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谭|刘军:此书全面展示了国外中国模式研究的独特视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不仅有国内研究,而且有国外研究。绝大多数学者盛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为“中国模式”。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乔舒亚·库珀·雷默发表《北京共识》一文后,国际社会掀起研究中国模式的热潮,在中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和著作。
但从总体来看,往往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和战略性、对策性研究,视角相对狭小,且对国外研究提出的挑战问题缺乏有说服力的回答。
浙江大学成龙教授的学术专著《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通过广泛搜集国外研究的资料,从哲学、价值学的视角入手,对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析,全面展示了国外中国模式研究的独特视野。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严谨的理论逻辑
作者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对国外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考察,认为尽管国外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十分广泛,涉及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但主要集中在中国模式的成功因由、性质特点、哲学基础、世界意义、未来发展等问题上。
在做了这种概括的基础上,作者对每一问题及相关主要观点进行系统梳理,既展示国外学者、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面评价,又直面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国外关于中国模式的“新自由主义论”“儒家社会主义论”等观点一一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批驳错误观点。
作者的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国外学者、人士对中国模式的研究态度是严肃和认真的,目的在于总结中国经验,判断世界未来发展趋势,为本国改革和战略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国外学者也善意地表达了对中国发展中实际存在问题的担忧,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作者的这种分析,展示了国外中国模式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我们全面了解国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成龙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鲜明的立场和富有启迪意义的思想观点
对国外中国模式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评析,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作者在分析国外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过程中,始终旗帜鲜明,不为国外一些偏见所左右。
同时,针对国外研究提出的挑战问题,结合国内学者的认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模式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样态,体现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分类,是对事物运行规律的理论把握。任何模式都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模式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劳永逸的发展模式。
尽管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初级阶段有初级阶段的模式,高级阶段有高级阶段的模式,不能认为只有到了高级阶段才有所谓模式。中国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以人民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继承、学习、创新、自主、渐进、可持续、开放、平等、共享为主要特征,以实现中国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为主要目标的综合创新模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悠久深厚的文明积淀、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有益大局的政治制度、开放包容的经济制度、稳中求进的战略策略、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是中国模式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模式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者的论述,对于澄清国内外研究中的模糊认识,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重要思想启迪。
扎实的前期基础和大量第一手资料
作者自2000年开始关注国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并前往英国牛津大学等地进行访学,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读者可以从中获取大量评述中国模式的信息。
作者指出,国外学者在研究方法上强调文本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结构研究与问题研究相结合、中国传统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心理研究与背景研究相结合等方法,研究主题随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从来不把研究重点固定在某一局部或某一个别问题上。作者的这些分析,对于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作者在本书所引用的资料,大部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而对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资料运用不够,尚需继续深入研究。
但总体来看,这本书资料丰富,纲目明晰,文风朴实,是一本富有新意、扎实厚重的研究著作。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与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