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即可关注“高中生语文学习帮手”,提高语文学习,在此一举
文 | 郭其俊(来源:中国网 2021/01/21)
●【人物】●
李金池
石家庄精英中学总校长、北清之慧教育会议专家,曾任衡水中学校长、衡水市教育局局长,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学十佳卓越校长、河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河北省十大优秀人民公仆、河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师大兼职硕士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评论】●
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院长,著名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任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南京市宁海中学校长等职,是全国中小学百名优秀明星校长,深圳市首位"百万年薪"公立高中校长和公立教科院院长,也是《人民教育》2014年向全国重点推介的高中校长。今年高考成绩揭晓后,衡水中学选择了沉默。据说,沉默的原因,倒不是因为考得不好,而是因为考得太好后防止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质疑。用一个学校几乎就能代表一个省来形容衡水中学,似乎不为过分。据报道,今年高考,河北省理科前10名衡中8人,前20名衡中15人,700分以上衡中75人,占全省69.44%,衡中张紫妍夺得理科第二名,孙天鹅、王异肖夺得理科并列第三名,王中豪夺得理科并列第五名;河北省文科前10名衡中8人,前20名衡中18人;667分以上衡中24人,占全省80%,衡中石华飞、刘铭轩,王映涵夺得河北省文科第一、二,三名。当然,最近这些年来,伴随着衡水中学的好成绩,也产生了对衡水中学的高关注和高质疑。据传,质疑点大约有这几个:一、生源,会不会“有成绩就任性”,吸引了全省不少好学生?二、管理,是不是“太精细化”,把学生的时间利用到极致?三、成绩,有没有把2014年开始招生的、衡水中学与泰华公司合作新建的衡水第一中学的高考成绩也算在衡水中学的身上?等等。以上质疑,尚需要考证。但毋庸置疑和否定的是每一个渴望通过高考改变自身命运的衡水学生。
传奇的学校必有传奇的校长
我没有去过衡水中学,但多次见过"衡中现象"的缔造者李金池校长。不仅是我,每一个见过李金池校长的人,对他都特别地尊敬。
1992年,年仅37岁的李金池,担任衡水中学校长。此后12年,他为衡水中学的改革发展殚精竭虑,励精图治,把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地处农村地区的薄弱高中,办成了一所享誉全国的名校。
2004年-2010年,李金池任衡水教育局局长。2010年,55岁的他辞去衡水教育局局长职务,担任石家庄精英中学总校长至今,又把一所升学成绩连年滑坡、招生数量逐年减少、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濒临倒闭的民办学校办成了一所全国名校。
我们可以质疑一所名校,却无法质疑一个能够把几个薄弱学校都办成全国名校的校长。
我们可以质疑一所名校的现在,却无法质疑从薄弱学校成长为全国名校的学校历史。
李金池是一个非常喜欢学习的人,但凡知道哪儿有一所比较有特色的学校,他都要在第一时间赶过去。一位长期跟随李金池的李姓司机说,他跟着李校长基本上跑遍了全国各地,而且往往是星夜兼程,最夸张的一天跑过1200多公里。如果说李金池是中国去过最多学校考察学校过的基层校长,恐怕一点儿都不为过。如今,在他办公室里,有一副石家庄地图和河北省地图。假如有一副全国的“学校地图”,李金池将自己去过的学校都插上红旗的话,那肯定是一副蔚为壮观的景象。李金池不仅是一个好学习的人,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说,外出考察,他基本上不会提前告诉学校,而是将车子开到学校门口,再打电话给校长,或者直接走进校园。在他看来,如果提前告诉对方,让对方做好准备,是看不到真实的东西的,只有这样“突然袭击”,才可以看到最真实,最原生态的学校。李金池1982年大学毕业,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届大学毕业生。当时,人才奇缺,大学毕业生可谓凤毛麟角,李金池可以选择许多人生和事业的起点,如市委、政府机关当秘书、当干事,到大企业做管理。但他选择了教师。他说:“这个职业最适合我。”李金池出生农村,家庭“成分”比较高,从小养成了少说多想多做的处世方法。他不会附庸、不会逢迎,他认为这为他当好一个教师和做好一个校长奠定了基础,“因为教育事业有其很强的内在规律性,不能搞花架子,没有认真的观察,仔细的分析、思考,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是不行的。”1992年,李金池成为校长。他认为:“作为校长一是要善于驾驭全局,控制局面,出工作思路,选拔和任用学校的干部,这需要一个校长有很强的行政管理能力。二是要善于抓微观,善于调查研究,对教学一线准确把握,对教育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二者缺一不可,不抓微观,全局工作就没有方向,只能是盲人瞎马,照搬‘上边指示’和‘先进经验’,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不善于控制大局,就不能把观念和思想落到实处。”但校长往往是“一手软、一手硬”。在选拔校长时也往往重此轻彼、左右摇摆。李金池认为,就总体而言,校长有两种类型:学者型和行政管理型。学者型的校长大都产生于“专家治校”的选拔指导思想。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教育的“专业”性很强,教师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对在业务上超过自己的人往往很折服,而对业务能力和水平较低者不屑,所以非“专家”而不能“治校”,所以选择校长即是选“专家”,但事实是:许多“专家”并没有把学校治好。李金池说,有这样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某重点中学一位在教学上很有造诣、人品口碑也很好的老师,是特级教师,后来,该老师被选拔为这所重点中学的校长,但数年之后,学校方方面面矛盾重重,工作陷于瘫痪,该校长不得不黯然离开了学校,远走他乡,到外地一所私立学校去打工。特级教师不但没有成为“好校长”,学校反而失去了一位好教师。这位“专家”没能把学校治好,为什么?李金池说:“老师是知识分子,但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人要追求的东西绝不仅仅是‘学识’,‘学识’仅是一部分,没有‘学识’不行,仅有‘学识’也不行,‘学识’本身能服人,但不能凝聚人,一位校长如不能把教师凝聚在一起,是办不好学校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要求校长必须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水平。”但是,有时选拔校长又往往同选拔乡镇干部使用一种标准,而忽略了教育的“专业”性,往往注重其行政管理能力,施政能力。