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浅说

应大家学习的需求,今天开始,我们做几期楹联讲座。为普及楹联知识,推动楹联发展,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讲座中如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欢迎在座的每位朋友讨论交流和批评。
   
  对于学问,活到老,学到老,谁也不是圣人。我们坚持的态度是,即使面对什么也不懂的门外汉,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和热情,那就是可爱的,可共同分享和交流的。对于学问造诣比较深,又愿意帮助他人的人,那是可敬的,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要敬他们。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不是你读了多少书,不是你懂多少格律,而是你具有一颗海纳百川,并与人为善的心;而是你知书识礼,懂得最基本的与人交往的礼仪和素养。学诗的前提是,先端正好做学问的态度!

我们面对的都是真心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好朋友。不论说什么,都觉的是在和最好的朋友在面对面的交谈。这才是一个做学问的基本态度。

说到楹联,我们首先要说到的是格律。楹联需要讲究格律吗?可以肯定地说到,需要,而且必须要讲究。学近体诗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学的就是格律。学填词的时候,我们强调的还是格律,对于楹联,我们同样要讲究格律。

刚才说到的这几样,诗词曲联,说白了,都是属于格律范围的韵文范畴,至少从声韵角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在审美的表现上,也具有非常相近的通感。触类旁通,一点都不难。只要认真打好诗的基础,学起填词则容易多了,而词学通了,那么所谓的“元曲”就非常好学了,一点就透。

至于楹联,在通晓上述体裁后,不用谁特意去教你,你甚至可以无师自通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是将诗词曲联这类的文体总是联系起来说的道理。我们在以曾说过“从诗词走向楹联很容易,从楹联走向诗词则很难”。为什么呢?因为联主要来源于诗,因为联和诗遵守的是同一类型的平仄谱。说白了,就是都需要格律。

楹联的历史来源,这里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只要是介绍楹联知识的资料,都会有所介绍。在五代之前的隋唐时,一些文人墨客就喜欢将一些精笔妙句凝聚在对句之上,“摘句赏评”之风已是蔚然形成,这样的对句就是现在所谓的“联”。 联用诗语,是有其历史渊源的。这里着重说明一点是,楹联的发展和规范化,是离不开古往今来的诗人们的参与和贡献的。广义点说,按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是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

先简单说一下楹联的特点。楹联,也叫对联、对偶,对子,联语,楹帖等名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节奏一致)。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整齐划一。除非是为了达到一种特殊含义 有意设计出来的效果。
比如有这么一幅名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这个联上下字数不等,对仗也不工整,但却是一个名联。原来在民国年间袁世凯死了后,全国人民互相传告。四川的一个文人声称要去北京送挽联,大家打开他写的楹联一看都乐了,有人对他说“上联袁世凯这三个字,怎么对得住下联中国人民这四个字呢?”,这位文人说:“你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

特殊的设计特殊的利用,自然是一个谐趣和特效。但如果大家都这么特殊地上下句不一致地写对联,那就没这效果可言了。所以,对联的第一条规矩就是上下句在字数及断句上要一致。这一点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仍然要说,因为这是对联体现对称特点的最基本的条件。

至于联的字数,则没有限制。常用的楹联,一般是在四个汉字到二十几个汉字左右,很少超过三十个字。上下句的断句必须一致,其节奏不能错乱。比如七言联,上句是节奏点是二二二一,那么下句的节奏点也必须是二二二一。

2,词性要相对,句式要相同。
  也就是说上句和下句的名词对应名词、动词对应动词、形容词对应形容词、数量词对应数量词、副词对应副词。这样相对应的词在上下句中的位置要一样。
比如这个对联:
隔帘闻细韵---上联句动名动形名---上句词性。 
铺纸赋新词---下联句动名动形名---下句词性。

3,要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这个主要是指上下联的字韵平仄要相对,上联是仄声字,下联对应的就该用平声字,反之亦然。上联的句脚(也叫“联脚”,指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句脚必须是平声字。这一条也是楹联最基本的要求。关于句中字平仄对应分布的规律,后期会进一步详细说明的。

4,内容要相关联,上下衔接或形成相关的联系,也就是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通过上述几条,我们可以看出,楹联最大的特征有两个,一个特点是要高度体现“对称”性,上下句的字数、声韵、节奏、词性等各个方面都要达到一种对称,就是体现对联之“对”的特点。另一特征是关联,上下句的内容必须要有关联,体现对联之“联”的特点。完美的体现这两点,才可称其为---对联。

下面再说一下楹联的分类。
  说起对联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可以按它的用途来分。比如可以按这样一些用途来区分:
1,装饰环境,
2,祝福祈祷,
3,修身养性,
4,传递感情,
5,启迪教育,
6,讥讽,
7,广告宣传,
8,征答交际。

