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父母可以拒绝孩子,但千万不要和孩子讲道理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父母可以拒绝孩子,但千万不要和孩子讲道理
在生活当中,孩子总会提出很多千奇百怪甚至不合理的要求,几乎每个父母都会遇到。然而,父母的做法不一样,也会带给孩子不同的影响。
孩子为什么会提出这些看似不合理要求?
1.对周围环境的好奇
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比如带孩子一起去商场玩,他们对商场里面的任何东西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亲手摸一摸、碰一碰,让父母陷入尴尬,甚至还会提出很多难以回答的问题。
实际上,对事物的好奇心往往会演变成想要拥有那份好奇,所以才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2.自我约束力
自我约束力指的是自制力、自控力、自律力。这种能力是后天习得的,孩子对外界的依赖性很强,比如,累了要人抱,饿了要人喂饭,起床还需要父母催促等。
正是因为他们缺乏自我约束力,在这种因素之下,也很容易萌生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3.占有欲
人都有很强的占有欲,但是在自我约束下,占有欲会隐藏得很深,不容易被人看出。
但是孩子们缺乏这种能力,凡事都喜欢单独霸占,想得到更多,同时不懂得分享与赠予,这是他们提出不合理要求的主要因素之一。
4.攀比心理严重
孩子的嫉妒心理和攀比心理建立在小伙伴基础之上,看到其他孩子有所满足,妒忌感和攀比心油然而生,自然就会产生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所以,孩子周围的伙伴也决定了一个孩子是否拥有严重的攀比心理。
如何拒绝才能不给孩子带来伤害?
首先,在拒绝孩子的时候态度要温和,语气要轻。用简单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意思,必要的解释要有,但不能反复讲道理,道理讲得越多反而会引发孩子的责怪。
其次,不要在拒绝过程中,给孩子建立“对与错”的观念。孩子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是他们的本性,并不代表孩子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样会加强孩子的自卑感。
第三,拒绝孩子的尺度要把握得当。要让孩子清晰明白被拒绝的是要求,而不是孩子本人,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始终存在,并不会因为拒绝一个要求而消失。
第四,拒绝孩子时,不要拿其他孩子作对比。别的孩子没有拥有并不代表自己的孩子不能拥有,长此以往,反而会加重孩子的攀比心理,日后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
最后,在拒绝孩子的同时,帮助孩子建立潜意识。让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上学习到拒绝别人的语气、态度以及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
千万不要跟孩子讲道理!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卢 梭。
为什么很多幼儿园给孩子进行正式的教育,就像许多家长给孩子郑重其事地讲大道理,最大的错误就是,他们认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思维成熟了。
但其实,他们根本无法把道理内化成思维,变成自己的行动。所以,在孩子几岁的时候给孩子讲道理就是巨大的错误。
幼儿园和家长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就进行语法、数学教育,其实投入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可能毫无作用。这个时期,对孩子记忆力的培养更重要,就是简单地死记硬背。
也许有的父母认为理解性记忆更好,但是这种方式只针对十几岁的儿童。几岁的小孩子并不懂所谓的理解,这只会增加孩子们的思想负担,影响注意力。
当你一遍一遍地给孩子讲道理,但孩子感觉丝毫没听进去,该怎么办呢?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工作原因,家里隔三差五都会有客人来访。妈妈告诉我,客人走的时候,一定要去送一送,但我总是忘记。
后来爸妈便改变了方式,每次客人离开时,只是让我招呼一声“叔叔阿姨再见”,长此以往,每当与别人告别,我都会说出再见。
所以,只需要交给孩子正确的做法,如果年龄太小,便不必让他们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有时候,父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却是揠苗助长,很大可能在做无用功。
那么,最基本的道理该如何灌输给孩子呢?实际上,讲道理不如讲故事!比如,“狼来了”“灰天鹅”等。通常来说,故事中也存在很多道理,比起讲道理,孩子们更愿意听故事。
(来源: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