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康复,老师和家长哪个更重要?
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除了去机构上课,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利用好这些时间的话,就等于白白浪费了生活中对孩子的教学机会、对不恰当行为的纠正机会、甚至还会因为没有在家复习和泛化技能而导致已学到的期望行为无法维持住。
专家指出孩子每周训练时间不能低于25个小时,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需求,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孩子、家长、老师是铁三角的关系,缺了谁都不行!
>>>>
会背诗唱歌,但却要大人把着上厕所
“发发一直不肯做小马桶,每次都得抱着他、把着他拉臭。我只想让孩子坐在马桶上面,哪怕一小会,不,哪怕3秒就行。我每次让他坐,就跟要把他杀了似的……”
发发(代名)是一个白白净净的男孩。今年三岁半了。据妈妈讲,他在家里能说很多字或词,还会哼唱好几首儿歌,甚至能背唐诗好几首……但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发发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家人把着他拉臭臭。
>>>>
懂得正确方法,行为塑造其实不难
中心老师趁发发状态不错时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强化物(M豆),把发发注意力引过来立刻发指令:发发坐马桶→发发在提示下坐在了打开盖子的马桶上→立刻得到了强化(M豆)。发发坐在干净的马桶上吃的那叫一个开心。就这样,发发坐马桶一次成功!
之后中心老师让发发提好裤子,再次进行维持项目的穿插,继续吸引发发的注意力进行坐马桶的回合教学,不到5分钟的时间,发发竟然独立坐马桶了,吃着M豆开心到不行。
若要培养孩子目前还没习得的技能,塑造法是个特别有效的好方法。将短暂地“坐马桶”这个行为与强化物联结,孩子一坐马桶便能得到强化物,由此消除对马桶的厌恶,进而适应坐马桶。
>>>>
家庭泛化才能使技能得以所用
几天后,奶奶却说发发怎么也不坐这个马桶上拉臭臭……原来是教室和厕所场景的原因。中心老师把奶奶喊到教室,辅助奶奶给发发指令,让发发坐了马桶,并进行针对性语言及食物强化(发发听奶奶话做马桶了真棒-奶奶给予发发M豆),一次又一次练习后,发发独立完成奶奶指令下的行为“坐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