我们在网络群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最后这种“征答”联。有朋友出上联,征求其他朋友对出下联。一征多答,交流互动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各文学群中皆可见到热火朝天的楹联应对的现象。其实这种形式古时就有,它和诗歌的答对是一样的,文人墨客多热衷于此,也是显示才能的好机会。

几个好友凑在一起,酒正酣耳正热时,一出一对,兴趣盎然。其他几种应用形式,则更多在生活实际中遇到。最常见的,就是写春联了。还有诸如校庆了,广告了,及美化装饰环境了等用途。

从文学的意义上看,则可以按字数来分类,或按修辞方法来分类。短联,一般是十一字以内的。中联,是百字以内的。长联,那百字之上就是长联了。关于对联的修辞技巧分类也很多,比如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这类的修辞联。

还比如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这类的机关趣味联,这些且按下暂时不表,我们注意一下通常所谓的对偶联,诸如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等等,还有什么回文联,顶真联等。各种分类挺繁杂的,有兴趣者大可以深入研究。

这里想重点探讨一下关于“流水对”的问题。
  说到“诗体所用的那种‘流水对’,在对联中是不适合的”这句话,引起一些不同意见的反馈。有不同意见是好事,对于学问,讨论争论都是一种交流,不过,至今我也没有收到任何具体的反对理由及依据的详细信息。

今天查了一下百度,看到楹联的分类条目里赫然罗列着“流水对”。也就是说,百度都认可“流水对”是楹联的一种,有些朋友凭什么不认可?也许这就是反对上面那句话的主要理由吧。其实在不少资料里,也是这么列的---“流水对”是对联的一种形式。

但没看到一份资料能详细说出,“流水对”怎么适合楹联这种体裁,在楹联中,怎么应用“流水对”,大部分资料都是一带而过,或是列个名称。我们将要开的楹联班,要讲到流水对。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支持一下。那也许就是开了历史先河。

可惜,适合诗中的句子,却不一定适合楹联。诗和联虽然有很多共性的东西,但是,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体裁,诗就是诗,联就是联。到目前为止,确实没有一份详实权威的资料可以证实“流水对”适用楹联。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是道听途说般的看点杂碎资料是没用的,依仗这点道听途说来的资料当做自己的言行写作的理论依据,更是具有不确定性。动动自己的脑子,善于思考才是最好的途径。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流水对”是什么?怎么来定义这个“流水对”?然后根据它的这个定义所具有的概念,再来分析它到底适用在什么样的场合,也就是适用于什么体裁的文体中。理清这样的思路,自然就明白适用不适用,而无须争论。依据自己的理性思维判断,总比盲目相信那所谓的条条框框死书要强的多。

一般的讲,“流水对”的概念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分开喘口气,当成两句话来说”。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互相独立,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

也就是形成对仗句型的两句话,分开来读各自都没有意义,或至少意思不完整,上句的意思没有说完,得象水一样流下去和下句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意思。流水是一个比喻词。也只有这样的对仗句,才能叫做“流水对”。

为了明确这个概念,再引用王力老师的话来说:“所谓流水对是说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与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王力 《古代汉语》)。

流水对是律诗对仗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的对仗,都是两样并行的事物,而流水对则可以一意贯通,顺流而下,两句当做一句来读。其实,在律诗当中,真的做出一联“流水对”是挺不容易的。它在律诗对仗联中最受人欣赏,艺术性很高。为什么呢?

一般的对仗句,因为要描写并行的事物,常常写的或者相隔的太远,形成一种“意隔”。或者就并行地写一样的事物了,形成了“合掌”,而流水对就很容易避开这类的现象。更何况,一首诗中如果有一联流水对,诗自然就灵动了许多,横添妙意。

《说诗晬语》中说:“(五言律诗)中联以虚实对、流水对为上。”,说这些,是强调“流水对”在诗中的用处。在诗中,它用在转联或尾联,都会很出彩。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楹联的性质。楹联的句子有什么特点?楹联一般要求上下句都具有独立的句意,上下句都应该是完整的一句话,而不是半句话。前时我说过,楹联就是“两行诗”,他是由二个联句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文体。它最大的特点是对称性。

上句表达一个意思,下句也表达一个意思。二句的意思之间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的关联,是句与句间的关联,而不是一句分开两句来说。即使有一种联是“问答联”,那也属于问句是问句,答句是答句,不是没问完接着问,没答完接着答。“流水对”上下句的关联,与楹联上下句的这种关联是有区别的。

流水对是上句没说完下句接着说,是“一体”之内的关系。楹联上下句的的关联是一种并列的“两体”之间的关系,外在或内在的联系,是各种修辞意义上的联系。这种两个完整句表现出来的意境,能使楹联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