在不懂教育的情况下,这种校长只能是瞎指挥,施政能力越强,造成的负面影响反而越大。李金池讲述过这样一个深有感触的事:衡水中学的经验见诸报端后,一位从行政岗位转任中学校长的人来衡水参观,看到衡水中学严格控制学生自习、作业,教师不准辅导自习等做法,他回去后,也把学生的自习作业全砍了,学生上自习一下子没有了作业,变得无所事事。纪律一下子乱了,质量全面滑坡。家长不干,来找校长,面对家长的质问,校长说:“这是衡水中学的成功经验。”那位校长百思不得其解:同样的做法,为什么不同的结果?很显然,一个对教育没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的人,很难理解教育的实质和精髓。校长的宏观协调能力固然重要,但缺少了“专业知识”同样不行。李金池说:“作为校长,既要是‘学者型的领导’,又要是‘领导型的学者’,二者都是‘首要’,缺一不可。校长如果不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就无法办好学校,但是如果不具备管理能力,就无法把先进的教育观念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做校长这么多年来,李金池始终有这样两个目标,一是做一个教育的专家,一是做一个管理的行家。李金池是外出最多的人,全国各地几乎他都去过,但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他几乎一个也没去过。李金池心中对自己有一条铁的纪律,“无论公事和私事外出,决不能游山玩水”。他说,校长游山玩水教师会怎样想,你校长搞特殊,教师嘴上不说心里有气、窝火,教师带着这样的情绪,不但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的竞争,还会恨领导,甚至给你的工作拆台。校长搞了特殊,在教师的内心深处就会产生一种被愚弄、被压迫的心理感受,就会产生逆反,这往往是校长工作被动的开始。出门是为了能多了解一些情况,他有时不得不昼夜兼程,2000年,为了了解学校图书馆建设的经验,他曾经4天行程4000多公里,跑了8个省。为考查全国部分师范毕业生的质量情况,为学校引进合格的教师做准备,他曾经40个小时跑了4个省,行程2000多公里,由于长期在汽车里颠簸,李金池尾骨骨折,落下了严重的脊椎骨病。李金池经常利用自习、吃饭的时间与学生聊天。他说,吃饭时,学生一边吃饭、他一边与学生聊天。课间碰上也要聊几句,学校的教学情况,哪个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学校的伙食、学生的思想状态等等在聊天中掌握的清清楚楚,“我直接与学生座谈的人数和次数、甚至比有的班主任还要多”,他说。
有一天,李金池突然深入某班的化学学科自习课堂,他问学生化学作业留了没有,学生回答“留了”,李金池:“好,现在你们自己看时间,集中精力做,几分钟做完的都写在作业后边。”结果有10个人25分钟左右完成,有40人在下课前全部做完,少数几个没有完成。李金池又接连调查了几门学科,情况大体相同。面对调查的结果,李金池想,“那几个最快的学生在做完作业后的20分钟时间里干什么?(因为是学科自习,学生的唯一任务就是学科作业。)在学校的教研会上,李金池把这个调查结果公布了出来。李金池说,一节课学生会有20分钟的时间白白浪费,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对他们就是最大的不公平,我们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余下的20分钟时间里,我们就没有面向这部分学生,”针对这种状况,老师在作业“自助餐”之外又推出了“特餐”,每一节课为学生准备一份“特餐”,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每个班特餐印10份,谁做完了学科作业再去做“特餐”作业。一个十分善于发现和掌握教育理论,又十分善于联系实际去运用发展理论的校长,这就是李金池。今天,精英中学中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李金池校长把其归结为学习他人成果的体现。他将精英中学的办学智慧概括为一句话:“体用上海,头取江苏,臂采山东,脑借陕西,魂在精英。”上海指上海育才中学的架构,江苏指江苏的洋思中学,山东指杜郎口中学,陕西指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模式。
毫无疑问,李金池校长已然把学习当成自己毕生的追求,他把对学习的收获付诸于实践行动,以新知来领导和管理学校,不求名利、不怕困难,直到实现教育的理想。因为他深知,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校长作为组织、指挥学习者的人,自身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他们心里,学习永远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人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工资再少,也要买书;时间再紧,也要读书;房子再小,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赠书。”因为读书可以加强自身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章颜如玉。读书的女人才美丽,读书的男人有才气。读书与不读书的人,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是有很大区别的。一名校长应该从与师生的交流中、处理棘手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才干,校长要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如果没有思考,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学习。只有经过思考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学习。校长更要在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做到:边思边学、思考学校、思考老师、思考学生、思考家长、思考上级的要求、思考学校的发展策略等等。在问题中要多问为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办?会有哪些后果?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来说有没有影响?等等。在思考中还要养成多动手写的好习惯,要做到:勤思、勤记、勤作。总之,校长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理念,才会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校长要把学习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自己的衣食住行一样,要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带领团队日拱一卒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