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如果你问我,在当今的社会中,有什么是你平时不一定有留意,但实际上作用非常巨大的,我会回答你:征信。这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贷行业的发展,征信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一旦征信受到影响,轻则不能好好网购,重则影响日后买房、就业等等,所以现在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非常注重维护自己的征信记录。但我是万万没想到,这么重要的征信,里面的黑幕居然这么多,还这么的儿戏。昨天,一条名叫“个人征信报告现侮辱字眼”的新闻,登上了热搜第一。打开一看,感觉自己的三观下限再一次被刷新。据人民网的报道,江苏一名女士在日前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时,发现自己的职业信息一栏,居然出现了“专业做鸡十年”的字眼。要知道,这可是人民银行出具的征信报告,一等一的正经官方文件,就连查征信,也是有特定流程的。但现在征信报告里居然出现了这种字眼,理想中的严谨和现实中的流氓,令人瞬间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一下子都惊呆了。而且这件事,初看只是荒谬,细想却令人恐慌:这样不严谨的信息,究竟是怎样进入征信报告的?官方有进行审查吗?是不是说明,至少存在着一种可能性,某些不专业的机构和个人可以通过征信系统,篡改我的征信记录?据调查,上传了这条侮辱性信息的机构,是和这名女士有业务来往的晋商消费金融。2018年4月,该名女士与晋商消费金融签署了一份16.2万元的个人消费贷款合同,贷款期限约定36个月。去年2月,由于疫情的原因,她向晋商消费金融提出延期还款,后者为其延至2020年底再接着还款。个人推测,她的征信记录大概就是这时候被篡改的。那么晋商消费金融,是出于什么原因篡改信息呢?因为对方要求延迟还款,怀恨在心吗?是临时工的恶趣味,以为不会被抓包吗?到目前为止,该机构都没有作出任何回应,受到的惩罚是仅是被央行在线删除。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能被大众接受,而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至今为止依然没有答案。比如,为什么征信记录能被随意填写?难道我随便注册一个公司,就能改别人的征信了吗?官方机构有充分的监管吗?篡改征信记录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吗?首先,说起征信,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官方、正规,总觉得征信上的信息,肯定都是国家官方部门操作的。然而现实就是,征信系统有官方机构管理没错,但是征信系统本质只是一个平台,里面的具体信息,是由金融机构接入平台传送的。就是说,各大银行、支付宝、微信、乃至合法的网贷公司,都可以修改你的征信记录。就算你借的是非法的网贷,网贷公司也可以通过和合法公司“合作”的方式,将你送上征信。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征信系统的最终管理者央行,难以对如此庞大的数据进行100%的把控监管。所以行内的惯例就是,谁传送谁负责,一旦被用户发现征信记录异常,传送该条征信数据的机构就要受惩罚,但言下之意,如果没被抓包,金融机构就算做了坏事,也只能不了了之了。所以,这绝对不会是唯一一个金融机构乱改信息的案例,只是其他的还没被发现而已,毕竟并非每个人没事都会查自己的征信。而且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金融机构能够修改的信息权限,还可以超出他们的业务范围之外。比如这次的晋商消费金融,和事主的交集,仅仅是贷款业务,但却可以修改她的职业信息,这就真的太过无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知道征信很重要,但不了解里面的门道,要是不小心上了征信,还慌得不行。但如今告诉我,原来随便一个什么公司,就能修改我的征信记录,而且权限大概率不受限制,那么还叫人如何自处呢?如果机构不当人,在我的欠款金额后面多加了个0,那么我应该怎么自辩?就算最后能拿回清白,当中耗费的时间精力,又是我们用户应该承受的吗?征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的信用程度。君不见,现在征信已经像个筐了,不但欠款要上征信,就连欠话费、水电费、停车费、公交逃票之类的行为,都被人提议上征信,有的地方还已经开始实施了。这样的行为好不好,我们先不评价,但起码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征信是重视的,而且认为这是严肃的、有惩戒意义的东西,所以才会把一切违法行为都往里面塞。但现在征信系统暴露出的这么些乱象,无疑是辜负了大众的期许。而且更严重的是,如果监管依然没保障,能操作、修改征信记录的人和机构反而越来越多,就势必会造成混乱。去年,媒体就曾报道过这样一条消息,高利贷、P2P等本质非法的公司,通过和合法机构合作,再和用户制定“阴阳合同”的方法,也同样可以将欠款的用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甚至有很多表面合法的担保公司,也打起了用征信牟利的主意,以200-500元一条的价格,向网贷公司提供“代上征信”的业务,真不可谓不缺德。还有一些用户,被平台刻意欺瞒,不知不觉中就贷了款,上了征信。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如今已经鸡飞蛋打的蛋壳公寓。很多用户一开始只是想租个房,但是开通了业务之后,才发现被蛋壳平台开通了网贷。更惨的是,直到后来蛋壳已经付不起房租、房东将房客赶出屋子的时候,很多人身上依然背负着蛋壳当初强行开通的贷款,而且哪怕没房子住了,贷款依然要还,否则就上征信。种种现象,其实都令人很迷惑,征信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规范社会秩序,防止有人失信干坏事的。但现在的情况就是,很多无良企业,将征信当成了收割老实人的工具。普通人被“上征信”威胁得瑟瑟发抖,殊不知自己的征信记录在企业的眼中,是如此容易被搓圆按扁。所以,现在的征信方向,是不是有点歪了?给金融机构的权利,是不是太多了?在征信报告上写侮辱性文字,目前在国内应该还是头一遭,没有案例可供参考。而不干人事的晋商消费金融,目前受到的处罚也仅限于金融层面,被央行在线除名,受到了银监会的处罚。记者采访央行的相关工作人员时,对方表示,对于受害人的补偿,属于民事责任的范畴,要受害人到法院提出诉讼。受害人本人则表示,的确有收到晋商消费金融打来的电话,但聊的都是贷款业务的事,对于征信报告上的侮辱字眼,对方并没有任何的表示,也没有赔偿。的确,民事诉讼能解决问题,但是当中要花多少时间精力,最后又能得到什么,象征性道歉、赔偿个千百块吗?一般人要不是真的忍无可忍,大概率都是不想掺和到官司里面去的。因此,金融机构明晃晃失职侵权,却只能由民事诉讼来解决问题,客观上也是对机构的一种纵容。所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对征信系统以及金融机构的监管、处罚,收紧它们的权利。比如说,央行可以加强监管排查,遇到类似情况,就责令狠罚;增加相关法例,一旦造成对用户的侵权,机构就要作出一定的经济补偿;限制金融机构的操作权利,比如说,如果要输入征信信息,就必须严格对照相关记录,不能“代写”,且只能写和欠款记录有关的东西,等等。最后,建议小伙伴们有空查一下自己的征信记录,方法如下,也可以通过当地的人民银行网点,以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的网银进行查询。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也希望小伙伴们平时借贷、网购、租房的时候,都要小心一点,别一个不小心就被机构套路了。如果大环境暂时无法改变,那我们就好好武装自己,尽量活得更加安全一点吧。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毒哥新书《别装得无懈可击,却活得软弱无力》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