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十讲二丨“仁”以贯之,这才是儒学的中心思想

​​2017-10-03 11:44

《论语·里仁篇》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里把孔子的言论和曾子的解释分开,是因为曾子的这个解释,其实并不是贯穿孔子之道的“一”。

在上一讲中提到,我认为贯穿孔子的思想的那个道,是“仁”。

首先,忠恕是两个词,并不是“一”。

有人说,阴阳即太极,二可为一。可惜并不能证明,忠和恕是阴阳的关系。

其次,忠恕都是有对象的,并不是独立的价值核心:对象改变,忠和恕都将失去意义而不成立。所以忠恕不能成为基本的“道”。

而孔子直接提出并一再强调的,思想上的“道”,是“仁”。

这在《论语》里随处可见。我不知道为什么曾子要在这里突然引入忠恕这样的概念——却忽略了“仁”!

更有趣的是,后世甚至很多人抓住了曾子的这个解读,强行扭曲一波孔子,说孔子是愚忠。

还有人说,这里的忠可以解释为“衷于内心”。

那么问题是,内心是什么?注意,这里问的是“贯穿孔子之道”的那个内心。

翻开论语,认真寻找领会,其实孔子早就明确提出了,这个内心就是“仁”——又何必再引入令后世误会的,什么忠恕?

可以说,儒学在历史上被误会,主要是因为偏离了“仁”之道——反而强调一些肢末的价值理念,如忠、信、孝顺等。

单独的看这些肢末的价值理念,并没有什么错,问题就出在:这些价值理念往往缺少了贯穿其中的“仁”!也就是说,片面强调忠信和孝顺,却不考虑“仁”!

说严重点,这是重“术”而缺“道”。

到了现代社会,很多对儒学之道的误会,是不谈仁,而说“礼”。

殊不知,“礼,贵乎诚”。诚,即发自本心。儒学的本心,就是仁。

而礼的本义,是一套社会秩序——孔子的主张是,社会需要一套公共的秩序,而不是通过武力强权来维持和破坏

只不过,以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孔子认为周礼可能是最为完善的一套社会秩序。

现在很多人批评孔子恢复周礼是愚昧——殊不知,纵观孔子之前的历史,还有哪个时代的社会秩序是超越周的呢?

回到论语的原文,孔子是以感慨的语气说出这句话的:“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说明当时的场景是,曾子让孔子有些失望:像曾参这样的学生,竟然也不能理解老师一直重复强调的道。

——贯穿孔子的思想的道,是“仁”。仁,即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去学礼、求知;

以人为本,去待人接物,诚信交际;

以人为本,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这些,都不是忠恕可以解决的,也不是一个“礼”字可以贯穿其中的!这样解释以后,我想多数人不会再批评儒学为“迂腐”。

反而是那些只看到被扭曲的儒学的人,或是不愿意归本溯源去追究儒学之道的人,甚是迂腐!

//自注:

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其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何为贵,儒学十讲第二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