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玉的身份证:自然微痕
有个迷曾经困惑了我好些年,现在觉过不以为然了,但在没捅破这层窗纸之前,真是觉得很神密。把自已悟出来的体会和大家唠叨下,也许对初学者有益。
这个迷就是玉器表面的微痕。一件明清、中古玉器是老还是不老?除了看神韵、看年代、看型、看工、看沁色、看包浆、看玉质,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看玉器表面的微痕了。
玉器表面的微痕指什么?有的笼统的称之为包浆,有的称之为磨蚀痕迹,有的叫做使用痕迹,还有的叫做岁月痕迹等等。其实,就是一件玉器做成以后,在传承过程中,在表面由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生成的细微痕迹。一般实用玉器的表面都会有程度不同的微痕存在。
玉器表面的微痕有哪些特点?一是纵横交错:它区别于打磨痕迹,不应是一个方向或成组的,没有规律性;二是层层叠加:清代划一道,民国又划一道,文革再划一道,改革开放后还划一道,叠加在一起,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三是分布不均:一般来讲,容易磨到的地方微痕重,不容易磨到的地方就显轻,甚至没有;四是和玉器的老化、风化作用于一起:有一种熟、莹润的感觉,越看越自然,越看越舒服。
对于它的特点,每个人的体验也许不尽相同,我概括的也不一定准,描述得也不一定很明白,要靠自已找对标本件去细细的体会。虽然现在新仿微痕的很多,但真正仿到位的很难。把这个感觉找到了,把它的特性把握住了,一定会少吃不少药!
怎么去看玉器表面的微痕呢?一是眼神好的可直接看;二是借助放大镜来看;三是拍成微距图片在电脑上放大看。看的时候要注意变幻角度,要观察细微的区别,还要注意结合其它方面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玉器表面的微痕,一般相机不好照出效果来。我选了几组图片,力图给爱好者、初学者提供一个参考。欢迎大家积极探讨!
古玉文化
知识与灵魂碰撞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