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15|打虎亲兄弟 2024-06-09 11:34:51 今天讲《弟子规》第三部分“出则悌”部分的第一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小时候,长辈常常跟我们讲一句话:“打虎需亲兄弟,上阵要父子兵”。这句话的意思是,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为你拼命甚至愿意把性命丢掉的也只有自己的家人。在传统文化中,兄弟属于“五伦”之一,兄弟之间讲究一个“悌”字,具体来说就是兄长要关爱弟妹,弟妹要尊敬兄长。作为父母,看到子女团结和睦当然是开心的;如果看到子女手足相残,这是任何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 汉朝的许武教弟是一个典型,他们之间的兄弟关系为历史所称赞。许武的父亲早死,而两个弟弟许晏、许普还年幼。许武每天在耕田劳作的时候,都叫来两个弟弟在身边看着,怕他们日后学不到生存的本事。晚上,他就在灯下教两个弟弟读书识字。若两个弟弟不听话,他就自己跪在宗族牌坊下告罪,认为是自己教得不得力。后来,许武被荐举为孝廉,但他想到两个弟弟都还没名望,便把家产分作了三份,自己故意拿了最好的一份,把差的分给两个弟弟。如此一来,人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而鄙视许武,但许武一直忍受着这份恶名。等到弟弟们也得了功名后,许武这时才聚集了全族的人,哭着说明了自己当时的苦衷,那全是为了要给弟弟们显扬名声。说明缘由后,许武便把自己得的那份家产又重新分作两份,全部赠给两个弟弟。很多人看到许武是一位好兄长,但我分明看到一位好父亲,古人有“长兄为父”的说法,这是最好的版本。 兄弟之间还有一个说法,“亲兄弟,明算账”,又说“人情归人情,数目要分明”,又说兄弟、父子之间,哪怕是合伙做生意,这个“合”字要写好都很难,主要还是利益问题。兄弟之间,要算账吗?这本账能算得清吗?很多人或许会说,如果是单纯两兄弟,没有算不清的,但如果兄弟之间还有一个大嫂,这个账就不好算了。其实,这里并不是离间关系,而是讲明了世间的实情。人世间有本账是永远算不清的,但如果有一方愿意吃亏,那这本账就很好算。兄能够真正对弟讲“友”,弟能够真正对兄讲“悌”,那么就一定没有算不清的账,而且很多时候这本账根本不需要算。 兄弟之间有两种,一种是有血缘关系,一种没有血缘关系。有血缘关系的不一定就能够做到所谓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没有血缘关系的,也一样可以为对方付出一切,例如刘备。刘备人生最成功的地方是有两个异姓结拜兄弟,他的事业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两位兄弟打拼起来的。有些历史学家对刘备讲的“兄弟同手足,妻子如衣服”这句话不以为然,评价刘备讲的“衣服破了还可以缝补,但手足断了如何能够接上”这句话不过是权术。但我还是认为刘备对关羽和张飞是真性情,难怪关羽和张飞一直对刘备忠心耿耿,至死不渝。人生有这样的兄弟真是修了多年的福气!人生要求不需要太高,能够有三五个可以说知心话的知己,足矣。 赞 (0) 相关推荐 哥哥凭《伪装者》成名,弟弟获得影帝,却鲜有人知他们竟是亲兄弟 可能大家也都知道娱乐圈里的很多明星其实都是有亲戚关系的,比如陈凯歌和陈赫,又比如蒋雯丽和马思纯,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两位演员更是同胞兄弟,他们兄弟二人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拍摄了很多能够彰显演技的影视作品 ... 弟子规 | 什么叫兄弟?很多人其实没有“做到位”! /有奖读书,请从公众号菜单进入/ 生活中,兄弟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很多人为了表示和对方关系亲近,都会喊对方为"兄弟".因为兄弟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子女以外,兄 ... 这几个“熟悉”的人来到你身边,看似是好事,实际是一场劫难 曾有人说过,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就是一场劫难. 其实,只要有人刻意来到我们的身边,这已经是一场劫难了.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磁场.而当你的磁场跟他的磁场相互碰撞之后,那你们俩之间,就容易出现或大或小 ... 【乾訸书苑】弟子规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了无痕老师讲国学,喜欢这些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谢谢! 结 义 说起"结义",人们就会想到"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涿郡的"桃园三结义". 在生活中,有很多比较投缘的朋友,在一起"情投意 ... 金庸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海宁老家当农民,苦等金庸72年未得一见 2018年10月30日,著名武侠作家金庸以94岁高龄离世. 金庸出身"海宁查家",这个家族曾经十分显赫,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之称. 即使到了近代,也出了 ... 《中国人的家训—弟子规》第15集:孝敬的基本模式(下)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核心经句: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 ·入则孝> 内容文字: 中国儒家的教诲妙在点明培养"仁爱&q ... 秦东魁老师《精讲弟子规》15 秦东魁老师《精讲弟子规》15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弟子规》图文详解 全文注音 有声读诵 视频易解 梅语文教育/阅读/朗诵/写作 <弟子规>由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 ... 楷书字帖《弟子规》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微信号:shufaf 公众号:楷书行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国学启蒙教育《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国学经典,受益匪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 【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前身“训蒙文” 点击绿色按钮⊙聆听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著<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训蒙文和<三字经>类似, ... 古人究竟是怎么读书的?像《弟子规》这类书籍,很少有人会看 很多人小时候都不喜欢上学,认为学校只会限制自己的行动,一点都不好玩.殊不知,相比于古人,我们现代人的读书环境已经好太多了. 古代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读书,因为,男孩子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很多父母会选择让 ... 国学微语《弟子规》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国学微语 弟子规 原文 解释 戴帽子一定要端正,穿衣服纽扣一定要扣好,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这一段主要讲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中国古人的服饰除了注重遮体和美观外,还特别注重健康和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