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毁于藩镇,李世民为何要立藩镇?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没有和大臣们商量的情况下,直接发了一道让人惊掉下巴的诏书:分封14位开国功臣为诸侯,名为“世袭刺史”。
这道诏书大意是这么写的:
朕凭借上天的护佑、功臣的帮助,削平四海,廓清宇内。当时是大家一起合力打下的天下,如果让朕独自享受胜利果实,有点说不过去。刺史,就是古代的诸侯,虽然名称不同,性质是一样的。长孙无忌等功臣,曾经出生入死,功绩彪炳,朕心里是铭记的。现在正式裂土分封,以为世袭之制。特封:
长孙无忌为赵州刺史,封国于赵,为公国;
房玄龄为宋州刺史,封国于梁;
杜如晦(已过世)增密州刺史,封国于莱;
李靖为濮州刺史,封国于卫;
高士廉为申州刺史,封国于申;
侯君集为陈州刺史,封国于陈;
李道宗为鄂州刺史,封江夏王;
李孝恭为观州刺史,封河间王;
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封国于鄂;
李勣为蕲州刺史,封国于英;
段志玄为金州刺史,封国于褒;
程知节为普州刺史,封国于卢;
刘弘基为朗州刺史,封国于夔;
张亮为澧州刺史,封国于郧。
通过这道诏书,唐太宗分封这14名开国功臣为世袭刺史,成立公国,他们拥有土地、人民、赋税,还会配备一些武装自卫力量。
上过历史课的都知道,唐朝的灭亡,其主要原因就是藩镇割据,藩镇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架空了大唐的中央,最终让大唐分崩离析。
藩镇就是节度使,跟太宗要分封的世袭刺史性质是一样的,实际上都是先秦的诸侯。
这就让人产生了疑问,作为“千古一帝”的英明君主唐太宗下这样的诏书,是脑子糊涂了吗?
如果用后世的“上帝视角”来看唐太宗此举,未免太小看他的见识水平了。实际上,唐太宗作出这一决策并非冲动之举,不仅经过了深思熟虑,还体现了他治国思维的独到之处。
唐太宗为什么要分封诸侯?
1. 李世民认为,自古以来,周朝采用分封制,其国祚最长,有800多年;而秦朝采取郡县制,二世而亡。西汉吕后大封吕氏,曾经差点颠覆刘氏江山,幸好仰赖宗室强大,转危为安。所以,在李世民心里,分封制比郡县制更具优越性。一旦唐室遇到危险,这些功臣的诸侯封国都会起来拱卫唐室,保证子孙享国长久。
《贞观政要》: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灭,吕后欲危刘氏,终赖宗室获安,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
春秋时期封国
2. 在分封功臣之前,李世民已经封了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等宗室子弟21人为诸侯。如果光封自己的亲属,而不封开国功臣,自然说不过去,所以诏书中说自己“世安专享其利,朕所不取。”体现李唐宗室不是独吞胜利果实,而是要雨露均沾,让功臣们也享受到福利。
唐太宗分封诸侯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唐朝亡于藩镇割据,所以唐以后的朝代都吸取教训,基本再无大的分封,唯一比较著名的清年分封的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后来康熙也是通过大规模战争才解决了“三藩”问题。
所以,藩镇也好,节度使也好,“世袭刺史”也好,产生割据、分裂的概率是很高的。不过,唐太宗的决策明显也有他的道理:
1.从历史经验来说,分封制丝毫不逊于郡县制。
在唐太宗那个时代,之前的那些强盛朝代,秦朝也好、隋朝也好,都实行彻底的郡县制,结果都是二世而亡,迅速溃灭了。
而实行完全分封制的周朝、实行局部分封制的汉朝都国祚绵长。
所以,在唐太宗看来,他只知道分封制也不错,根本无法知道后面会有藩镇割据的事情。他眼里的前朝分封制历史经验,跟我们后世看到的分封制效果是完全两个概念。
2.从治理特点来说,分封制有其灵活的长处。
分封制体现了自治性,具有精细化治理的特征。提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春秋战国时代没有农民起义?要知道,即使到了比较富裕开明的宋代,农民起义还是很多的。但为什么春秋和战国那样的乱世却没有农民起义呢?反而是隋朝这样强大的郡县制国家,却发生了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
这是因为,分封制的国家,自治性很强,加上比较小,一旦发生各种问题,马上就能被发现和解决,国家治理的信号非常灵敏,如果发生灾荒,赈个灾太简单易行了。
而郡县制的国家,由于层级过多,官僚机构庞大,互相掣肘,大臣们要顾忌这顾忌那,基层发生的困难情况,要达到高层会很滞后。举个简单的例子,隋朝末年发生大饥荒,但全国最大的兴洛仓居然迟迟不开仓赈灾,就因为一个原因:皇帝迟迟没有下命令,管理仓库的官员不敢私自做主。
3. 从发展规律来说,分封制更利于产生近代文明。
分封制的体制下,封国之间会产生竞争,有利于推动科技文化的兴盛,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推动历史和文明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是这样的例子。
更加明显的是中世纪欧洲,长期处于封国和领地的状态,虽然经济发展一度较为落后,但是由于各国激烈竞争,思想传播不至于禁锢,推动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政治制度的革新,故而最早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权力的游戏》中的各国势力
唐太宗分封制的流产
唐太宗分封世袭刺史的诏书已经发下去,却遭到了大臣中几乎所有“有识之士”们的集体反对。
当然这些大臣首先肯定是忠臣,说的也都是肺腑之言,只是见识不同而已。
礼部侍郎李百药上书极谏说:秦朝二世而亡,主要是因为暴政,而非郡县制的缺陷;周朝虽有800年国祚,周王室早已颠沛流离,尤其是一开始分封的诸侯,后来都成为了仇敌;至于功臣后代世袭安享俸禄,多出纨绔子弟,对他们也不是好事。结论是:大搞分封,太不明智,更像是“刻舟求剑”。
中书舍人马周也上书劝谏,只讲了一条理由:听说尧、舜的父亲,还有像朱、均这样恶徒的儿子,陛下认为父亲为开国功臣,子孙就一定优秀(得到世袭封国),恐怕这事不太靠谱啊!
李世民看到大臣们雪片似的奏章和谏言,尚且还在犹豫。此时,大舅子长孙无忌发话一锤定音:
“我实在不愿意离开陛下,陛下出于好意给我封国,但我必须从此离开长安就国,以后见到陛下就困难了,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流放一样。”
唐太宗一听,心想对啊,无忌跟我情同手足,三天不见就想得慌,给他的封国哪有长安的繁华,而且以后可能一年也就见个一回了,那样的生活该是多么无趣啊。
想到此处,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朕本来想裂土封国,让你们祖孙后代长为屏藩,不像你们一个个都对我大发牢骚,朕的决定实在吃力不讨好,何苦强求你们呢!
于是,唐太宗终于违反初衷,收回了成命。
后记
如果唐太宗继续严格执行分封制,后续历史就不会有李唐宗室被武则天屠杀殆尽的章节了,更不会有武后篡位的事情了。
如果唐太宗知道后世的子孙在“安史之乱”后,不得已封了一帮乱臣贼子为藩镇节度使,他也许会后悔没有固执己见、分封那些忠于大唐的开国功臣吧!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只有戏剧性的情节在不断上演。
作者:@青史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