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往事」太平军兵锋下的汉中城(一)
“秦岭横亘八百里,巴山环绕十二重。樯林帆影号天汉,碧水东流势如龙。”
千百年来,陕西省西南部的汉中城就这样环抱于秦岭巴山之间,得天地之造化,蒙汉水之滋润,其间英雄辈出,豪杰纷起。汉高祖刘邦由汉中起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经营华夏,平秦灭楚,以汉江为号,创建了大一统的汉家王朝,从此大汉民族横空出世,源远流长;千古第一智圣诸葛亮以汉中为基地,厉兵讲武,屯垦农桑,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却长使英雄泪满襟,其不屈不挠为理想信念奋斗终生的忠诚精神,激励后世两千年。其后陆游的铁马冰河,吴玠的朔气金柝,拖雷的子午谷道,闯王的褒斜雄关,更是为汉中这片热土凭添了几分英雄气。我的家乡汉中,就是这样一座积淀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就是这样一片前贤施展经天纬地之才的用武之地。
影视作品中的太平天国将领
往事越千年,人间多变换,时间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的清末。谁能想到,千里之外广西十万大山中发生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却给汉中这个西北内陆小城带来了灭顶之灾。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秋,奉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之命西征的遵王赖文光部开进陕甘,迅速占领了甘肃与陕南交界的武都、文县、成县、康县等地。随后,赖文光派谍报人员化装成老百姓,穿越汉中盆地,与驻扎在四川达州一带的西捻军显王蓝大顺部相呼应,准备东西对进,夹攻汉中,席卷陕南,割据一方。蓝大顺部局处川东北,被清廷重兵围剿,士气低落,给养匮乏,早就对物阜民丰的汉中府垂涎三尺,此时遵王赖文光约同出兵,正中蓝大顺下怀。次年二月,蓝大顺率领所部四千余人,甩掉四川提督的围追堵截,进入陕西境内,连续攻破定远厅(今陕西省镇巴县)和西乡县,一路向西,挺进汉中府城。
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率军远征陕甘
当时的汉中老百姓在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下,凭借着汉中盆地富饶的物产,多年来过着富足小康的生活,承平日久,早已忘记了居安思危的道理。一旦听说太平军与捻军合股来攻,阖境官民士绅顿时惊慌失措。最感不安的就是汉中府下属各县的地主老财,兵祸一起,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家财就保不住了,弄不好全家的性命也要断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赶紧逃命吧。可是往哪逃呢?西有太平军,东有捻军,南有巴山,北有秦岭,思来想去,只有府城汉中最安全:汉中历来是战略要地,城池坚固,有汉中镇总兵率重兵把守,要是逃到城内,即使太平军围城,只要朝廷援兵一到,内外夹攻,即可转危为安;而且汉中自古以来就有西北小粮仓之称,从来没有发生过缺粮的问题,只要手中有现银子,就不愁没有粮食吃。于是,汉中府下辖城固、洋县、勉县、褒城、南郑各县的百姓,无论贫富贵贱,纷纷拖儿带女、肩挑背扛,携带家资细软,向汉中城里逃命。
清末汉中城西关城门
但是事与愿违,此时的汉中府城除了城池完备之外,其余的优势条件都荡然无存。其一,汉中城当时虽然号称陕南第一重镇,但是驻军仅有总兵陈天柱手下的一营绿营兵,久不操练,武备废弛,官吏大吃空饷,兵员缺额严重,人数不满三百,尚且分驻下属各县,实力更显单薄。汉中知府杨光澍掌握有团练兵一营,约有五百人,但也属乌合之众,御敌不足,扰民有余;其二,太平军西征以来,陕西中部和北部首当其冲,坐困西安城中的陕西巡抚、提督自顾不暇,哪会派援军翻越秦岭来解汉中之围?汉中虽说与四川接壤,但分属两省,清廷在四川的兵力已然捉襟见肘,想要驰援汉中,即使有心,终究无力;其三,汉中城是汉中府治,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粮食供应全靠郊区属县农民进城售卖,平日不曾预先储备。现在外敌兵临城下,四门紧闭,贩粮农民进不了城,城中顿时就有断炊之忧。面对这些严重的情况,逃难的百姓哪管这么多?乱世之中,但求活命,只要有一线生机,谁还顾得上思前想后。于是,1863年的三、四月间,汉中盆地的崇山峻岭、沟沟壑壑中,放眼望去,都是成群结队、哭爹喊娘的难民,犹如飞涨的潮水一般涌向了小小的汉中城里。
清末汉中府知府衙门(位于今汉中市中山街)
清末汉中府名士陈才芳翰林曾写过一本叫《思痛录》的笔记,在这本书里,他对当时汉中城内难民的数量有翔实的统计。面积不到十平方公里的汉中城区内,竟然一下子涌入了九十多万难民。这样骇人听闻的难民数量及人口密度,对任何城市而言,不啻是一股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然而,这仅仅只是灾难的开始,更大的祸患还在不动声色地酝酿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