《前出塞》九首之开始,浦起龙认为:“汉魏以来诗,一题数首,无甚铨次。少陵出而章法一线。如此九首,可作一大篇转韵诗读。”诗人悯民,对兵士的同情之心贯穿在每一首诗中,蛤诗人终究是儒家思想教育出来忠君爱国之士,尽出他对此次出征有异议,但并不直接指责,只是吞声而已,体现了诗人针砭时事怨而不怒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