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家

专注拍鸟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夜鸣,声音凄切,故诗词中常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有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  这样的传世名句;也有布谷鸟(大杜鹃),在春末夏初迁徙回来,提醒农民们栽秧插苗,磨镰割麦。

而事实上,杜鹃鸟生性懒惰,不筑巢,也不抚育后代。自己不抚育后代,但却非常狡猾奸诈,会把蛋下在别的鸟的巢穴当中,让其他的鸟代为孵化抚育。关于杜鹃的习性人类很早就发现了,从杜甫的诗中就能看出来: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这种行为,叫做   巢寄生  (Brood parasite)

巢寄生是某些鸟类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他鸟(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某些昆虫也有巢寄生行为。

鸟类巢寄生这种行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寄生性鸟类不需要抚育孩子,更不需要筑巢,因此就可以空余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繁衍,它们的繁殖能力比普通鸟类要强,自然后代也就更多。 杜鹃非常狡猾,可以说得上是臭名昭著的阴谋家 ,  花了很多心思来完成它的巢寄生 :

模仿捕食者声音,迫使宿主离开巢穴

杜鹃的体型和鸽子一般大,形状、大小和雀鹰差不多,而雀鹰又是很多小型鸟类的捕食者。所以在外观方面,杜鹃的长相会使宿主产生恐惧的心理大杜鹃和雀鹰

其次,雌性杜鹃还会模仿雀鹰的叫声,杜鹃鸟利用宿主对雀鹰的畏惧心理,迫使宿主(如画眉鸟、苇莺)离开自己的巢穴,杜鹃会利用这一段时间,在宿主的巢穴产卵,杜鹃产蛋时间很短,只需十几秒,而且每次只产一枚,产完蛋后,还会将一枚宿主的蛋扔掉,将自己的蛋放进去,以免宿主发现端倪。

卵色协同进化,欺骗宿

因为宿主抚养杜鹃的后代要付出很大代价,所以在进化过程中,宿主对巢寄生产生了防御机制,宿主可以通过初次繁殖时记住自己所产卵的颜色和斑纹,来辨别和拒绝外来的寄生卵。

但是杜鹃它会协同进化,雌性杜鹃鸟可以通过改变基因染色体,变换蛋壳的颜色和纹路,为的就是让自己的蛋和宿主的蛋看上去相像。

被大杜鹃巢寄生的东方大苇莺和震旦鸦雀的巢

自私的基因,杜鹃鸟的恶魔幼雏

杜鹃鸟的幼崽孵化时间比其他鸟类要短,大概需要13天。所以一般来说,杜鹃鸟的蛋要比宿主的蛋更早破壳而出,那破壳而出的杜鹃鸟幼雏背上有一个敏感点,会拼命将宿主的蛋全部挤到鸟巢外边。

杜鹃鸟幼崽为自己的生存获取了空间,它可以独享宿主的喂养的食物,但是被挤到鸟巢外的蛋是活不了的,这些杜鹃鸟的幼崽还没有睁眼就知道为自己争取生存机会,是宿主幼崽的杀手,这种本能的自私刻在了杜鹃鸟的基因里。

杜鹃幼崽的叫声和嘴巴的鲜艳色斑相比较于面对嗷嗷待哺的四张嘴,宿主在面对鸟巢里只有一只雏鸟时,喂食积极性会减弱,但是杜鹃鸟幼崽会发出超常规的乞食鸣叫,这种鸣叫会刺激宿主对幼鸟进行喂食。

杜鹃幼鸟鲜艳的鸟喙

同时,杜鹃鸟的鸟喙时颜色鲜红,还带有鲜艳的色斑,这些鲜艳的色斑在视觉上会刺激宿主对其进行喂食。哪怕杜鹃幼鸟已经长得比宿主还要大,宿主依旧会给它喂食。

宿主为大它几倍的杜鹃喂食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在中国传统诗词中,杜鹃鸟是忠贞的象征,有民间传闻说,周朝末年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重视农耕,爱护子民,死后化作杜鹃鸟,年年为子民报春,因而嘴角啼血。

但实际上,杜鹃幼鸟的鲜艳颜色只是为了让宿主能够多多喂食

同样,我们每年春天听到的布谷布谷的声音,也并非是杜鹃鸟的报春的声音,而是到了繁殖季节,杜鹃为了恐吓宿主离开巢穴,模仿的雀鹰的叫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