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议论文之文化篇3
【名言警句】
我们把当下的知识分子分成三类:一类叫拍案而起,一类叫洁身自好,第三类叫随波逐流。从历史角度看,一个国家最需要的是拍案而起的知识分子,现在的知识分子,能做到洁身自好就相当不错了。
——崔永元
盒饭吃不好,顶多是闹肚子,电视剧要是整不好,坑害的是几代人。
——春节联欢晚会
放几天假,吃几个粽子,端午节就这样过去了;元宵节只剩下吃元宵;中秋节只剩下吃月饼,传统节日似乎只保留在舌尖,而远离了心灵。
——网上警句
文明逝去的声音
①月夜下的圆明园更显凄凉了,秋冷雁高,星星亦如清霜,粒粒散落在废墟之上。枯叶落尽,霜结千草,冷风萧萧,夹杂在风中的,是圆明园的悲泣,是文明逝去的声音。
☛批注:以情境开头,富有诗意,语言优美,用圆明园的悲泣引出文明逝去的声音。
②粉墙黛瓦白玉杆,荣辱功过其中刻。
③“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是杜牧笔下的阿房宫,字里行间,正似琉璃折光直射眼帘。红墙黄瓦,庄严壮丽,比之故宫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纪录片里的大明宫,那个时代的荣辱兴衰好像一一浮现在眼前。曾经坚不可摧的古长城如今早已斑驳不堪,悲痛欲绝的孟姜女早已逝去,岁月悠悠,消弭了历史痕迹。“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啊,它们默默矗立在历史的路口,送走了多少帝王将相,见证了多少朝代更迭,记录着人们前行的脚步。梁思成曾说:“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
☛批注:二、三两段论述古建筑的宝贵。
④可惜后人留不住,多少璀璨化尘埃。
⑤绮丽的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火烧了,大火三天不熄,阿房宫终成尘埃,只留下后人的唏嘘感叹;王道士错步上前,一点点将敦煌的飞天梦刷干抹净,血色的夕阳下,学者们忍着屈辱细看微型胶卷。别了,壮美的阿房宫;别了,窟壁上绚丽的绸缎丝巾、多姿的菩萨飞仙。只是,在你们逝去之前,还没来得及将美丽展现给世人啊!这是前人犯下的错。而如今呢?梁林故居只剩断壁残垣,已被赫然打上“维修性拆除”几个大字……曾经为了北京东便门抚墙痛哭的梁思成若看到自己的满腔热情换来的是开发商的唯利是图,在天之灵也不会安息吧。
☛批注:四、五两段论述古建筑遭受的磨难,从古至今。
⑥逝去的无法追回,现存的更要珍惜。
⑦王小波曾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些历史有一半写在故纸上,还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是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供人在其中漫步。一座城市的历史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它的建筑。那故宫,是今人与古人交流的场所,我们怎能不珍惜?那园林,是古典美与现代美沟通的桥梁,我们怎能不珍惜?利益与文明这道选择题不应做错,别忘了前人的告诫——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还好,在梁思成之后,还有梁思成的学生——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还有被冯骥才称为“斗士”的阮仪三,还有……这些“梁思成”们,用双手阻遏古建筑的坠落,用身体守护文明的火光。
☛批注:六、七两段论述因为逝去的无法追回,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存的所有。
⑧如果我们的身边能多一些“梁思成”们,如果我们能多听听他们的呼声,也许就能平复圆明园的悲泣,也许风里就会少些文明逝去的声音!
☛批注:最后一小节仍以圆明园作结,与开头相呼应。
【总评】
本文并没有写文明的方方面面,而是抓住了其中的一个小点,即“古建筑”,条分缕析,结构严谨,从“粉墙黛瓦白玉杆,荣辱功过其中刻”“可惜后人留不住,多少璀璨化尘埃”“逝去的无法追回,现存的更要珍惜”三个层次论述文明的消失”这一主题,思路清晰,层层递进,论述严密;开头“圆明园的悲泣”与结尾“平复圆明园的悲泣”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语言精美,开头“秋冷雁高”“枯叶落尽,霜结千草,冷风萧萧”等富有诗意的描写性文字把读者带入萧瑟凄凉的意境之中,起笔不凡,令人耳目一新;引用、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运用自如,使文章语言优美;整句、散句、问句、叹句等多种句式的运用,使文章音韵和谐,这一切都彰显了作者不俗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良好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