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多发生于儿童期,单发或多发。好发于皮肤、颈部、纵隔、腹膜后等深层软组织内,眼眶较少见。临床上波动性大,若有出血可产生巧克力囊肿,引起明显的眼球突出。当呼吸道感染时,由于免疫反应可致病变间隔的淋巴滤泡增大、扭曲, 致使其血管出血,导致各种血性囊肿形成;由于病变与体循环不沟通,病变间隔有大量小的滋养血管,这些血管可自发或因轻微外伤、伴发急性细菌性蜂窝织炎而出血,后者进入淋巴管内,引发急性眼球突出。

[病理改变]

眶内淋巴管瘤是迷离瘤,因眶内并不存在内皮衬托的淋巴管,也无淋巴滤泡或淋巴结。淋巴管瘤为无包膜不规则团块,弥漫浸润性生长,由粗细不均的淋巴管构成,大小可从毛细管至海绵状,管腔有清亮的淋巴液。若有自发性出血,管腔内可见红细胞。每一官腔衬托—层细薄内皮细胞。间质呈纤维化,可有淋巴样聚集并可见生发中心。

[临床表现]

淋巴管瘤生长缓慢,临床表现为眼脸肿胀,眼球突出,绝大多数无体位性改变。位于眼睑者,皮下可触及柔软无痛性肿物。位于眶内者,多位于眼眶内上侧,也可触及有压缩性的柔软肿物。肿物累及眼外肌、视神经时,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症状。

[影像表现]

MRI多数病变呈不规则形,弥漫浸润眼睑和眼眶,边界不清楚,少数病变局限,呈类圆形,边界清楚,与正常眼外肌比较,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1表现为高信号。淋巴管瘤容易反复自发出血,由于出血的时期不同,所表现的信号不同,所以在MRI上呈高、等和低混杂信号,少数大的淋巴管瘤可有大的动脉血管,具有典型的流空信号,增强后多数为不均匀强化。淋巴管瘤可压迫包绕视神经及眼外肌,有少数病变可向邻近眶外结构蔓延,尤其增强扫描联合脂肪抑制技术可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晚期淋巴管瘤可造成眶腔扩大, 眼球突出。

[诊断要点]

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以准确显示其病理特征的征象—反复出血,可清楚准确显示病变的范国,辨别病变与眼外肌、视神经等结构的关系,也可清楚显示眶外延伸的范围,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MRI应作为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较为可靠的影像检査方法。

[影像学鉴别诊断]

①毛细血管瘤:一般为先天性,出生即存在,随着年龄增长可自行消退,皮肤有颜色改变,大多数位于眼睑或眶周软组织,较少累及眼眶,密度或信号较均匀,MRI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

②横纹肌肉瘤:生长迅速,短期内可发生明显变化,可侵犯邻近结构,也可破坏邻近眶壁骨质,MRI显示病变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密度或信号常不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结合病史一般能鉴别。

③炎性假瘤:多有眼眶肿瘤的病史,常伴有眼外肌及泪腺肿胀,多数病变在MRI T2WI 呈低信号或等信号,而且信号一般均匀。

④海绵状血管瘤:常发生于中年人,多位于肌锥内,多数病变信号较均匀,MRI T2WI呈明显高信号,信号均匀,增强扫描有“渐进性强化”的特异征象,易与局限性淋巴管瘤鉴别。

⑤神经鞘瘤:需与局限性淋巴管瘤鉴别,多位于肌锥外,MRI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散在长T1、长T2信号影,代表囊变、陈旧性出血或Antoni B细胞区,此部分增强后不强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