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穷还是富,看这一点就知道

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一个家庭是穷是富,是好是坏,看家风便知。
家风的传承,这是一个家庭最核心的精神领域,是一个家族世代传习的学问,也是一个家庭最奢侈的传承。

家族文化的熏陶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真正的不动产是家风,因为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

这里,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名门望族的家风,感悟他们历久弥新的家族精神。

康世家族

河南巩义市的康氏家族,不仅历史悠久,更让人赞叹的是先祖到子孙后世的400多年里兴盛不衰,现如今这个家族仍然有相当的影响力。
康氏家族兴盛几百年,靠的是什么呢?
有人说因为康氏庄园是绝佳的风水宝地,还有人说是因为康家先祖娶了朱家女为妻,天合佳偶。
其实,康氏家族的辉煌既不是因为风水,也不是因为天赐佳偶,而是得益于良好的家风。
康氏家族的家训是一副对联:“志欲光前惟是读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持家。”
意思是,如果要为祖上争光,家族兴盛就必须教育子孙后代;如果要后代享福,现在就必须要勤俭持家。
如果今天去到河南,步入康百万庄园,从遗存的匾额楹联中,我们仍可感受到康家家风家训中对于修身的重视。
秉持温良恭俭、智慧睿达家风的康氏家族,因此纵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至今繁衍而不衰,彰显了康氏家族强大的生命力。

钱钟书

作家钱钟书也是在好家风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是清华有名的国文教授。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偏爱古书,平时总会看书抄书,并在摘录上写上自己的看法;积累知识之外,他还秉承了父亲治学严谨的风格,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惜时如金,淡泊名利。对知识的追求让钱家几代人都活得简单而卓越。
图|钱钟书与父亲

张武龄家族

除了康氏庄园、钱钟书,还有文化界声明卓著的“合肥四姐妹”家族——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
一部家族史,差不多就是半个民国文化史。当时的张家能一下子培养出四位大家闺秀,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她们的父亲。
他们的父亲,就是民初有名的教育家张武龄,他开明的家风和对教育的理解,造就出了十位绝伦儿女。
上世纪初的张家在合肥是个有名的大户人家,整个家族声名最显赫的就是张武龄的祖父张树声。他历任两广总督和直隶总督,在平叛太平天国起义的淮军中是仅次于李鸿章的第二号人物。
张武龄的十个孩子,名字都取得极为讲究。
女儿分别为: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儿子分别为: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
他希望男孩的心里一定要有家;而女孩的内心一定要广大。
其境界与格局,由此可见一斑。
张武龄很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但他从不干涉老师们的教学。
张家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爱好。
虽然玩的开放,但同时又家教严谨。
正如杨绛说,好的教育不是被动受教、受到管教,而是启发学习的兴趣和自觉,在不知不觉中受教。
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父亲不强势、不强制,但子女各个出类拔萃、道山学海。
当然,这还在于父亲的表率,张武龄一生拒不做官,却倾其所有家产、甘之如饴的致力于大办学堂和公益教学。
没有万贯家财,却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这大概就是作家马伯庸说的:“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
心态、意志、教养、价值观、生活习惯,其实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
一个家庭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会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也是一个家庭真正的不动产!
图文转自丨收藏马未都,仅供学习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