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读第18讲:离娄(上)解读3

《孟子》研读第18讲:离娄(上)解读3

教学内容:离娄(上)解读17—28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经”与“权”的辩证关系,对男女授受不亲的权宜变通;“易子而教”的教育方法;事亲与守身;个人的品德修养;“仁、义、礼、智”的实质、孝道的遵循等理论观点。

教学重点:“经”与“权”的辩证关系;“易子而教”的教育方法;事亲与守身;“仁、义、礼、智”的实质。

第十七章

【原文】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注释】

①淳于髡:名髡,齐国人。

① 权:变通。

【译文】

淳于髡说:“男女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吗?”孟子说:“是礼制。”淳于髡说:“嫂嫂掉入水中,要伸手去救援她吗?”孟子说:“嫂嫂掉入水中而不救她,是豺狼。男女间不亲手递接东西,是守礼制;嫂嫂掉入水中伸手去救,这是权宜时的变通办法。”淳于髡说:“现今整个天下都掉入水中了,先生不去救援,为什么呢?”孟子说:“天下掉入水中,只能用道来救援。嫂嫂掉入水中,是用手去救援的,你想用手去救援天下吗?”

【评析】

“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国古代礼制中一条微妙的牵涉性心理问题的规定。由于有这一条规定,当“嫂溺”的时候是否“援之以手”就成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了。

  淳于髡是当时齐国准外交部长级的人物,幽默诙谐的国际名士。他问孟子的问题出语不凡,孟子略施机锋转语,以“权”释“礼”,出人意表又合于情理地回答了对手的诘难。

孟子认为,救世与救嫂不能简单类比,救一个淹入水中的人,要考虑其是否求生,是否可救,救助者是否有能力诸因素。治大国如烹小鲜,救世要考虑自己是否能掌控局面,只宜做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够掌控的事,不宜逾越和争抢。救嫂可以用自己一双手,但想要救天下的人,却只能用一条道路,即走爱民、为民、裕民的道路。

第十八章

【原文】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离则不祥莫大焉。”

【注释】

①正:正道。

②夷:伤。

② 责善:以善相责备,朱熹《集注》云:“责善,朋友之道也。”

【译文】

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儿子,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因为在情势上行不通。教育必定要用正确的道理,用正确的道理没有成效,接着就会发怒。一发怒,便会伤感情了。'老人家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可自己却不从正确的道理出发。’这样父子间就会相互伤感情。父子间相互伤感情,关系就恶化了。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来教育,父子之间不用善的道理来责备对方。如果用善的道理来责备对方,就会有隔膜,一有隔膜,那就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好的了。”

【评析】

孟子认为,“易子而教”,是比较好的教育方式。因为,教育有一定的教育规范,用现在的话来说,执教者学过教育学,懂得少儿心理,会使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而做父母的人,不是溺爱、宠爱,便是恨铁不成钢的发怒。如此教育,则会引起少儿的逆反心理,从而使教育失败。

孟子所处的时代虽然没有教育学专科,没有师范教育,但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很懂得少儿心理的。孟子的这段话,也说明孟子是懂得少儿心理的。

第十九章

【原文】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注释】

①曾皙(xī):曾参的父亲,他也是孔子的弟子。

曾元:曾参的儿子。

【译文】

孟子说:“侍奉谁最为重要?侍奉父母最为重要。守护什么东西最为重要?守护自身的节操最为重要。不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听说过;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未曾听说过。谁不该侍奉呢?但侍奉父母是侍奉中的根本;谁不该守护呢?但守护自身的节操是守护中的根本。曾子奉养曾皙,每餐必定有酒和肉,将要撤去时,必定请示要把剩余的给谁,如果曾皙询问有没有多余的,曾子必定说:'有。’曾皙去世,曾元奉养曾子,每餐必定有酒和肉,将要撤去时,不请示要把剩余的给谁,如果曾子询问有没有多余的,曾元就说:'没有了。’实际上是要将剩余的下次给父母再吃,这叫做奉养父母的口舌和身体。只有像曾子那样,才可以叫作顺从了父母的意愿。侍奉父母能像曾子那样,才算可以。”

