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多次提到春分,春分是春天的开始吗?
马上就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了。今天在群里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争论。一个人说,“哇,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春天都过去一半了!”另一个说,“哪里?!春分是春天的开始,好吗?!”还有一个说,“二月二这才刚过了没几天,春天应该是过去了三分之一稍多点。”
季节的定义和划分虽是老生常谈,但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普罗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总而言之,季节划分的标准有很多,这是大家对季节认定有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国古代采用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与之对应的,出现了两套季节划分方法:一种是农历月划分法,以3个农历月为1季,即农历正月至三月为春季,依此类推,遇到闰月时该季4个月。如某年闰六月,则该年内四月、五月、六月、闰六月这4个农历月属夏季。
1季的3个月分别以“孟、仲、季”,或“早、中、晚”,抑或“初、中、暮”进行命名,民间、史书以及文学作品中常常采用此种方法。如《红楼梦》第五回,贾元春的判词中说道,“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兕)相逢大梦归。” “三春”的原意是春天的三个月,此处用来代指贾家三姊妹。
“初春”的原意是春天的第一个月(正月),此处用来代指贾元春。第七十回,在交代重建桃花社的时令背景时,文中说“如今仲春天气,虽得了工夫,争奈宝玉因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桃花的花期是公历3-4月,换算成农历大概在二、三月间,所以生活经验丰富的曹公此处写“仲春天气”是极为妥当的。
还有一种是节气划分法,即以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启(立春和立夏)、二闭(立秋和立冬)分别当作四季的开始。春分正好处于立春和立夏的中间位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从这个角度说,春分的确是春天的中点。明末西学东渐以后,西方的季节划分法伴随着天文、历法逐渐传入我国,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天文学上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为主要划分依据,即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那天(夏至)作为夏季的开始,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那天(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两个节气的中间点——春分和秋分,则分别作为春天和秋天的开始。
从这个角度讲,春分算是春天的开始。红迷们一定还记得,《红楼梦》中冷香丸的配料之一——四样花蕊,是必须在春分这天晒干的。黛玉的咳嗽也是在春分过后必犯的。秦可卿到了也没能熬到第二年的春分。
由此观之,曹公笔下的春分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但这是否意味着小说的叙事中采用了天文划分法,以春分作为春天的开始呢?笔者并不这么认为,依然觉得书中采用的是农历月划分法。限于篇幅,在此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与我讨论。
可能有读者会问,这3种划分法孰优孰劣呢?确切地说,这3种方法都略有瑕疵。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农历月是以月相的周期性变化为依据进行设置的,体现的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规律。而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在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具体表现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的周期性变动),体现的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
虽然古人通过设置闰月使农历月与季节大致符合,但两者之间的对应还是不太精准。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直射点的周期变化而设置的,因此无论是节气划分法还是天文划分法,与季节的对应关系都比农历月精准的多。
现今的气象服务中一般采用更加精准的候温划分法来划分四季(也称之为气象意义上的四季),即以5日内滑动平均气温为依据,10℃-22℃为春季,大于22℃为夏季,22℃-10℃为秋季,小于10℃为冬季。
照此标准,在立春时节(公历2月4-5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冬季(岭南、闽南等全年无冬区除外)。到春分时节(公历3月19-22日),入春的分界线一般会推进到长江沿线。
从气象角度讲,“立春”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正月”之时春姑娘的脚步还未逾越遥远的南岭,“春分是春天的开始”这句话只属于长江沿岸的小伙伴们。
作者:刘浩,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