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同桌共话学生健康教育
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发布《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简称《指南》)。《指南》不仅对规范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也对健康教育、膳食营养保障、运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量化标准。一起来听听学校、家长和部分企业代表各自的看法吧。
发挥高校科研实力
推动健康事业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张浩认为,此次《指南》无论从学校开设健康教育的课时要求,还是到食品安全以及膳食营养保障要求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规定,尤其是在健康教育章节中特别提到了中小学校要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并要求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这足以看出国家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管理模式也开始向更加专业更加科学的方向转变。同时,《指南》中鼓励运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加强对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的监督也能看出我们的监管措施也在与时俱进。”
此外,张浩建议学校在推进落实健康教育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适当开设一些急救课程,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急救护理知识,以应对意外伤害。
北京工商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教学体系已经覆盖了从食品制造、研发、检验检测以及到物流和供应链等多领域。在做好科研教学的基础上,还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展开合作,为北京市食品健康行业发展、为提升首都市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智力支持。“北京工商大学作为市属高校理应如此,今后我们可以考虑面向中小学生开放部分实验室,让大家走进实验室一起参观,一起学习,从了解食品安全开始,共同推进首都食品健康事业发展。”张浩说。
为学生运动提供保障
需理清学校责任边界
“《指南》的出台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但是,由于一线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各个学校还需要立足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指南》的具体要求进行落实。”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崔楚民看来,一线学校在落实《指南》的具体要求时主要集中在“场地”“责任”等方面。
“有的城区内学校的面积非常小,没有专门用于体育锻炼的操场,有的学校迫不得已只能将操场放在了楼顶上。”因此,崔楚民建议学校可以和周边社区通过共管共享的方式,将社区的健身设施、运动场馆充分利用起来,增加学生的锻炼空间。
据崔楚民观察发现,现在很多学生课间十分钟根本不出教室。“不是学生不想出,而是老师怕担责任,不敢让他们出来。而这就是我说的责任问题。”对此,他建议政策应该理清学校的责任边界,让老师敢放手让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
对于学生营养健康方面,崔楚民认为,这方面的工作不只是学校一方的责任,还应该与家庭、社会、企业多方协同进行解决。“对于家长,我认为还应该加强培训,让更多的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家长还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说教,要求孩子去遵守父母自己都不能自觉遵守的事情。对于社会和企业,我觉得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推进学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统筹安排潜移默化
提升学生健康指数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执行校长马静表示:“对于健康教育,我认为要做好两方面的统筹安排。一方面要统筹安排好课程,另一方面还应该注意统筹安排好家校共建。”
在她看来,如果按照《指南》提出的要求,再结合目前的课时标准,学校会有压力。为此学校并不是把所有的体育锻炼时间都放在体育课,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有的安排在了选修课,有的安排在了课后社团兴趣课。
马静认为,家长参与到学校健康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可以让家长知道学校在健康教育、食品安全方面的做法,缓解家长焦虑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家长明白如此安排的科学依据,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也有一定的助力作用。因此,她在公示学校菜谱的同时,也会征求家长建议,对菜谱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前后的菜谱进行说明。
另据介绍,学校在发布学校食堂菜谱的时候,不只是简单的菜品介绍,还会和节气、传统节日相结合。比如,在端午节、中秋节的时候,会让这个节气、传统节日上对应的食物出现在菜谱里。有的时候,还会让学生们用学校里的既有食材制作时令食物,以此加深学生对食物的认识。“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是一所新建校,有自己的独立食堂,学校食堂不是采用配餐方式。因此,我们就利用这个优势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式的食育。”马静如是说。
以安心食材丰富孩子们的餐桌
首农食品集团品牌市场部副部长王美玲介绍,首农食品集团是2017年由三家市属国企首农集团、京粮集团、二商集团重组而成,多年来一直服务着首都市民的餐桌,被称为首都市民的“菜篮子”“肉案子”“米袋子”“奶瓶子”。很多家庭的餐桌都是围绕孩子来做的,所以可以说首农也在服务孩子们的餐桌。
首农旗下拥有多元化的品牌和品类丰富的产品,如被家家户户所熟知的三元,老字号王致和、六必居、月盛斋,还要大红门、古船、京华茶业等,涵盖了肉、蛋、奶、酱、醋、茶等多品类,并多次作为食材供应商,为重大会议、赛事、活动提供安心食材。那么,首农是如何保证食品质量、为大家带来安心的呢?首先,首农一直在做全产业链的搭建,每个环节都是由首农优中选优;同时,首农拥有多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培养工作站、技术中心及600余项科学技术专利;未来,集团将打造“首农大厨房”平台,提供全品类食材、一站式服务。首农希望与各中小学及高校加强合作,推动学生健康教育,助力营养健康学校建设。除了为学校供应安心食材外,还可让学生通过参观三元牛奶博物馆、六必居博物馆等,拓展饮食健康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每天一盒奶 让学生养成良好膳食习惯
据蒙牛集团学生奶业务拓展高级经理王庆义介绍最新数据统计标明,全国现有2.53亿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孩子,其中2400万人坚持着每天在课间喝一盒牛奶的习惯。蒙牛集团长期以来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幼儿园合作,为逾600万的学生和孩子提供学生奶服务,在课间让学生喝上一盒营养丰富的学生饮用奶,避免因血糖降低所造成的精神不集中等问题,同时致力于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同时,蒙牛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学生营养与健康事业服务,坚持为学生提供优质营养的学生饮用奶产品,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另外,《指南》中提出“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也是蒙牛所关注并为之努力的,如蒙牛未来星学生风味酸牛奶,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精选丹麦优质菌种自然发酵,使得产品口感更为醇厚,并在研发基础上,严格控制糖含量,为学生提供更加健康营养的优质课间乳品。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蒙牛20年来先后为28个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捐赠了价值10亿元的善款和产品,主要用于助力贫困地区孩子的营养健康发展。2020年,蒙牛还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成立了蒙牛营养普惠基金,资助解决欠发达地区和经济困难孩子的营养健康及教育问题。
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理念
家、校、社需要协同配合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我认为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首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据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学生家长苏培科介绍,自己的孩子参与了学校“一粒粮食的重量”的项目式学习之后,就非常注意节约粮食。并会在外出就餐时提醒家人也要注意光盘行动。
“除了正确的健康理念,家长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比如不挑食、少喝碳酸饮料等。当然,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家长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此外,要给孩子充分的健康锻炼时间与机会。像我们家孩子,他们就参与到了学校组织的武术社团。这对其健康成长也很有帮助。”
苏培科还提到,其实,提升孩子的健康指数,推进落实健康教育不应该仅仅只要求学校承担起所有的责任,这里面还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协同配合。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
还需学习营养学知识
对于家校如何更好地配合,北京市汇文中学学生家长葛常祝认为,家校共育也好,家校共建也罢,家长既然认可学校的办学育人理念,配合就不应只是停留在理念层面,还该从行动上积极配合学校。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也是独立的个体,学校只能关注孩子的共性、整体情况,因此,作为家长也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发展变化。由于孩子的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等方面,所以作为家长还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个性特点。”
由于自己从事中医药方面的工作,葛常祝非常关注孩子的健康。在他看来,大人的饮食习惯、健康习惯都是小时候养成的。因此,他也非常重视孩子相关习惯的养成。此外,他还建议家长学习一些正确的营养学、健康学,甚至中医知识,而不是道听途说、想当然地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