【评析】

孝与善、德、仁义相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见之于实际行动。孟子认为侍奉父母最重要,做子女的失去自己的节操,令父母颜面扫地,并不是真正的孝顺,做子女的应该正道直行,守身为大,爱护自己,让父母放心,这才是真正的“事亲”。

曾子对待双亲“必请所与”。曾元对待双亲“不请所与”。本质上,曾子事亲以至孝,曾元事亲以大孝。曾子不会令父母担忧,不仅是对父母口舌、躯体的奉养,而且对父母心意的奉养,至孝,且孝且顺,真孝顺。其子曾元没有做到这一点,仅仅是供养父母的口舌身体,提供食物,孝而未做到顺。

本章关键词“事亲”和“守身”。从“守身、事亲”做起,自己的一言一行,孝顺父母长辈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同时我们也在镜子中观自我,时时觉察,常常反省。在家庭中真正做好“事亲、守身”再推己及人,对别人的长辈,别人的孩子也会自然而然流露尊敬与爱护。人人都沐浴在福泽恩惠里,把这种好心思、正能量推广开来,相信每个人都是快乐的。

第二十章

【原文】

孟子曰:“人不足与逋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注释】

①逋(zhé):同“谪”,批评、指责。

②间(jiàn):非议。

③格:纠正。

【译文】

孟子说:“人事不值得过于指责,政事不值得过于非议。只有君子才能够纠正国君内心的错误。国君仁,就没有人不仁;国君义,就没有人不义;国君正,就没有人不正。因此,只要国君品行端正,国家就安定了。”

【评析】

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事是不可能整齐相当,总有高矮低下之分,总有清浊智愚不同;国家政事也是如此。因此,行为方式不可能是一种公式可以照本宣科,照搬硬套。这就要靠度量、衡量。也就是说,要依靠智慧,象大人猜度小孩子的心事一样,小孩子心里想什么,大人一般都能猜度出来。

作为领导人,首先要有智慧,首先要带头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要带头正直,那么全国的人民都会仿效领导人的所作所为而行事了。如果人人都能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都能正直待人,这个社会也就安定了。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注释】

虞:(yu)这里用为猜度,料想之意。

【译文】

孟子说:“有意想不到的赞誉,也有苛求完美的诽谤。”

【评析】

超脱于毁誉之外,真正“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毕竟是很少的。一般人总是听到别人的赞誉就高兴,听到别人的低毁就生气。人之常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至少不必太在意,还是我们应该抱有的态度罢。

孟子认为,凡事要靠度量、衡量,但即使如此,也有很多事情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所以凡事不能不谨慎,但也不能太过谨慎。比如赞誉、表扬,你做了一件普普通通的事,你认为很平常,可是赞誉、表扬突然而来,就会使你面红耳赤。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求全,要求全面,要求精致,要求完美,殊不知,越是精致的东西就越脆弱。一不小心,全盘皆毁。

第二十二章

【原文】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注释】

①易:轻易。

②无责:没有责任。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出言很轻率,这是因为他不必负说话的责任。”

【评析】

出言轻率,不负责任,不是君子所为。不能动不动就改变自己的言行。言行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要用智慧。否则,改来变去,不依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也就等于不负责任。而不负责任,则就会“一言丧邦”了。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译文】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他人的老师。”

【评析】

老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授业、解惑,有真才实学的老师令人尊重。真正有学问的人并不急于露才扬己,倒是那些半瓶子醋自以为了不起,动辄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出言就是教训别人,一副教师爷的派头,其结果是误人子弟,令人啼笑皆非。

殊不知,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站在他的立场上他认为是对的,站在你的立场上,你也许认为他不对。这个是非对错问题要看各人的立场,各人的出发点,所以不能动不动就指责、教导别人。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曰:“舍馆未定。”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曰:“克有罪。”

【注释】

乐正子:鲁人,名克,孟子弟子。子敖:姓王名驩,字子敖。齐王宠臣,官右师。

②昔者:指昨天。

③舍馆:指住宿的地方。

【译文】

乐正子跟随王子敖来到齐国。乐正子去见孟子。孟子说:“你是来见我的吗?”乐正子说:“先生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孟子说:“你来了有几天了?”乐正子说:“昨天到的。”孟子说:“既是昨天,那么我说这样的话,不应该吗?”乐正子说:“因为之前住处没有安定下来。”孟子说:“你听说过,住所安定了然后才去拜见长者的吗?”乐正子说:“我错了。”

