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谁的过客——登玛珈山有感

下午睡醒,忽然想去爬山。喊着女儿和江老师,便去了。

房子旁边就是玛珈山。

原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 “麻子山”或“妈家山”,据说曾经为人所有,后来陪嫁给女儿,被称为妈家山。

想着那家人的气魄来,比起现在的豪车别墅,陪送女儿一座山还真的是豪爽和洒脱呢。

后来,山大在这里建分校,中文系的老师嫌不好听,便改名为玛珈山了。

♣♣♣

这座山,海拔不高,最高海拔也只有108米而已。

小小的女儿也能很容易爬上去。

她一边走,一边在路边捡石头,说要在高高的山上写下名字,告诉大家,她曾经来过。

♣♣♣

我很喜欢山上的风景,幽然安静,偶尔有鸟鸣阵阵。
风时而吹过,树叶飒飒作响,我不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树,但是我很敬畏所有的树,特别是每次走在参天的老树下,我都会觉得这些树一定知道些什么,虽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看过了多少沧海桑田、时代巨变,我对江老师说:不知道这些树底下,每天要走过多少人,这些树每天又会看到多少人的悲欢离合呢。

对于这些树木而言,我们这些人,还真的只是匆匆过客。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座小小的山,也是有过美丽的传说的,据说有一个柏树仙子,在保护着这一方的水土。

于是,有人说,如果在玛珈山的秋天,玛珈山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固定的一棵树下接取晨露,连着七七四十九天,然后送给自己所爱的人,便能得到幸福。

只是,这样飞速发展快捷的时代,谁还会守着一棵树,傻傻地等待晨露呢?

♣♣♣

走到山顶,俯瞰大海,芸芸众生,在下面的路上走来走去,他们都是谁,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仿佛都不那么重要,因为在我这个位置上看,都是一个个要在这个世界上求生存的人罢了。

多少年之后,我身后的大树,会看到,另一些人,就如同他们看过百年前的一群人一样。
或许,在这一刻,才真正理解什么叫沧海桑田。

♣♣♣

下山的时候,路过道德经石刻,我特别留意了一下落款。

第一次发现原来这是赵孟頫于松雪斋所书,写的是老子的著作,两个人隔着1700多年的时光于此相遇了,而我,却又在七百多年后看到了这些文字。

夕阳的光辉洒在石刻上,斑斑驳驳,带着海的气息。

图片来自山东大学(威海)官网。

♣♣♣

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熟悉的老师去转山。

一人一狗,从远远的前方走来,忽有天地苍茫之感。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忘记了是谁说的,却一直记得:

夕阳残照,天地苍茫。这一世,人如孤鸿,谁不是谁的过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