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养老要稳住神,辩证看,务实干
本文字数:1908字
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稳住神,怎么稳?
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到现在,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各类分析数据漫天飞舞,各路观点理念如雨后春笋。在百花齐放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做养老,投资人必须要稳住神。怎么稳?一是多花点时间研究有效市场需求,二是研究自己有多大能力。
比如说现在有个风气,一说养老都在讲养老机构,一说养老机构都在讲有多少老年人需要入住、床位有多大缺口,但是很多调研是没有前提的。我们在很多城市做过调研,问老年人有多少愿意住养老机构呢?大约是40%。我们大部分的研究都是用这样的数据,所以大家觉得大建养老机构是必须的,因为需求这么大。但是这个数据有意义吗?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每月支付两千块钱以下的20%,两千到三千的10%,三千块钱到五千块钱7%,五千块钱以上的只有3%。这个数据不是很精确,但是大体上反映了趋势。而民营投资者做养老,每月能受到五千块钱以上才有意义。所以大家不要看第一个总数据,第一个总数据没有太大的意义,要研究的深入一些、细分一些。
我们养老市场到底有多大,不能听忽悠,忽悠不解决问题,要进行严谨细致的市场有效需求的调研。大家看到的所谓数据和研究成果差距非常大,因为老年人是异质性最强的群体,需要深入调研,而且我们的市场调研要研究老年群体需求的变化趋势,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外,投资人要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儿,一口吃一个胖子这种事就不要做了。要把有限的资源聚焦于最专长的领域,我们不要去讲两亿或者三亿,其实两亿三亿跟你们什么关系也没有。你们聚焦于两亿里头的几千几万几十万就够了,要做细分化的研究定位,不要去做大众化的,没有企业能够通吃,这个是有意义的。现在大量的产品服务同质化,低端化,很大程度上针对性不够。
大家有充足的热情去做养老,这是好事,但是企业在做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沉住气、稳住神,谋定而后动。
辩证看,看什么?
辩证地看待养老问题,既要看到潜在的发展机遇,也要看到现实压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中国式养老”机遇很好,潜在的市场需求十分明显,而且将呈现上涨的趋势。国家层面对发展养老产业也较为支持,国家陆续在财政、税收、用地、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养老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大家都知道现在形势很好,我把它归纳成环境优,政策好,需求大,这个就不多说了。我要说的是,养老产业要真正成为朝阳产业,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包括老年群体的共同努力,不是一个企业完全能够做到的。另外一个要点就是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完善的过程,不是一个文件一发,第二年问题就解决了,不是那么简单。所以需要各方的毅力和耐心。
另外,我们养老产业有一个怪现象,就是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同时存在,特别在产品和服务都表现的很充分。这在市场经济发展已经三十多年的中国在其他的领域是很少见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老年群体收入低,总体收入偏低,有效需求不足,而且消费的理念偏消极。第二个是政府的原因,扶持力度不够,特别是落实政策难,而且市场监管不够。第三是市场的原因,市场的调研,市场的研发,市场的服务都存在一些问题。
所以,从养老产业未来发展来看,无论从市场容量、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来看,都将会有一个持续性的利好,这就要求参与其中的企业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合作共荣、风险共担的胸怀。
务实干,如何干?
第一,从养老产业实践来看,要做“慢功”,这个“慢”有三层含义:其一,心态上要“慢”,要把养老产业作为事业来做,因此就不会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其二,在运营服务上要“慢”,要认真研究中国老年人的需求特点,逐步摸索出适合中国老人的“中国式养老”模式,把服务做好,做踏实。其三,在机构发展上要“慢”,一方面要做好可复制的养老运营模式,快速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另一方面要把每一个养老项目都做精、做实、做出特色,这里的“慢”更多体现了一个企业的专注度与辩证观。我想有了这三点,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把自己的养老事业做好、做大。
在“做”的过程中,千万不要一味盲目地去追求理想中的“高、大、上”。毕竟现在投资人、政府、老人都很务实,大家更重视的是运营能力,是服务。因为我们知道养老服务,养老产业归根到底是服务,生命也是服务,所以做养老,盖房子不难,主要是做服务难。只要有志于要做养老的一定要有这个准备,一定要根据老年人心理的两重性,一方面是消费的谨慎群体,对价格,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消费很不容易。但是仅仅这一点,我们就没有希望了,还好有另一点,依赖,一旦认准了,他就有依赖性,甚至包括被骗了,他还骗的心甘情愿,这就是老年人消费的特征。养老服务不是要让老年人满意,满意还是第一个层次,养老服务要让老年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