【评析】

乐正子长途旅行来到齐国,便首先忙起了自己的事情,等事情办得差不多了,才去看老师。他的这种作为,在现代人看来并不为过,但实际上却很不好。师者,所以传道、解惑、授业也,父母给的是生命、身体,而老师给的,却是比身体还重要的“精神、思想”。

一个人只有有了思想,有了精神,有了知识,才能叫一个完整的人。所以,尊敬老师,就要如尊敬父母一样。如果离别家乡好几年而有一天回家,但却在别处住了几天才进家看望父母,显然是不妥的。

日常生活中的先后、主次如何把握,取决于对人对事的重视程度,或者说是在自己心中的分量。乐正子为了安排自己住宿而推迟拜见老师,疏忽了尊师敬老,怠慢了老师,孟子因此而对他进行批评指正。

第二十五章

【原文】

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哺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哺啜也。”

【注释】

哺啜:吃和喝。哺,这里用为吃食之意。啜,这里用为饮、喝之意。

【译文】

孟子对乐正子说:“你这次跟随王子敖前来,只是为了吃吃喝喝。我不希望你学习古人之道只是为了吃和喝。”

【评析】

乐正子来齐国随着王子敖游山玩水,吃吃喝喝,显然他也没有做什么正事,所以孟子批评他。这里面说明的一个道理是,年轻人应以学为主,若为了好玩,长途跋涉,耽于吃喝玩乐,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还浪费了青春。

第二十六章

【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注释】

①不孝有三:在古文中“三”和“九”表示多数。本意是:不孝的表现有很多。

②无后为大:以不能为家族传续香火为最大的不孝。

东汉赵岐批注中,将孟子所说的“不孝有三”注释为:“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仕禄,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意思是:一味地顺从父母,即使父母有过错也不加以劝说,陷父母于不义,这是一种不孝;家里贫穷,父母也老了,却不愿出去为官,得些俸禄奉养双亲,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祖先血脉,这是第三种不孝。由此,赵岐下了一个结论:这三个不孝的行为中,以不能为家族传续香火为最大的不孝。

【译文】

孟子说:“不孝顺的事有三种,其中以不能尽到后辈的责任最为严重的。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担心没有子孙,因此君子认为他没有禀告如同禀告过了一样。”

【评析】

从人类绵延发展需要人口再生产的角度和“父母之心,人皆有之”的人性情态来看,“无后”似乎并非没有罪过。不然的话,“断子绝孙”这个诅咒就不会显得刻毒。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注释】

文:修饰。

① 已:停止。

【译文】

孟子说:“仁的实质就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就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就是懂得这两者的道理而不离弃;礼的实质,就是调节、修饰这两者;乐的实质,就是高兴地做到这两者,这样的话快乐就产生了。只要快乐一产生,那就遏止不住,也停不下来了,于是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评析】

建立人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的实质内容,是侍奉亲人。也就是说,从侍奉亲人开始做起,才能侍奉上级,才能侍奉外面的长辈和老师。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愿意侍奉,都搞不好相互亲爱的关系,怎么能指望这个人能侍奉外面的师长和上级呢?

跟从兄长是学习兄长的为人处世的经验教训,因为兄长是自己熟悉的人。在侍奉亲人和跟从兄长上,也必须动脑筋,用智慧,也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因为社会行为规范的实质内容,是节制文化中的这两点。如果没有这两点,这个社会行为规范也就不是大家所承认的社会行为规范。所以,动脑筋用智慧的实质,其实就是节制,不要太过,亦不能不及。

第二十八章

【原文】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①厎②,瞽瞍豫而天下化,瞽瞍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注释】

鼓瞍:人名,舜的父亲。

厎:(zhi)这里用为致、达到之意。

豫:假借为“娱”。这里用为快乐之意。

【译文】

孟子说:“整个天下都非常快乐地要来归顺自己,把整个天下快乐地归顺自己看得如同草芥一般,只有舜能做到这样。得不到父母的欢心,不能够做人。不顺从父母,不能够做儿子。舜尽心尽力地侍奉父母,使父亲瞽瞍高兴,瞽瞍高兴而感化了整个天下,瞽瞍高兴而给天下的父子确定了伦常的范例,这叫做大孝。”

