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乾州蕞娃:《主角》中的关中方言(五)
【前言】方言是一种情怀,承载着乡愁与乡土的记忆;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保留着很多古汉语词汇;方言中的俚语、俗语和独特表达方式,是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方言日渐式微,流失严重,方言正渐行渐远,保护方言刻不容缓。
《主角》中的关中方言(五)
乾州蕞娃
(81)“插行”:越位了,干了本不应该自己干的事情,用文明话说就是“越俎代庖”,乾县人也说“黄鼠狼吃过界畔了”。
(82)“树叶子掉下来都怕打了㪪(sa)”,没有魄力,胆小怕事、缺乏责任感,不敢担当。
(83)“地球是圆的,圆球是动弹的,动弹是有下(ha)数的”,这是让我感到十分情切的一句话。最初听到这句话是自己在乾县师范学校上学的时候,教我们政治的一位老师,那个老师是乾县人,个子不高,有点秃顶,是地方包围中央的那种。这老师说话极其幽默,他是在讲“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个原理的时候用到了这句话的。
(84)“丧眼”,意思是做事情有些过分,让人看不惯,乾县人也说“日眼”。
(85)“夭戏”,就是把一些不重要的情节跳过去,乾县人有时候也说“夭结结”。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86)“煽惑”,蛊惑人心,挑动不明真相的人冲动干坏事。
(87)“咽糠咬铁”,是说不惜代价、竭尽全力做某件事情,乾县人经常说“吃糠咽菜”,也说“砸锅卖铁”。
(88)“乱编排人”,乱说话,捏造一些不负责任的事。
(89)“批嘟嘟”,小声嘟囔说话,贬义词。
(90)“不入辙”,不上道,不按规矩出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91)“小心把肉熬成了豆腐价”,有些人心劲儿高,喜欢扳扯,结果扳脱了,弄巧成拙,把肉买了个豆腐价。
(92)“揳了一锤”,打了一拳的意思,但是乾县人说起来比“打了一拳”更带劲。
(93)“脑子有点潮,缺一锨烘干的炭”,这是骂人智力不足,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乾县人也说“脑子进水了”“㪪里边能养鱼”“缺(cuo)一锨炭”“缺(cuo)一根筋”“线给打岔了”“缺(cuo)一股线”“脑子短路了”“㪪有麻答呢”。
(94)“拾翻”,乾县人的“胡拾翻”有时候是指对人动手动脚。
(95)“三天两后晌”,指时间比较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96)“哄哄弄弄”,心不甘情不愿或者极难为情的哄骗对方,以求尽快将事情应付过去。
(97)“撺掇”,挑唆、蛊惑别人干坏事。
(98)“刀把生芽,擀杖结籽,棒槌开花”,用这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来表现楚嘉禾在忆秦娥《杨排风》演出成功后面对媒体宣传时愤愤不平的心理。
(99)“得了便宜还卖乖,捞了稠的还嫌干,撇了油花还嫌腻;咥了心肝还嫌苦”,农村经常有这样的人,语言非常方便,他们不仅说话风趣幽默,而且说起来这些俗语一溜溜一串串,让你羡慕得不行不行的。
(100)“二刈子”,也写作“二尾子”,是对男同性恋者鄙视的称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