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身就有很多古村落。今天,带你们去中山的另一个古村落——崖口村。
崖口村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东南部,与孙中山故居所在的翠亨村毗邻。据说,崖口村已有近七百年历史,崖口人先祖在南宋时期迁徙来这个地方定居,依山傍水开拓土地,世代以农耕为主。不得不说,他们是真的很有眼光,才会挑中这块宝地。解放之前,崖口村的经济就很发达,是五桂山游击队的后勤基地,是革命老区。解放后,各级领导对这个村庄很重视。很长一段时间,崖口村都是民兵点。
而到现在,崖口村声名远播,是因为村里至今仍然实行“人民公社制度”,独树一帜地生活在珠三角喧繁的市场经济里。这个很多人只从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中听说过的概念,是真的存在于崖口村。
你甚至能从村民的口中听到大队、生产队、社员等古早词汇。
倒也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村里有本事的人,有的去了港澳地区、有的出门做生意。留在村里的人,经济条件不好、学历不高、没有一技之长。他们想到,如果各自谋生,恐怕会有些难度,而他们也早已习惯了集体生活的方式,于是一直沿袭至今。2002年,崖口村还曾因一篇报道与广东一家媒体打起了“嘴巴”官司。因为村民们认为自己从未宣称过村子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这顶帽子是强加在崖口村头上的。现在村民参加集体劳动均属自愿、来去自由。走入崖口村,很多细节无声地讲述着这个村子的故事。比如这座敦和里闸门,始建于清代,民国十三年重建。硬山顶、青砖墙的闸门,高4米,内墙嵌有重修敦和里闸门围墙碑记,是中山地域内现存较为完整的闸门。
漫长的岁月里,时光不停变迁。你看,有些废弃民居上都长出了植物。砖墙斑斑驳驳,枯萎的植物紧紧环抱,有点至死不休的意味。一抹不起眼的绿色则证明了,这里还有生命存在,这是属于植物、属于自然的顽强。
陆雁群碉楼建于民国时期。在村子里,你几乎一眼就能发现陆雁群碉楼。因为碉楼的周边多是平房或矮楼房,而这栋碉楼高四层,约17米,就如鹤立鸡群一般。
站在陆雁群碉楼前仰望,高耸的碉楼傲然挺立,仿佛一个英勇的卫士。太阳也好像直接就被碉楼顶在了屋顶之上,倾洒了一地日光。
碉楼整体是一栋平面呈四边形的砖混结构建筑,坐西向东,面积约53平方米。
有意思的是,碉楼外墙的排水渠中,竟然长出了一棵树,树根从楼顶一直延伸到楼下,把排水渠都撑爆了。
在这样贫瘠而又窄小的环境之下,这棵树还竭力让每一片叶子都舒展在阳光下,成为了一道近似奇迹的风景。没落的碉楼,和新生的绿意两相对比,更加让人震撼。
如果说碉楼因为高而瞩目,那集益寺则是因为颜色而特别。
集益寺坐落于崖口村集益公园内,背山面海,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荟萃了佛、道、儒文化,是中山地区很有特色的庙宇。集益寺原名大湾古庙,据传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重建于道光四年。
集益寺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尤其是那一片大红色,一下子就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都吸引了。细细看来,那些油饰彩绘,雕琢艺术、琉璃饰体,无不彰显了一座寺庙的风范与价值。
天空碧蓝、云海洁白,而集益寺艳红宛如鲜血。许是这样,才能衬托信仰的沉重。
和很多寺庙一样,集益寺内有放生池。红色的建筑包围之中,一汪碧水显得越加澄澈。善男信女们会将鱼、龟等放生于这里,以积累他们的功德。
2011年,全国政协常委、澳门吴福集团董事局主席吴福捐赠了1亿多元,请来五百尊等身樟木贴金罗汉。这些罗汉神态各异,但都是栩栩如生、金碧辉煌,直看得人叹为观止。
村子里还有一座武侯庙,用来纪念武侯诸葛亮。
说起来,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庙遍布全国各地,但广东省境内的武侯祠庙却长期罕为人知、罕见记述。其中,中山又是省内武侯祠庙最集中的地方。走进去之后,屋顶悬垂了很多像草帽一样的线香。随手拍张照,很出片。
旁边的瑶灵洞也是崖口村的代表,走进去,圆洞门前上书“仙在何方起,汉宾李客堂”。一抹光透过天井洒入瑶灵洞,洞内香火缭绕,增加了一丝神圣的感觉。
看到这棵郁郁葱葱的龙眼树了吗?每年夏天,崖口村随处可见硕果累累的龙眼树。一颗颗金色的果实点缀在绿叶之间,看着就想摘下几颗尝尝味道。
如果喜欢古村落的安静与惬意,那么可以在村里找一家民宿,住上几天。崖口村有品质很高的民宿,价格不便宜,但自有其韵味。简约的装修,却有温馨如家一般的体验。久居城市,不如就找一个古村,过上几天闲适的日子吧。很多人会来崖口看稻田,但我去的时候已经收割了,第二季水稻估计要到立秋后。补充一下,村里的崖口云吞、崖口煲仔饭、海鲜都很有名。相信,你也会爱上崖口村的。
交通参考:从库充北公交站乘坐中山12路到西堡公交站下,步行500米到达
开放时间:24小时
门票:无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