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读历史|三座明代王府的前世今生(二)237年辉煌沈王府
237年辉煌沈王府
马书岐
明朝开国,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坐上了皇帝宝座,于是佳丽三千,夜夜春光,陆续竟生了26个儿子,因同为龙子,便个个为王。他的第二十一子名朱模,生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一出生便被封为沈简王,藩地沈阳。但由于当时朱模尚幼,沈阳又处于寒冷之地,其母赵贵妃便奏请皇上,改封潞州。六年后,朱元璋驾崩,其长孙朱允炆即位,因为“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最终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推翻其侄建文皇帝,自坐皇位,成为永乐大帝。永乐六年(1408),朱模十六岁时,就藩潞州,王府就选在唐、宋节度使府邸的旧址上。这里地势高而平坦,与上党门相对,曾是宋徽宗赵佶即位前任潞州节度使的府邸,原也是宫殿建筑,修葺一番后,便成了沈王府。
沈简王圹志拓片
沈王之子,除长子承袭沈王封号外,其他子孙,多被封为郡王和将军等。朱模刚到潞州的时候,王府的规模还不算大,按照朝廷的规制,“当时王出必仪仗,将军中尉出必舆盖”。随着王府族系的繁衍生息,到了万历年间,沈王府郡王以下将军达到近千人,“厥后仪仗者舆盖,舆盖者驽蹇。近则徒步者众,比肩接踵充塞市途,略与凡民无异焉”。
朱模有六个儿子,分别被封为六个郡王:陵川王、平遥王、黎城王、稷山王、沁水王、沁源王。六个郡王均围着沈王府建有郡王府。王府之东,有一所宝雨寺,寺中有一座塔,站在塔顶,六个郡王府一览无余,因此,该塔也就俗称六府塔。
但是,随着子孙的逐渐增多,郡王的分封也就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形成了28国,分别是:武乡国、陵川国、平遥国、黎城国、稷山国、沁水国、沁源国、清源国、辽山国、内丘国、广宗国、唐山国、永年国、西阳国、灵川国、宜山国、宿迁国、吴江国、定陶国、云和国、福山国、德平国、镇康国、安庆国、保定国、德化国、灵寿国、六合国,合而称为沈国。
当然房屋也就住不下了。
于是在嘉靖年间(1522-1566),沈王府大规模扩修城门、城墙、府第等建筑物,在沈王府周围又相继建起多处郡王府和将军府,毗连一片,盛极一时,百姓呼之曰“皇城”。
修成后的王府城墙周长三里,高两丈五尺丈,占地150亩,从南至北建有端礼门、承运门、体仁门、遵义门、广智门,内有承运殿、存心殿、进学宫、宝恩楼等,左右四隅皆有楼,均以琉璃装饰,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雄伟壮观,附属建筑还有石头街、狮子街、孟家花园等,形成一座规模宏大的亲王级皇城。
除此之外,沈王府还设有自己专属的衙门,有长史司、纪善所、审理所、奉祀所、典宝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典膳所、广实库、中护卫指挥、千户百户经历镇抚、群牧所、仪卫司等。这些部门不参与地方政务,专为王府服务。
明朝规定,所有的亲王均不得干涉当地政务,但如此庞大的一个王府集团,给当地带来的财政压力和百姓负担可想而知。
好在明代的潞州,商业兴旺,市场繁荣,是当时全国最富裕的地方之一。《晋录》云:“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好在沈王朱模天性谨厚,万历《潞安府志》载:朱模“入朝又无所奏请。成祖问地方事,曰,有司奉法;问禄米,曰,不缺。性谨厚如此。在国严谕官校,无扰地方,至今封城宁谧,王之贻谋也。”其后人有的以贤孝名,有的善文章,多博学者,“时称沈藩多才焉”。明代宗姓诸侯支派繁衍,遍于天下,而忠厚开国,独以沈藩称首。其平居遵礼守训,世有令德,无一切华奢积习,而约束严谨。诸王宗无故不得擅出,非启请批允不得兴讼。三百年间,宗民错处,俱以无事而安。
沈王府戒华奢,不扰民,约束严谨,这在明朝的所有藩王中,是独树一帜的。
沈藩以文行著称,以立德、立言、垂世为训,在为当地文化繁荣、兴学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王府办有勉学书院,由朝廷选派学养深厚者执教,王府子孙多有学业卓著者。沈宪王朱胤栘,读书为文,抽毫千言立就,与海内名士为文字交。沈定王朱珵尧,尝为国家分忧,资助军饷,发千金赈济饥民,且“其学窥性命,诗轶晋魏而上之”。由他编著的《勉学书院集》,收集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四位藩王的诗作,其中多有劝人喻世和体恤百姓之作。沈裕王朱效镛富于著作,好读书,过目即成诵,手不释卷,其学术为世所重,著有《寸阴手镜》《东壁馆书抄》。清源王朱幼圩,别号懒云,“独擅文名一时,著作多出其手,艺林推重”。勉学书院从朱胤栘开始兼有了刻书刊印职能,其刻印的一些名家著作为当时的资政育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乾隆《潞安府志》和《三晋史话·长治卷》记载,有明一代,沈藩王一系共袭封沈王九代十三王(其中四王为追封),自沈简王,朱元璋庶二十一子朱模(1391—1431)起,至末代沈王,朱效镛嫡一子朱迴洪(1639—1644)止。
当初,朱元璋为了其皇子皇孙次序不乱,给每个藩王都定了谱系。沈王府的谱系字序为:佶幼诠勋胤,恬珵效迴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当传到迴字辈时,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在慌乱之中,跑到煤山在一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尊贵的性命。当年,李自成部将刘芳亮率军攻破潞安,炮烙诸王豪绅,销镕宝器数日,以充军用,之后末代沈王朱迴洪被裹胁北上,不知所终。王府族人有的隐入寺庙,有的隐姓埋名,四散而逃。至此,耸峙辉煌了237年的沈王府化为废墟。
正如清康熙年间才子许七云所感:
沈王第宅久荒唐,一望离离荆棘场。
赢得禅林香火在,至今人尚说官庄。
昨日舞榭亭台,转眼衰草枯杨,名利富贵,如一阵风刮过,只在转瞬之间。1946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作出决定,在废弃的沈王府建造太行太岳烈士陵园,1949年设计,1952年建成竣工。它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最早建立的一处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建筑,1986年10月,被民政部公布为国家重点陵园保护单位。
在沈王府遗址上,现在还明显遗留有皇城西面一小段城墙残址,长约90米,厚约5米。2014年10月,长治市委、市政府对残留的这段城墙残址实施保护措施,修建南北向护栏100余米,加设防护玻璃栏,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址得以延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