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财富也生发财富
交易的成长过程,需历经“简单-复杂-简单”的过程。
能盈利的交易系统,肯定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
那我们交易者经历复杂后,该如何化繁为简呢?
正文开始
许多人经常喊“大道至简”,“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交易需要简单化,不能搞得复杂”,于是他们这么认为:
“简单嘛,不用学什么技术分析,不用学习基本面研究,用简单的技术工具即可,甚至不用学什么技术分析,因为大道至简”。
交易看起来确实简单,表面上,它不需要你风吹雨淋、低三下四的应酬,不用溜须拍马,不用拼酒伤胃,不用忍气吞声,只需要在键盘上,敲动几个按钮“买”、“卖”,一笔生意马上就达成,钱迅速到账,还不欠账,利润到手,多轻松。
可是,等到交易做了一段时间,渐渐发现:市场老跟自己过不去,买了就跌,卖了就涨,自己成了反向指标,怎么做都亏,怎么努力,怎么拼搏,尝试了各种方法,仍然无法摆脱亏损的泥潭,发现交易如此之艰难。
一、简单的交易规则, 很难能盈利,因为违背市场负和游戏
交易肯定越简单越好,越简单的东西,大脑不用反复思考,执行力会越强;复杂的东西总是让人辗转反侧,一旦深思,就会导致人性的弱点显露出来、知行不一。
例如建立了一个程序化系统或一个量化系统,有着明确的入仓点、离场点,你不用大脑思考,信号出来什么,你就做什么。这就是简单,傻瓜式的交易、机械化的交易,是最简单的,容易执行。如果有这样的简单系统,当然是最好的,完全就是摇钱树,也容易执行。
问题是,简单的交易道理,能让你盈利么?
首先,简单的交易大道理,是不可能实现盈利的,例如投机中的大道理就是“低买高卖”,很简单啊——价格低了,买入,等价格涨了上去,卖出,和山岳一样古老,多简单。
可是,哪个价格是低价格?你买入价格后,价格持续下跌,怎么办?止损后,行情迅速上涨,是追还是不追?追了,行情又继续下跌,怎么办?等等一系列的细节和配套环节。
投资中的大道理是“价值投资”,很简单啊,选择一只业绩长期稳定增长的股票,在价格低于合理价值的时候买入,然后长期持有,很简单。
可是,哪个上市公司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业绩能够长期稳定增长?合理的估值是多少?当该公司的基本面出现了重大的利空,是公司基本面出现了重大的改变,导致放弃对该股票的持有,还是仅仅小的干扰,下跌中反而提供了加仓的机会?等等,需要广泛的行业积累和知识沉淀。
光知道空洞的大道理,是远远不行的,还需要许多落实的框架和细节,需要积累深厚的知识,所以看起来简单的道理,根本是无法让你盈利的。
其次,简单的交易规则,也是无法让你盈利的。
二级市场已经有一百年了,一百年来,玩交易的人没有几十亿,也得有几亿人了,每个人都开通大脑,不断去挖掘,特别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诞生,计算机不停地自动扫描、去抓各种可能的规则。如果交易是简单的,则必然能被编写入电脑,即被电脑扫描到。那么至少半个世纪以来,这种能盈利的交易规则,肯定能被无数人、无数电脑知晓,他们就很容易地赚钱。
由于存在交易所的手续费,期货市场、外汇市场是负和游戏,股票在短期内接近零和游戏,这种交易规则既然如此简单,就很容易被大家识别和掌控,也容易被庞大的群体使用,大家都赚钱了,则谁还亏钱?这是悖论,市场必然会失效。
同时,这种简单的规则容易被众人识别,主力肯定也会知道,会逆着这个规则,吃掉庞大的资金,例如故意打依据该交易规则所设定的点位止损,故意打出该交易规则的入仓信号,诱多,然后行情结束,连续如此,则这种简单的规则也就赚不到钱了,自然也失效了。
如下图:简单交易的传递方式
所以道理能简单,当然是最好的,但是简单的东西是很难能盈利的;能盈利的交易体系,肯定不是简单的,不容易掌握,甚至显得过于复杂,需要深厚的知识沉淀作为基础和支撑。
二、交易的成长过程,需要历经“简单-复杂-简单”的过程
我们要想建立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和交易理念,需要经历简单—复杂—简单的过程,即需要一个复杂化的过程。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时候,刚开始我们会从基础开始,然后越学越复杂,实践学到的理论,这个过程可以让大部分人掌握此知识和细节,此后大师往往会回归到基础,深层次挖掘底层知识,最终回到简单。
例如,在写一个代码项目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一步一步将一个框架,从简单到复杂,越写越复杂,复杂到自己都有可能理不清其中的逻辑,这时候,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就会将项目重构、复用,从复杂再回归简单。复杂的事物包含着一些共通的东西或者规律的东西,掌握了这些本质的、规律的东西,复杂的事物也就简单了。
“简单”是我们交易者追求的理想,但简单不能凭空而来。想简单绕不开复杂,不先复杂一番,通过条分缕析、剥茧抽丝、梳理脉络、找出规律,就不能照章办事、清楚明了、回到简单。
你唯有先变得复杂和深刻,才能变得简单和纯粹,否则,别人的简单叫“洞见”,你的简单叫“无知”。从简单到复杂,是成长,从复杂回归简单,是沉淀。不过大部分交易者都只是在重复简单的过程,或者迷失在复杂的交易体系中。
如下图:两种成长方式的对比
三、许多交易者喊“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是否正确?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意思是:真实的东西,通常很简单,几句话就能说出来;虚假的东西,往往需要更多的东西去掩盖。
一方面,在一定的程度上,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如同孔子的《论语》,孙子的兵法《三十六计》,几句话就表达出来意思。
但,问题是,你能理解这几句简单话的意思么?孔子和孙子是简单化了,但我们后人又不断地复杂化解读,因为虽然我们看到几句简单的话,但我们无法透彻地理解他们的意思,更不可能掌握。
例如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在实际的战役中,如何用“瞒天过海”?如何防止对方设了陷阱?如何排兵布阵? 如何让自己的“瞒天过海”,无法让对方发现?
