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新声——记江西省杂技团原创杂技实验剧《艺吐为快》

江西画报 1周前

杂技,特征与魅力在于“技”。但由于人体自身的局限,再高难度的技巧也有巅峰之时。即便突破,“美”也会随之消逝。近年来,杂技受到越来越多娱乐方式的冲击,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

“创新”,成为不可或缺的功课。

在江西省杂技团,就有这么一群青年杂技演员,面对大环境下杂技团的人数骤减、青黄不接等窘境,他们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困境。最终,《“艺”吐为快》应运而生。

跨界融合探索新领域

这部自发创作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的杂技剧目,通过杂技跨界融合,探寻杂技实验剧领域,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表演形式。8 位杂技演员开始褪去华丽的服饰,走下大剧场,怀揣探索新领域的决心,走进了小剧场。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延长演员舞台生命力的方式之一。

近年来,国内小剧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其之所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基于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观看演出,与演员互动,最大限度地体验戏剧的魅力,大大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

在《“艺”吐为快》剧目中,演员们不再局限于肢体动作的展示,融入剧情的创新思维,让杂技演员也能开口说话。

故事从剧本创作开始。主演默默为了打破传统思想,创作了一个全新的杂技剧本。在找搭档的过程中,默默发现每个人对“杂技创新”都有各自的见解,迷茫、质疑、纠结、奋进、支持……一幕幕的片段展示,让观众走进了杂技演员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不难看出,这是他们所经历的真实故事。

踏实走好创新之路

生活中的很多事并不一帆风顺,正如剧里前期传递的信息:不被支持、理解。

有过质疑的声音,“杂技演员不适合开口说话”。不是没有原因,高难度的技巧对杂技演员来说难度不大,但近距离、戏剧性的表演并不是简单的事,台词更是一大难关。为了攻克难关,创作团队一次又一次地去小剧场看演出,开始跳出惯性思维,从零学习。

反复修改剧本,与老师沟通学习,练习杂技技艺,自学语音技巧、编剧、编导、服装……创新的道路本就充满艰难曲折,他们尝试一切可尝试的事物,外界的质疑声成为团队前进的动力。

也有认同的声音,“年轻人应该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剧中,8位演员需演绎13个角色:想要创新杂技的默默,内心纠结有双重人格的TT,想出名的小天鹅,不屑世俗眼光的石头,和父亲缺乏沟通的女儿……演员杨屹琳感叹:“身为杂技演员,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知道每个人都在演自己。”

30岁,对于杂技演员来说,已是需要思考退役的年纪。但看着舞台上这群青年演员的表演,滚烫的热血还在不停沸腾。如今,国内杂技市场并不普及,人们还没形成掏钱买票看杂技的习惯。创新,开拓市场,才是杂技最正确的出路。正如杂技“勇攀高峰”的精神,他们用行动证明:杂技,没有什么不可以。

作为实验剧,不能期待完美,这也是团队选择公益演出的考量。演员胡碗君表示:“我们从杂技跨界到话剧,肯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有更多的观众给我们提意见。”

时代的进步,不断推动着传统产业转型。让杂技有思想、有感情、有韵味,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将演绎新时代的杂技“新声”。

(0)

相关推荐