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这几个坏习惯,必须改正

得了糖尿病必须把这些个坏的习惯改掉,这样血糖才能保持稳定达标。

饮食不注意

必须遵循:少吃多餐,多菜少饭,合理搭配。认真耐心地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饮食方案。

不运动或者运动达不到要求

我吃饭感觉没问题,怎么血糖就是降不下来呢?那你的运动了吗?运动的量够吗?不要说太累了,不想运动,这不是理由。

容易生气、喜欢置气

糖尿病的发病病理在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控制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时,交感神经兴奋,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间接地抑制了胰岛素分泌。因此,糖尿病患者切勿生气。

压力大

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重压之下,长期压力大、抑郁会让血糖忽高忽低,容易出现低血糖,血糖达标就成了空谈。

大量抽烟

吸烟会引起血糖波动,香烟中的烟碱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进而导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糖波动。香烟中的尼古丁则会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儿茶酚胺有减弱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不利于血糖下降。

喝水少

糖尿病患者不管渴不渴,每天都最少喝6--8杯水,身体在长期缺水的状态下,血液得不到稀释,影响全身的循环,血糖肯定不会达标。

夜班工作、熬夜

熬夜会刺激大脑皮层,使之活跃,刺激下丘脑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可导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引起血糖的升高。

凌晨4点到上午9点这个时间段血糖是最容易升高的。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熬夜后,如果没有按时起床,没有按时服药吃饭,整个白天的血糖规律就会被彻底打乱,会引起血糖的明显升高,增加肾脏的负担,随后导致血糖的波动

不规律的睡觉时间

睡觉不规律、失眠会引起胰岛素抵抗,高质量睡眠也是血糖达标的重要条件。

喝酒

糖尿病人在喝酒的时候,会造成血糖的即刻升高,让糖尿病失去控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糖友常常喝酒而不吃食物,那么就会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糖量减少,出现低血糖症状,这也是对身体健康很不利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大量喝酒,还有可能导致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这种情况时有发生。糖尿病病人最好别再喝酒了,假如在非喝不可的场合,也只能少量地喝酒精浓度低的啤酒,记得千万不能空腹。

稳控血糖的5个好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长期控糖至关重要。以下,我为糖友筛选了有针对性的生活习惯,快用手机拍照后保存下来,每天照着做,稳稳控血糖。

饮食好习惯每天300毫升纯牛奶或酸奶,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全谷物、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1/3;蔬菜不要仅限于绿色蔬菜,食用种类要丰富;白开水是首选,其次选豆浆,调口味可喝淡茶;少油(每天少于30克)少盐(每天少于6克),能蒸煮不煎炸,不吃加工类肉制品;甜味剂可选木糖醇;先吃蔬菜,再吃肉类、鸡蛋,最后吃主食;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选低升糖指数的水果。

运动好习惯血糖小于5.6毫摩尔/升,先吃点糖再运动;每周运动5~7次,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连续两天或两天以上不运动;运动时间放在餐后一小时开始,尤其是晚餐后锻炼值得提倡;随身携带糖块、饼干等小零食,一旦出现低血糖及时处理;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后可通过慢跑、伸展运动等放松;若处于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期或治疗期,等治疗结束后再运动。

监测好习惯每3个月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尽量餐后两小时和睡觉前测量血糖,吃药前测量空腹血糖;运动后,等30分钟再测血糖;手指用酒精棉片消毒,待酒精挥发后再采血;手指消毒不要用碘伏,会影响测量数值;按时记录血糖测量数据,可做成表格记录。

用药好习惯遵医嘱用药,不排斥胰岛素治疗,尤其是胰岛素强化治疗;按医嘱定时用药,不随便停药、换药;注意胰岛素存放温度和环境,未开封应储藏在2℃至8℃的冰箱冷藏室内,已开封的话可以在30℃以下室温保存;需长期使用胰岛素控糖的Ⅱ型糖友、容易反复出现低血糖的Ⅱ型糖友、饮食不规律的Ⅱ型糖友,可考虑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注射针头最好一针一换,实际使用过程中,可1天至3天更换一次;不同胰岛素的注射部位也不同,短效的打腹部,中效的打大腿和臀部,预混的早上打腹部、晚上打大腿和臀部。

复诊好习惯每年定期做一次全面体检,特别要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每月或每季度到医院复诊,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