不是说,随便一个人读了一本《三十六计》, 就能带兵打仗,根本不可能,需要积累广泛的打仗经验,需要学习排兵布阵,需要把《三十六计》进行复杂化解读,各种复杂化的演练,才可能彻底读懂《三十六计》。
另外一方面,“真传一句话”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一句话”,过于简单,导致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会形成不同的学派和认知。例如孔子的《论语》,就那一本很薄的书,15900字,我们后人研究了2000年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读,形成不同的儒家学派,有不同的版本,谁也不能说谁的学派就是对的。
所以“真传一句话”并不完全正确,比较好的方式是:一句话概要+全方位的阐述。即用“一句话”表明你的意思,简洁概要,大道至简;再用“万卷书”来阐述“一句话”,这样就可以让学习该道理的人能够彻底理解和掌握你的“一句话”的内涵,防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产生片面或错误的理解,这也是当代人做学问的共同做法。
如下图:“真传一句话”的是非曲折
综上,“真传一句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你要想理解这个“真传一句话”,必然会经历复杂化的过程,厚积薄发,绝对不是看到“真传一句话”就行了,也不是简单化处理。
例如,参考我们数学或物理学或化学中的各种定理,在定理被发明以前,都是一大堆话,当定理被发明后,才变得简单。
例如爱因斯坦的△ E=(△m)c²,看起来很简单,但你看到这个公式后,你就能理解他的意思?能将它应用在生产中?不可能,除非你有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并经过思考和运算。
由此可以看出,“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并不完全正确,即便正确,也是对于得道写书的人而言的,不是对于学习该“道”的人而言。
但是大部分交易者都错误理解了,误认为“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就是对于学习的人而言,所以他们追求大道至简,不想复杂,认为越简单越好。其实就是为他们的偷懒而寻找借口。在我印象中,凡是整日喊“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大道至简”,说这种话的人都是嘴皮子。
四、交易经历复杂后,该如何化繁为简?
能盈利的交易系统,肯定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那我们交易者经历复杂后,该如何化繁为简呢?
春秋时有个叫“庖”的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触、肩靠、脚踩、膝顶之处,哗哗作响,如奏音乐。他宰牛19年,摸熟牛的生理结构,掌握解牛规律,运刀如神,游刃有余。我们交易者也需要大规模的训练,以掌握交易系统和细节,这就有了10000小时理论。当你训练了1万个小时了,复杂的交易体系就会“运用自如,出神入化”。
对于整个交易系统而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需要一个个分解。例如,先摸索和学习如何判断当前的行情趋势,然后学习如何把握好合适的入仓点和入仓时机,接着学习止损如何设置,才是比较合理的。再把这些融合在一起,又是一个过程,重塑和升华的过程。组成一个交易系统,是比较难的。
但是你用多了,训练多了,每个环节都熟透了,也能很熟练地融合在一起,此时就是很简单的。
交易是世界上最难成功的行业之一,决定交易绝非简单的,能稳定的交易体系绝对不是简单的,是复杂的,那些老资历的交易人士,看他们盘中的交易记录,娴熟自然,看起来交易是简单的,实则他们背后付出太多太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达到了“无他,惟手熟尔”的境界。
当你训练多了,熟能生巧,就能运用自如,熟能生巧,达到“无他,惟手熟尔”的境界,达到普通人达不到的高度。
因此,学习交易的过程,一定是先复杂,而后简单,这种简单叫做“简洁”、“精髓”;而如果一开始就追求简单,最后还是简单,则这种简单就叫做“简陋”,交易没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