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梅,如品人生
连续发了三篇有关梅花的文章,有博友提到下一步是否写“吃梅”?这倒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路: 把“梅”系列纵向发展。
上小学时,每逢梅雨季节,就会有同学带些“梅子”到学校,我也总能分得几颗。刚从树上摘下的,还未完全成熟,青青的,硬硬的,酸酸的,不太好吃。那是第一次吃新鲜的“梅”,印象比较生涩。而梅子因种在深山老林中,所以一直没见过“梅”树。
但是话梅糖、梅子干等却是常年不断,生津开胃,是儿时最难忘的味道之一。
一直以为梅子是“梅”的果实。可看过真正的梅花(家附近就有几株)后,却没见过结果,梅子到底和梅是何关系呢?
百度了一下,是这么解释的:梅子是果梅树结的果,但是一般观赏的梅花是另外几种梅。 果梅为蔷薇科杏属梅(Armeniaca mume Sieb.)植物。亦称青梅、梅子、酸梅。原产中国,是亚热带特产果树。
梅子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泽、肉厚、核小、质脆细、汁多、酸度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酸中带甜的香味,被誉为“凉果之王”、“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原来如此,我们所吃的”梅子“,并非千年来文人墨客讴歌的”梅”的果实!
但梅花再好看,也只能观赏,抒抒怀,题题画,没有更多其他的实用价值了。可对我这种吃货来说,能够解馋、果腹才是最经济实惠的。
一说到吃,首先想到的便是“望梅止渴”。东汉末年,魏兵南下,行军途中,天气太热,无处找水,人人口干舌燥,渴不堪言。曹操即对众将士说,前边不远有梅林,将士们听说后,想起梅的酸味,口水禁不住淌了出来。也由此,“吴人谓梅子为曹公”,“望梅止渴”之成语亦由是而出。
在古代,梅就是重要的调味品之一。
历史传说:据《书经·说命篇》记载,殷高宗任命傅说做宰相时,曾鼓励他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即希望他要象做菜离不了的盐和梅(古时盐、梅并称,是厨房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一样,成为国家最为需要的人才。
爱吃梅,好像也有点高洁之感了。
原以为梅干这类零食只有中国有,来到日本才发现日本人在梅子上的功夫更高一筹,把梅子的用途发挥到了极致:不仅种类繁多,除了零嘴,更多地用在料理和果酒上。
日本的和歌山县(纪州)的梅干可谓赫赫有名,生产量占了全国一般以上。用这一带种植的南高梅制作的梅干是最高等级,被指定为县“推荐优良土特产“。
漂亮的梅干
超市里卖的梅干,做料理、便当用的。(右下图是泡过梅酒的梅子,我的大爱!)
盒饭里的梅干
百元店里的梅干小食
我在家日啖1-2颗的梅干(小瓶内的用来配饭菜、大瓶里的是泡过梅酒的梅干)
梅干虽好吃,却一次不能吃太多,多食损齿,伤脾胃。且不宜大口快吃,需慢慢品,细细嚼,待酸味尽去,留下清甜一片滋润心田。
在以前的文章我曾经提及喜欢喝“梅酒“。
梅酒一般采用6月份收获的青梅、用蒸馏酒(白酒、烧酒和白兰地居多)浸渍而成的混合酒类(酒精饮料)。度数很低,带着青梅的淡淡的酸味,抿一口,清香四溢,余味缭缭,就着美味佳肴,顿有人似神仙般的虚幻惬意。
一般人喝梅酒喜欢加些冰块,既起冰镇作用,也可稀释浓度。可我偏爱原汁原味,不加任何冰块或饮料。梅的味道,一滴滴,尽在舌尖回味,带给我无边的遐想。
梅子的味道,酸中带甜,做成梅干后,有些还偏咸。酸甜苦辣咸,这基本五味中,梅子就占了三味,吃梅,是否品出了人生的一半滋味?
【生查子】品梅 2016.1.28
性灵自幽谷,未染尘间秽。出阁淡匀妆,点点胭脂泪。
恋伊万情迷,共我千宵醉。相伴到天涯,独品此生味。
生查子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注释:1. 性灵自幽谷,未染尘间秽:表示梅子树长在深山老林中,高洁隽秀。
2.出阁淡匀妆,点点胭脂泪:梅子成熟时青中带红,且正是梅雨季节,表面沾满雨滴,好似眼泪(也代表女子出闺时对家人难舍难分之情)
3. 恋伊万情迷,共我千宵醉:梅子做成各色各样的梅干食品,风情万种,都是那么吸引人。而梅酒,陪我度过许多美好的夜晚。
4. 相伴到天涯,独品此生味:从此梅子长与我相伴,使我体会各种人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