【评析】

舜之所以“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是因为舜知道天下人民只要是幸福而快乐的,归附于谁都是一样,舜之着重使父亲鼓瞍达到了高兴、愉快的心情,是因为他必须树立起一个榜样,使来归附他或者归附别人的人从中学习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古代君王实际就是部落首领,原始的部落统治并没有想成立一个国家,没有想以一个国家的形式来统治、管理人民,而是以人民的安居乐业为目的,只要人民安居乐业了,统治者也就无事了。

本章是全篇的结尾,离娄篇紧扣的主题是道路、准则和行为方式的问题。因为只有走上正确的道路,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一个人才能获得快乐。

【学习札记】

男女有别载礼经,权宜变通凭良心。

嫂溺不援是豺狼,好为人师有毛病。

易子而教实可行,守身为大谓事亲。

睿智聪慧格君非,仁义礼智心相印。

《孟子》研读第18讲学习小结

本讲对《孟子.离娄》上篇的第17--28章进行了解读。

第17章记述淳于髡与孟子的对话, 孟子认为救世与救嫂不能简单类比,男女授受不亲的权宜变通。第18章记述公孙丑与孟子讨论“易子而教”的教育方法问题。

从第19章至第28章都是记述的孟子语录,包括了孟子论事亲与守身,论个人的品德修养,对学生乐正子的批评指正,论“仁、义、礼、智”的实质、论孝道的遵循及事亲之道等。

(0)

相关推荐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3良知亲敬情达正己

    题文诗: 孟子有曰:人者之所,不学而能,其良能也; 不虑而知,其良知也.孩提之童,而无不知, 爱其亲者;及其长也,而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真情所至,达之天下. 赤子童心,人人本有.孟 ...

  • 《论语》卷17阳货篇诗解3三年之丧君子孝亲勇必义上君子之恶

    题文诗: 孺悲欲见,子辞以疾,将命出户,取瑟而歌, 使之闻之.宰我问曰: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也,礼也必坏;君子三年, 不为乐也,乐也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 钻燧改火,期年可已.曰 ...

  •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下诗解4取与有义端正不忍

    题文诗: 孟子有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 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私淑诸人. 孟子又曰:其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之伤廉; 其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之伤惠;其可以死, 可以无死,死之伤勇.逢 ...

  •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8仁义乐生孝化天下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诗解8仁义乐生孝化天下 题文诗: 孟子有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乐正子从, 子敖之齐.孟子接见,乐正子曰:子亦见我? 乐正子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来几日? 曰昔者 ...

  • 《孟子》导读(四)——梁惠王章句上(4-6)

    一.梁惠王章句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tǐng)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 ...

  • 中庸研读第18讲:第32-33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8讲:第32-33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32--33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之道,拥有至诚之心的人能够掌握五伦的"大经",树立仁义礼智的&q ...

  • 《孟子》研读第16讲:离娄(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16讲:离娄(上)解读1 教学内容:离娄(上)解读第1-8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实施仁政要"法先王"和"选贤 ...

  • 《孟子》研读第17讲:离娄(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17讲:离娄(上)解读2 教学内容:离娄(上)解读9-16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家园, ...

  •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孟子阐述的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之辩强调的是不能唯利是图:认识孟子阐述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和民 ...

  • 《孟子》研读第3讲:梁惠王(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3讲:梁惠王(上)解读2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第五至七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孟子"仁者无敌"的理想和依靠仁政统一天下的主张.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治 ...

  • 《孟子》研读第8讲:公孙丑(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8讲:公孙丑(上)解读1 教学内容:公孙丑(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行仁政而王"的理想及"乘势 ...

  • 《孟子》研读第9讲:公孙丑(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9讲:公孙丑(上)解读2 教学内容:公孙丑(上)第五至九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 "以德治国"的观点:&qu ...

  • 《孟子》研读第12讲:滕文公(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12讲:滕文公(上)解读1 教学内容:滕文公(上)解读第一至三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孟子与膝文公之间的谈话及事迹:学习圣贤,秉仁行 ...

  • 《孟子》研读第13讲:滕文公(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13讲:滕文公(上)解读2 教学内容:滕文公(上)解读第四.五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差异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