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一直在
年味儿,一直在
作者: 吴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味,开启了新一年的祝福与希望,点燃了我们红红火火的日子,载着儿时满满的回忆,飘香的年味儿依旧浓烈,溢满心间。年是岁月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更是团圆的味道,每一份年货代表的都是一份浓浓的亲情。年味早已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味蕾上,久久,久久地氤氲在心头。
小时候,年是爸爸顶着寒风贴春联。一大早,扫好地之后,只见爸爸站在梯子上,一手拿着春联,一手拿着胶带,看到我就叫:“晴晴,快过来帮爸爸看看春联贴的齐不齐?”我一听,连忙跑过去,像个审判官,看看这张,又看看那张,问爸爸:“为什么过年大家要贴春联呢?”。爸爸说:“春联也叫对联、门对、对子,像征了吉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时候,年是爷爷筹备很久的米糖。米糖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食品,爷爷轻车熟路的先把芝麻炒熟,在接着炒米,花生米炒熟去皮,放在菜板上切碎,然后再熬糖,这可是个技术活,里面要加多少白糖,加多少水熬煮,决定着米糖的味道,只见爷爷将材料全部都倒在锅里炒拌均匀,趁热倒在不锈钢盘里,稍微冷却后就可以切成片了,爷爷做的炒米糖就是香啊。
小时候,年是糖果盒里的小白兔奶糖。糖果是孩时我的最爱,那时候硬糖较多,可是我们普遍喜欢吃软的奶糖,于是大年初一和邻居姐姐哥哥组成团,拉着弟弟给乡亲邻里拜年,那时候,一个早上,我们能收到一袋子的糖。回家把糖倒在地上,翻过来,翻过去,从里面找到奶糖等上学的时候吃。
小时候,年是过年新买的衣服。见面互相询问价格、款式、颜色等。我的新衣不用愁,妈妈平时舍不得买,过年却例外,不会去村里的裁缝做衣服,而是带我去县城里的店里去买衣服。选衣服、穿衣服、换衣服,反复地看,反复地挑,反复地试,我像个小模特一样,看到喜欢衣服,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万事大吉似的,撒娇人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很多同学都穿了粉色的棉袄,你就给我买这件吧”。行行行,妈妈露出满意的神色,“只要你过年爱干净,穿的喜庆就行”。
小时候,年是年夜饭。奶奶是村里出了名的烹饪能手,看着一道一道爆爱的菜上桌,围着桌子左看右看,催着灶台上的奶奶“快点做,快点做”。看着餐桌上七大盘子八大碗花样繁多的菜,有红烧鲤鱼、香菇炖鸡、清蒸藕丸、梅菜扣肉、芹菜炒肉、凉拌皮蛋……,看的我忍不住直吞口水。因为偷吃时会下手太慢,被妈妈说一顿:“哪像个女孩子,怎么嫁得出去”。终于等到奶奶高喊着“菜齐了,谁去放爆竹,马上就能吃饭了”。
小时候,年是大人给的红包。除夕吃完年夜饭收拾好残局,就看见爷爷或奶奶进房间,从老旧的箱子缝隙里,拿出一个卷起来的小手绢,在一阵哄闹中,等待着小孩儿们磕头讨红包, 10块是标配的,50块是高配的,100块的,能抱着钱笑好几天。大人笑着给红包,那个时候,没有专门用红包装着,是拿红纸包着的,只要看见红色的包,像拿着钱转好几圈,然后谢谢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拜年,希望奶奶身体健康。但是回了家,就得上交给妈妈,因为妈妈说,这是你的学费,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还是乖乖的上交。也会留下20块私房压岁钱,小心翼翼地藏在小兔子的储蓄罐里,想着开学的时候买心仪已久的粉色笔记本,会开心很久,很久。
小时候,年是叩响邻居的门,道一声“给您拜年啦”。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大年初一,我迫不及待地穿上那件洋气的粉色棉袄给邻居拜年。我清楚地记着,当时他们家聚集了满满一屋子拜年的人,其中还有我心仪已久的男生,因为他学习诚绩好,从来不打架,老师总夸他“棒”。
逼近年关,总是看见朋友们在朋友圈里感慨年味越来越少了,附上一些古老的照片,一声叹息,总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这一幕,非常的熟悉,因为前年,去年,我也都这样感慨过。
现在,哪里都可以买到好吃的糖,不仅国内的糖果,还有国外的糖果,吃糖已经没有什么味蕾上的区别、兴奋。
现在,年夜饭已经不足以成为想过年的理由,想吃肉,随时可以吃到,炒的,烤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现在,发红包已经不用给钱了,手机一点,一个微信红包就出去了。我不再为了100块乐呵呵了。
以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新衣服,现在淘宝每天买买买,过年不过是购物车里又多了几笔订单而已。即使每天都穿新衣服,也没有了小时候过年对新衣服那种渴望的心情。
现在,烟花爆竹不能随意放了,腊月的习俗也不照着做了,很多传统也忘了……
现在,忙到除夕才放假,望着窗外传来的鞭炮声,对工作的我们来说,真的缺少一些年味。
其实,大可不必叫嚣着“越来没有年味儿”。
因为时代不同,经济水平也不同。
如果你还想着奶奶从老旧的储物箱里拿出压岁钱,等到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过年才能吃到很多美味佳肴,生活水平还像二三十年前的中国,那么你家的那片地区可能会出现在某个慈善机构的名单上。
其实“年味”一点都不少,只是你没有发现,或者你懒得去挖掘“年味”了。
你依然能看到小孩子对“过年”的渴望。
你依然能看见爸爸妈妈为了“过年”忙里忙外。
你依然能外出打工的亲戚和熟人,遇见时道一声“过年好”。
道路上挂上喜庆的红灯笼。
家家户户贴满春联和窗花。
客厅里的电视放着春晚,一群孩子打着闹着,你在旁边抢着各个社交平台的红包雨,爸爸妈妈陪着家里的亲戚打牌、搓麻将“年味儿”十足。
你长大了,你的身份从一个孩子变成一个成年人,你用一个成年人的身份看待过年,自然与儿时不同。
不必觉的只有小时候的年才是最美好的。
长大的你,除夕晚上可以带着一群熊孩子在空旷的地上放烟花。
你可以准备好大红包,塞给年迈的老人们,辛苦的爸爸妈妈,年幼的弟弟妹妹。
时间给予你的,除了个子和知识,还有责任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