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中的热辣邵阳

米粉中的热辣邵阳

刘草心

一天之计始于晨,而邵阳的一天则是从米粉开始的。从城内某个角落第一家米粉店卷闸门“哗啦”一声拉开起,黄狗惊觉地一连狗吠,这座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湘中小城从睡梦中翻个身,逐渐苏醒过来。一阵稀里哗啦、叮哩哐当之后,原本小心翼翼的悉悉索索逐渐放肆起来,摩托车轰隆隆呼啸而去,哔哔的汽笛声焦躁肆意地叫嚷,大妈们广场舞的劣质音响也见缝插针地喧闹起来,现代文明所创造的喧嚣和骚动席卷了市井各个角落,不管步调是否一致,每个居民都被卷入这快速的城市律动中。

此刻最繁忙的应该是街旁最常见的米粉店了吧。邵阳的米粉店就像邵阳的街道一样,墙壁上灰蒙蒙油腻腻黏糊糊,就算是闹市区大名鼎鼎的米粉店“回民餐厅”也是一副油乎乎的邋遢样。靠墙摆着几张深浅不一的八仙桌,桌上似乎也蒙了一层油,甚至残留着上位食客溅出的红油和骨头渣,横条凳子也横七竖八随意摆放着。这般景象在繁华如北上广、小资如厦门、杭州是避之不及的,可粗放的邵阳人民不在乎,他们提拉着鞋走到桌子旁,捡根凳子坐下便朝门口喊上一嗓子:“老板,来碗粉,豆腐木耳臊子,加辣!”十分粗犷的邵阳人,很多正在学习小资,却多数还没学会。其实,店面看起来邋遢,但经过开水泡洗滤过的米粉还是干净卫生的。

邵阳米粉店没有封闭的厨房,就当街搭个简单的铁台,摆两口锅,一口放着滚水,一口放红油,旁边再搁几个大碗盛着牛肉、豆腐、肥肠等臊子,简单实用。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而是邵阳人就是这种坦荡直爽的性格导致。他们不喜欢拐着弯说话,总是直来直去,甚至有点“莽汉”气质。这点也体现在邵阳方言上,它音节短,音调高,没有多余的感叹词,没有费劲的翘舌音,虽干脆利落却略显粗鲁,有时候情侣间的调笑听起来都像在掐架,所以乍来邵阳的外来客坐公交车或走在街上都有点小心翼翼、心惊肉跳,因为路上行人动不动高八度且掷地有声的说话声往往会让人误解在吵架,这也是邵阳人剽悍名声在外的原因之一吧。

在食客等候期间,老板可没闲着。他一扬手,指间就多了一把又滑韧嫩白的粉,放进手编的竹丝笼里,往翻腾着的滚水里浸,等米粉缓缓舒展开,他再一扬手,把勾出来的米粉倾盆倒入碗里。一旁的老板娘早就在碗里备好了佐料,待米粉一落碗,就浇上一大勺热辣辣骨头高汤,再淋上卤制过的豆腐、木耳、牛肉等等,色相诱人,油香扑鼻。别忙,还得淋上一层红得通透、红得发亮的辣油才算是一碗功德圆满的邵阳米粉。食客早已忍不住食指大动,只顾埋头砸吧起来,吃得大汗淋漓、满嘴流油也乐此不疲。

人说“中国吃辣看湖南,湖南吃辣数邵阳!”,邵阳人是无辣不欢的。被辣椒辣大的邵阳人也辣出了一番勇士气概和反抗精神。在近代史上,不少邵阳人用自己的热血保家卫国,有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高举反帝倒袁大旗的护国将军蔡锷、抗日将领廖耀湘,除却这些在历史中大放异彩的名字外,更有在军队里抛头颅、洒热血的无名士兵,他们勇武善斗,敢闯敢拼,可谓是近代史上的出力“蛮牛”。这股劲头也延续至今,在发展工业城市未取得理想效果后,敢于颠覆的邵阳人民另谋出路,翻修资江南路、临津门路段的古城墙,厚重的砖石还原了古色古香,威武的城墙重现当年宝庆府坐拥南方重镇的壮势;在内在外的邵阳人奔走呼号、团结一心,争取到沪昆高铁和洛湛铁路,以求重振旗鼓;修建地下步行街、整顿市容,打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所以,邵阳这座城市也独具辣椒的气质,初尝一口会被呛得难以下咽,可再吃几口,那朴素中带些热辣,粗糙却直爽的味道叫人难以割舍。

所以,无论在外漂泊多久,邵阳游子们一回家就会马不停蹄地嗦碗米粉才满足。除了离家最近的寻常粉店外,有那么两家是必去的,那就是坐落在红旗路的“回民食堂”和临津门附近的“宝隆和”。两家在装修上都惊人地保持本色风格,不摆花,不种草,日光就是灯光,不刻意暧昧,一副“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的傲娇架势,但嗦粉的感觉却大有不同。当临闹市的回民食堂的福利则是边嗦粉边瞟街边款款走过的漂亮姑娘。老话说:杭州女子苏州汉,宝庆妹子黑煤炭。你可别误以为是邵阳妹子个个皮肤黝黑,其实是说邵阳妹子性格烈性如炭,做事风风火火、说话泼辣清脆、感情炽烈直白。想想,砸吧着销魂荡魄的米粉,欣赏着水色白净、娇小可人的姑娘嘻嘻哈哈地走过,真是一大乐事呀。

古城临津门附近的宝隆和则是另一番光景。贴满狗皮膏药的木质危楼,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路,还有青黄交杂的筑城砖石无不暗示这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邵阳。临街一些闲适老人三五成群,或有半老老头摆个算命摊,蹿个棋局,或有只剩一半牙的老太打点小牌、搓个麻将,也有紧跟潮流出门遛狗的退休老干部,都是一副自得其乐的安逸神情。在宝隆和哼哧哼哧嗦完粉后,往往会拖着步子沿临津门下到资江南路消个食;沿街随便钻个KTV吼上一嗓子;欣赏独具特色的民俗铜像,如南方都有的传统项目“舂糍粑”、“烤红薯”,也有极具本地特色的“团猪血丸子”和“仙人井挑水”,都算是食客们的集体回忆。

吃完米粉,邵阳人补充了能量,有了些力气,公交车晃晃荡荡拉着一车乘客驶向学校、办公楼,一排排小车也车龙马水欢跑着,高耸的脚手架也轰隆隆伸直了手臂。邵阳,这样一座有些土气,有些豪气,还着了些洋气的,却正在埋头建设的粗糙城市,从一碗热辣辣的粉面开始了。

作者简介:刘草心 6岁开始发表作品,湖南省作协会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青年文摘》《湖南日报》《天津日报》《中国校园文学》《中国城市报》《潇湘晨报》《湖北招生考试报》等20余家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随笔20余万字;大学期间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余篇;独立著作《办公室正道》,与人合著《高速开往湘西南》(刘诚龙,肖兴国同著),个人贡献2.8万字,  翻译编辑10万字宣传册《智慧城市国际信息设计展》

本刊顾问:龙国武 刘诚龙 俞荣斐

总编:唐白甫

主编审稿:  陆秀   唐建伟

责任编辑:

唐花阶   刘云雨   刘云洲

陈校刚   丁华

副主编:

李云娥  罗东成  刘慧球

杨国安  李   婷   廖大秋   易小群

唐运亮  刘云湘   刘青龙   刘肆梁

陈晓蓉   银红梅   果  实   粟   蒋

刘长军   周前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