而“流水对”虽然可以表现一种流畅的延续关系,却在意境的丰满方面很难达到楹联所需要的那种丰富多变的意境广度和深度。说流水对不适合用在楹联,也请注意这“不适合”几个字,并不是说绝对禁止使用,而是因为其性质有所限制,所以,不推荐使用。

有的学者提出---【楹联里的“流水对”不同于律诗里的“流水对”,在楹联学里,“流水对”是一种与正对、反对并列的重要的对仗形式。这三种对仗方式能包容所有的对联,任何一副对联作品都可以在这三个类型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一副对联在联意的对仗上如果不是正对和反对,它就只能是“流水对”。】

既然不同于律诗里的“流水对”,囊括什么串句、复合句、问答句这些形式,等于把“流水对”的概念扩大化了,泛滥化了,那就有混淆概念之嫌,本来就是做学问的大忌,那些所谓的学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只是玩弄概念把戏而已。

如果熟悉近体诗,熟悉“流水对”在近体诗中的作用,再了解楹联这种体裁所独具的文体性质和表现形式,不难得出结论---流水对,是不适合用在楹联之中的。不论是百度也好还是其他资料也好,都不如自己的理性思辩来的清晰实在。上述关于“流水对”的言论,确是一己私见,仅供楹联爱好者参考。

对“流水对”说的多了些,其目的也不在于争论什么,而在于在讨论中加深对这类文学形式的认识。百家争鸣,当然欢迎更多有自己想法的朋友参与。
  今天就算做个楹联知识的开篇讲座,起个序。时间关系,先说到这里吧,下期我们继续探讨楹联的相关知识。谢谢各位!

风雅颂课件/铃歌编辑

(0)

相关推荐

  • 浅谈格律诗对仗的写作(二)

    上文我们简单了解了对仗的概念和格律诗颔联的写作,今天再接着说说格律诗颈联的写作要求. 我个人认为,律诗在写作中,"起要巧.承要顺.转要精.合要妙."颈联在创作过程中,大多是接着上两 ...

  • 【楹联讲座】楹联格律基础知识

    楹联格律基础知识一 提要:楹联起源,楹联平仄要求. 一,探究楹联起源. 在讲楹联格律基础知识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楹联起源. 定义:楹联原指悬挂于楹柱的书面联语.也称桃符,门贴,对子,春联,对联. 在文学 ...

  • 游济南兴福文化会客厅之楹联文化广场

    辛丑暮春孟夏之交,偕冠者童子各三五人,同游济南槐荫区兴福古寺.于红墙绿树之间,步入"兴福文化会客厅·楹联文化广场". 忽逢一凉亭,上镌佳联二十许,书写亦精甚.细辨之,乃去岁兴福街道 ...

  • 赵之谦楹联欣赏

    赵之谦,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早期的楷书学颜用功极深,在其<章安杂说>中记道:"二十岁前,学<家庙碑>,日书五百字."后转习北碑石刻,转居京城后楷书风格骤 ...

  • 浅说养玉与盘玉

    何为玉?石之美者即为玉.何为美?心有所仪即是美.所谓"千种玛瑙万种玉",说的便是世间没有唯一可称之为玉的玉,玉因产地而不同,人因喜好而不一,玉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玉本来就是石头, ...

  • 也说楹联用典艺术

    吴岱宝,笔名,文野斋主,男,生于六十年代,陕西宝鸡人,高级教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理事,香港诗词学会会员,宝鸡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宝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陈仓区楹联诗词学会会长.<陈仓 ...

  • 逸聊辛丑五月之如何撰写名胜古迹楹联

    万宇忠之如何撰写名胜古迹楹联 今天承蒙唐兄的邀请,到逸社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老师实在是不敢当,为大家互通一下联和诗之间的一个相通的地方,也有些不同的地方,所以今天的课程比较特殊,也比较有意思.希望大家能 ...

  • 孙福奎‖简析孙文题龙潭沟瀑布楹联

    简析孙文题龙潭沟瀑布楹联 孙福奎 黑龙江诗联家孙文老师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近读他的一副<题西峡龙潭沟瀑布>联(见<联斋>2021年第1171期),深被其妙笔折服.下面试作简 ...

  •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八)

    前350号作品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一)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二)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三)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四)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五) 楹联家笔下的仲景养生小镇 ...

  • 八副代表了中国楹联文化最高水平的长联,能看完就是高手

    长联是楹联文化中的特殊形式,一般字数达数十字.数百字,最长的达到1600余字.这些长联不仅要求上联主题鲜明.意义不重复,关键还要兼顾上下联的对仗,这就要求创作者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和强大的知识积累,确实不 ...

  • 奇倔雄浑!写楹联作品,看赵之谦的准没错

    奇倔雄浑!写楹联作品,看赵之谦的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